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博客”
由于懒惰,也许是心情(因为我的一篇博文被管理员删掉了),当然也有忙的原因,有十来天没打理自己的博客了。看来要作检查,因为一个叫水精灵灵的朋友推荐了我加入草根博客,其要求就是每周至少博两次。更为严重的是,我有很长时间没去访问朋友们的博客,向博友们问候了,很对不起我的博友!古人曰:来而无往非礼也。这么多博友给我捧场,而我不即不离地冷落了他们,实在有些内疚。没有客观原因,只有深深向博友掬躬赔礼!
我开博已有一年多了。当初,我的一个朋友介绍我入博时,的确是出于好玩,也想找个能够随心所欲写点东西的地方。一开始,我也想把博客当成日记来写,可后来一看,不行哟,一则是没那么多时间,二则是日记是隐蔽的,博客是公开的,隐蔽的东西怎能公开呢?好在写博文,受的约束最少,题材最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比写官样文章和媒体公开发表的文章轻松得多,所以一年多来,我坚持了下来,留下不少虽没多大价值,但也给人回味的文字。我没有一些博友的恒心和热情,精心经营自己的博客和圈子,做得有声有色;我也没有一些名博的知名度,随便堆砌点文字上去,就会引来成千上万乃至几十上百万的阅读量。草根就是草根,我居然还是听信了一个朋友的话,“加入一些圈子吧,不然除几个铁杆哥们,谁认识你?谁来看你的博文?”
一年多的博客实践,我观察了中国博客群体,我认为:它是以“男性为主,女性见多”。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从话题上来讲,时政和技术(包括股市)这两个大类由男性博客反映最多,这两类博客火爆,说明人们在言论和财富上还有相当大的诉求,需要博客作为管道来宣泄。而这两类话题是男性的长项。而以生活和情感题材为主的女性博客异彩纷呈,我在想这类博客应该是女性居多(瞎估计的)。
能花时间在博客里勇敢地写下自己真实想法的人,是个充实的人。因为个人的这些想法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去梳理去等待结果,一般是在获得信息,事情初见端倪时就立即博客。我们不是记者,但人人都是“记者”。写博文相比其它写作就更自由,更非正式,更活泼,当然也就更容易发生事故(就像我的一篇被删的博文一样,还是有点耿耿于怀哟)。在这种即时性的要求下,每篇博文乃至每个字的不确定性就更为显著,而发生错误的风险和预言的刺激也更大。
博客的诞生我没考证它已存在多长,也许最多十多年吧。我查阅了:Blog 这个词是由两个词的合成:Web 和
log(记录)。Blog这短短四个字母的拼写是一个简明准确的描述:在互联网上公开发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记录。在 Internet
的单音字文化中,Web log 很快变成了一个词
blog。记录(log,也有木头之意)一词得名于一种有几个世纪历史的航海测量方式:一块小木板,通常加了配重的铅块,用一根绳拴在船尾。铅的重量使其在水中像一支锚一样在船只开动时固定不动。通过测量一段时间里绳子被拖长的长度,水手可以计算航行的速度(绳子上用间隔相等的“节”做了标记以便测量)。
应该说,博客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前身是多种新闻写作、散文写作的传统和主流媒体评论风格,短小、第一人称的新闻体日志式专题。当然,我们有的博友不仅混合这些传统风格,还进行了写作上的创新。博客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它的优越性。从印刷时代过来的每个作者,可以说都盼望过自我出版和(立即)被地球上任何读者读到的出版方式。每个专业作者都经历过为等待某个编辑的同意推迟过出版,或者忍受过编辑的无能,或者被一群事实核查员或校对编辑束之高阁“悲惨”经历。计算一下一个作者除写作外,花在寻找出版渠道、说服编辑、被书商压榨和校对的时间等等等等,你会发现多少生命时间被细枝末节浪费了!而现在,你只要点一下“发博文”按钮,一切麻烦都烟消云散了。这应该说是一场“革命”!
过去的作家是敏感脆弱的生物,需要编辑的温和培育,对评论者的批评也十分脆弱。在有博客之前,记者和专栏作家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受直接批评的。他们只对编辑而非读者负责。读者没有话语权,只会通过寄信给编辑提出批评或者取消订阅。而现在的博客的反馈则是即时的、个人的、直接的,有时还是非理性的,甚至是漫骂的,一切都来得那么直接了当,那么痛快淋漓。这应该说也是一场“革命”!
当然,现阶段的博客仍然是一种“肤浅”的媒体。说它“肤浅”,一是表扬它,因它简短和随时可读。二是批评它,因它粗糙和随心所欲。我在博客上发的几篇文章(如:春晚那些事(图) 、信息传播的里程碑 、我对谢晋导演的一次采访 、妈妈,儿对您说。。。。。。
),被传统媒体登载时,都经过我自己或编辑精心修改过。还因为我写博文和写要发表文章的心态、准备都不同,前者随心所欲;后者精雕细刻。这就是二者的区别,也是人们更愿意写博文的原因。其实“肤浅”的表面掩盖着博客相当的深度,从某种角度上讲,它比传统媒体更深刻。原因是:超链接!在博客上信手写的几句话,虽不像传统媒体那样读起来让人满足,但可以立即凭你兴趣仔细或者粗略阅读链接的原始资料,比纸质媒体上的任何文字都有更充实的语境。即使博客作者引用了文字,读者也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与原始资料进行核对。这应该说还是一场“革命”!
事实上,很多博主的博文即使最小心和最自省的时候,也会在一些不设防的句子中透露关于自己的秘密,并在犹豫是否“删除”之前发表了出去。没有人能够阻止博主的写作,即使博客管理员删除的文章图片,也是一个时期不益宣传的“低俗”的、“有害”的东西(如:一些网站博客为何被关? 、何为“低俗”?
)一般来讲,只要你在你的情感洋溢,你的脾气发作,你的幽默感还存在的时候就立即表达自己,你就不会有错,起码自己认为不会有错。博客,它应该饱含个人特色:网络上虚拟的亲密体验、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的亲近性也应渗透其中。当你在博友们的博客中浏览,你会感到体会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和你经历相同的体验,并分享那些时刻。
有一点要记住:一个成功的博客必须平衡作者本人和其他人对世界的看法。
如果说传统媒体曾经恼火地将博客看作是一种威胁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应该正视现实。这是因为,不管怎么说,看博客比坐在椅子或沙发或床上阅读纸质文章带来的一些东西是无可取代的。一种对即时可用的信息的需求,这与在沙发上打开一本小说或者杂志的心态完全不同。事实上,对于那些在网络大潮中愁眉不展的新闻和杂志行业来说,应该说现在是新闻报道的竟争时代。博客为写作增添了全新的表达手段,而且带来了新一代的非虚构写作方式。它使得作者能够用从未被发现和理解的方式“写作”。电视主宰的时代曾经似乎取代对传统写作的渴求。今天,网络博客似乎也在削弱电视的主宰。
我们不会断言,网络媒体会在一夜间取代传统媒体,就象当年手机一夜间取代PP机一样!传统媒体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各种各样的文字,从来不曾像现在这个样子。只可惜,现在的大学生没几个字写得好的,会书法成了凤毛麟角:精力都在键盘上了哟。
再来聊聊女性博客。我前面说了,中国博客群体“男性为主,女性见多”。众多女性博客需解决一个问题:究竟是身为女性而写博客,还是写女性博客?中国是一个传统的男权国家,所以一切审美和价值取向无不围绕男性视角展开。所谓的“网络红人”里,女性的形象有天仙美眉、小天女145、最美清洁工、联想红本女以及芙蓉姐姐等等。她们出名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美貌、身材或者身体,也就是说,她们的存在是以男性的价值判断为依归。女性博客里的贴照片、秀身材,谈始乱终弃的爱情悲剧,这也是以男性的价值判断为博客价值。在这个层面上来说,这种博客还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博客。
所谓女性博客,我个人以为它应该是女性输出自身价值的一种博客。它的诉求不是取悦和吸引男性,而是表现女性的特质,她们在这个时代里的自立自信,她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她们自身独特而闪亮的价值,树立一种睿智的、聪慧的形象。向世人展示她们这一群人过着怎样精彩的现实生活,拥有如何宽广的精神世界,让女性读者找到共鸣,通过博客找到自身定位和归属。
现实是太多女性博客在挥霍着自己对文字的良好感觉,把大量时间精力都浪费在了琐碎的私人情感之上。我觉得,女性要写博客,那就要对世界说话,证明世界上除了一帮像样的爷们,也有一帮大好娘们。她们爱生活,爱拉芳,除了美貌和身体之外还有点别的,是和男性等同存在世界上的种群。这不是要你们随时扮坚强充阳光,而是说既然男人在这世界上有一腿,那么我们女人们也应在这世界上有一手!
不要把徐静蕾的博客拿来说事,她是另类、个案,是因为她自己的身份。明星和名人在现实中已经拥有巨大的名望和影响力,他们的文字和行为,不仅在博客上,就是在其它地方,一样会是关注的重心。这一点和我们讨论的普通的女性博客没有关系,也没有效仿的余地,不做任何讨论。
值勤得一提的是,博客的未来:我认为,女性博客的前景比男性博客的前景好,女性博客盈利的空间和可能远比男性要大。网络博客的发展如任何媒体一样,最终要走向运营。可以想象,未来的广告商,不可能大量地在时政性博客上投放广告,也不会有多少厂商会在技术(股市)类博客上一掷千金。博客的价值在于它的影响力,影响力这种虚无缥缈的单词可以简化为两个字:读者。如果一位女性博客成为某一女性群体的代言人,她的品味,她的生活,以及这些东西在博客里通过内容的展示,并因此而吸引大量有等同消费能力和意愿的女性,那么这个博客盈利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因为很多商品的消费者就是女性)。在未来的博客世界里,男性博客贩卖观点,女性博客出售生活。观点变为现金需要重重转换,但是生活却可以立即刷卡!我看好女性博客,甚至觉得博客盈利之路大概会在3年后首先在女性博客上出现。女同胞们,努力吧,在博客上挥洒你们自己的世界吧!只有活出自我,世界才会慷慨回馈。
还有一个多小时就是“三八节”了,在此,向女博主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链接我的博文:漫话“山寨”一词
“草根”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生命力!
生命的异化?
生命的断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