
心境契合
文/郑钢
http://blog.sina.com.cn/u/2136351762
1.
岁月在心灵的画板上,挤抹下瑰丽的斑块,你不曾留意拓来,错过了。
光影在奔波的心旅上,投下石刻般永恒的记忆,你不曾回头捡拾,迷失了。
天空传来滚滚的雷声,是梦魇中伸张的沉沦呼吸,这无色虬曲的梦魇,却有那么多人膜拜、醉
入此间、执此为艺。
想说无语,真的无语。还好,始终有人探索,探索心之界。
2.
就那样看到了他,正在跟身边的几个人交流。看到有人走来介绍说,这是恒父,于是看到握手,
于是知道此人就是这个展览的作者。
一身简单的服饰,很不招风的样子,黑色T恤很干净。实在太过简单的一个形象,难引人注目的
一个人。
3.
爱普生影像馆的《心灯》恒父个人摄影展,开幕时间是下午三点。因为跟朋友约好两点半会面,
所以我早到了半个小时。
惬意于这半小时的时光,就如同我常年拍摄,每次享受对采访人的寂静旁观。这半小时,对我
是个享受。
《心灯》作品精约,通览了十分钟后,我在展厅坐下来,默默看着来来往往的人,默默看着恒父。
他话不多,大段时间都是点头:欢迎、对、是的、谢谢……,如此而已。
然后。然后换一组人,同样的景况,同样的程序。
4.
布展还没有完成,忙碌的工作人员还在紧张的调校。
这就是人生了,人们匆匆搭建各种舞台,又匆匆完成演绎走向另一个舞台,这个舞台要么成为
他人的舞台,要么冷漠清寂直至湮灭。
而此刻,这个舞台的主角,在还没有完成的舞台上,已经开始了他的此段人生。
他的舞台,注定不会吵吵扰扰的不宁静,因为他的特异、他的不同。

5.
回到恒父的作品,说说他的特异与不同。
再次把目光投注在恒父作品上,又有种欲说还休的无奈。真的无法用言语道断。
恒父的作品,注定要成为典型的小众作品。——这样的作品,与现实的浮躁是对立的;这样的
作品,是要转身转性去面对的。甚至,每面对一次就会多一份凝重。
我相信,这份凝重是心的重量。这样的凝重,也是大众不欢喜的。是的,他们要“欢喜”……。
静静的呼唤人们,向内心的平静禅意契合,恒父向观者标示了如此孤高的心境。然而,一些迷
恋于张扬、色彩、诡异、诱惑的观者,注定不敢面对他的作品。
面对这样的作品,需要勇气。因为大多数时间里,观者将由此审视世界洪荒、内心孤寂、万物苍
凉。
6.
此刻,作品静默的注视着我:时间伴随着意念在流淌,身处其间又注定恍然未觉。因为那是一条
大河,静默的流淌,远不似小溪般跳脱招惹。
我的眼中,他在种种境遇中期待,长夜寒冬,浓雾虚无,波澜不兴……。
长久的孤独,静默的等待,等待与心境契合的那一刻,等待一个鲜灵活泼的心界影像。
他内心因契合而升华,而我将因此影像而通达他的境界,此影像也由此妙不可言……。
7.
中国传统,评判一个人的成就,不在艺之高下,但在境之高下。
此刻,我惊异于摄影的影像与山水大家眼中世界的契合,此契合当然与心态的走向一致。
此境与彼境也定然相合:心境从简,趣从味来。
了然此心境由修心而来,一路捡拾童真情趣,抛却虚伪造作,回归质朴达至禅境,这是过往大
家的心境追求吧?
这个世界越来越浮躁,再没有人去捡拾一路的心境。繁忙中遗失的不仅仅是趣味,还有更重要
的认知,本来是一致的心理建构,现在却成为大音“稀声”,这足以成为时代的悲哀。
8.
然而,我们还是能看出恒父作品中,几个清晰的段落感。
捡拾 映照 纾解 表达,心境的表达。
我想时光的片段,在他的作品中若凝若结,其中灵力渐浓是领悟后表达出来的灵力。
9.
我看到那幅灰蒙蒙的雾中塔影,寂寞的雷峰塔因为有了昏黄的灯光,平添几分温情。可是此中
妙境,如无契合之心当有如雷峰塔般身影的寂寞。
唯有智者能享受这清寂,并在这昏昏之景中,透过迷雾照见五蕴皆空之境。
彼时彼刻,在塔对岸有一处兰若,藏经阁外有一大块石刻,刻着四个大字:静观众妙。
此观,当与心境契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