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导印象
如果不是《士兵突击》这部28集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迅速蹿红,也许我还不会写这篇短文。8月初以来,几个卫星电视台播出《士兵突击》后,立刻掀起了收视热潮,办公室、街头巷尾谈论这部电视剧的人热度很高。网络上,“非法下载”量超过任何一部美韩剧,大量论坛发帖,几乎“清一色”正面评价,一个网友说:“我哭了好几次,但流泪中充满着硬气。”
“喜欢它的真,不仅是逼真,而是真情。”
我立刻想到舒崇福,在我的印象中只有舒崇福才可能做出这么有冲击力的作品。电话打过去,传来舒导特有的川东口音:“我没有直接导《士兵突击》,我只是这部电视剧的出品人之一。我们电视艺术中心与这部电视剧是合作单位,从作品的创意、部队的调动到拍摄地点的安排,从头到尾都介入了。你可不能说成是我的作品哟”。
好一个“从头到尾都介入了”!我想康洪雷导演也不会否认这一点吧。
拍电视剧我是个门外汉,也不知导演与出品人的关系。但我喜欢舒导军事题材的作品,从10多年前的《雪震》《大渡桥横铁索寒》,到7、8年前的《突出重围》《我和连长》以及近几年的《国家使命》《红色记忆》等等,凡是舒导的作品我都爱看,凡是有影响的军事题材电视剧,我都会联想到舒崇福。这是因为——
20多年前,我和舒崇福同在军队一个机关当干事,他在秘书处,我在宣传处。他给我的印象是特别喜欢写作,比我们搞宣传的人还能写。他以他亲身经历的自卫反击战一线战例,写出的“黑豹突击队”(后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和亲历甘孜、阿坝采访写出的“黑水战役”(后改编为电视剧《雪震》),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我就认为:这小子太有才了!
果然,军区领导慧眼识才,很快他就调入成都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他不负众望,很快陆续拍出了《突出重围》等一大批颇有影响的军事题材作品。
这以后,因工作关系,我和舒导接触少了。但也时不时有联系。拍《突出重围》时,我好不容易约他出来坐坐。屁股还没落座,他就嚷嚷:“遇到好几个坎要迈过哟。不过,要做,我就要做最好的!再难,我也要迈过去!”他讲了筹措资金难、拍摄过程难、最后如何播出也难……他,迈过去了。这就是舒崇福!
一次,我们单位搞培训,想邀他来讲座一下,他说“我很忙。我现在每天的状态是——要不就在工作着,要不就在问自己为什么没工作着,这就是我全部生活的写照。”
不要认为我和舒导是朋友,我在吹捧他;也不要认为现在不去茶馆坐坐,不打打牌搓搓麻将的男人没有。舒崇福就是这样的人!我的确想好好“吹嘘”他一下,约了他好多次,想做一个“专访”,好好采访他一次,可他不是没时间,就是不愿意,大隐于野,重在干事!这也许是他对人生的态度。
舒崇福也许有很多传奇的色彩我没有采访到,但我知道,他是一个军人,一个电视人,一个艺术家,一个著名导演,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做人,就要做一名真正的军人!做事,就要做最好的!工作着,怎样工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