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咪的学琴二万五千里长征路才刚刚开始迈出了第一步,我已经是心力交瘁,她已经是百般无奈!现在总结来看,都是我的错!
从最初的特别喜欢,到后来的喜欢,到再后来的的不大喜欢,到现在的不喜欢,还没有到特别讨厌的地步,我看情况不妙,感觉来总结一下。
去年10月底听了一堂试听课,咪是特别喜欢,于是就听老师的话不买琴,现上一阶段看看(其实这不好,因为在几个月当中根本不能看出孩子是否喜欢或有学琴的天赋,这给后面要给孩子学琴的妈妈做参考)。因为没有琴,所以,我给咪咪做一个钢琴的模型,共有八个音,每天让她在上面敲几下,由于没有声音,孩子根本不感兴趣,以至于迁怒我,我本身又是一个容易咆哮的人,这对孩子学琴极为不利。就这样,过了两个月,在这两个月当中曾经想过要放弃,可是,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买了琴的那天,咪咪极为兴奋,过了一阵子,兴致挺高,我暗自庆幸,还好没放弃,要不多可惜,以为这学琴的瓶颈期已经过了,可是,漫漫长征路才开始。
从买琴时特别喜欢学喜欢练,到现在的不喜欢练,这当中的过程对我来说是痛苦而漫长的,对咪咪来说估计也是痛苦而漫长。
因为要练琴,晚上吃过饭只能根据时间选择性地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因为要练琴,有时晚上因为时间的问题,我会一遍一遍地催着她快点吃饭,快点干嘛,快点干嘛,所以,在咪咪的心里,我觉得她是有抵触情绪的,又因为时间的问题,有时练琴她不高兴练,练到一半,话又多,还会消磨时间,于是被我没有少骂或少打,这是不应该的,曾经看过一篇博文,咆哮的妈妈是无能的妈妈,可是,我真的无能,碰到她不认真弹琴,我试过无数办法,有时凑效,有时失效,我真的忍不住要咆哮,我也承认我无能(我还应提醒要给孩子学琴的家长,如果自己耐心不够,就请别给孩子选择学钢琴,否则累了自己,苦了孩子,那是必然的。)。
老师前一阵子还说,到明年,上小学之前去考个二级,虽然学琴不以考级为目的,但是,考级对孩子来说有两点好处,一是,因为要考级,孩子可能会加紧练,二是,因为要考级,考过了,孩子会对钢琴更加有信心。可我对于咪咪和我来说:一是,因为要考级,我可能更加有压力,会对咪咪练琴变本加厉,二是,因为要考级,考不过,咪咪的自信心会不会受打击(有的家长说,孩子应该受点挫折,不错,应该受点挫折,那对那些自信心本身就缺乏的孩子,自信心是受挫后,会不会就直接丧失自信心,导至对钢琴直接失去兴趣,对咪咪的个性来说,我不能不考虑后者。)。
我一直认为,在咪咪的学琴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开始时我没有好好地引导好和耐心地培养好她的兴趣,这是我的失败之处,导致她现在对琴产生了“不喜欢
”。从不主动到琴上去练,这其实对于我来说可以忍受,毕竟是这么小的孩子,才刚刚过了5周岁,但是,在我陪练的时候能够认认真真地练,我就知足了。可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拿大人的严标准来要求孩子,那是何其地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一曲弹完她要在琴上乱弹乱摸,那么家长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她软磨硬泡,是否能够接受她的无限问题的“为什么”(为什么要再弹一遍,妈妈你不是说弹得挺好的吗?),是否能够接受她的讨价还价(我说再弹两遍,她说再弹一遍,我说从头弹,她说从中间弹,我说从中间弹,她说从尾部一小节弹),这些都是需要妈妈们的足智多谋和无限宽容地来接受的,试问我们要怎样才能让她在这一周把上的课到周末到还课给老师呢?只能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忍耐力!!
昨天是星期天,本来我给咪咪的打算是1:00——2:00到动画片朵拉,2:00——3:00弹琴,3:00——4:00看看书,4:00——5:30或6:00到小区里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因为中午小区里有一户人家结婚,咪咪的好朋友下来玩的,正好碰到咪咪放学,咪就邀请她一起到我们家来玩,于是,两人在家玩了一下午,后来又到那个小朋友家玩了一下午,结果到了5:30回家,吃了晚饭,我就没让咪咪下去,我们就去弹琴了。
弹琴一开始,火药味就很浓,LG永远在外面听到里面的“热火朝天”。一开始弹得还好,后来,咪咪弹得越来越快,导致她的的指法失控,1,3,5手指按键,看似5个手指全部按键,我让她停,她不停,后来停下来,干脆就不动,让她再来一遍她没反应,又说了一遍仍然没反映,再说一遍还是没反应,后来我说我来弹给你看一下,她还是没反应,只当没听见,我的火就不打一处来,用力给她的左手一下,右手一下,她疼了,哭了,可是,再怎么说了还是不动,后来,我的火越来越大,导致又一次失控,咆哮了,她开始弹了,带着气弹的(这样是永远弹不好钢琴的),她弹得越来越快,根本就是一塌糊涂,后来,让她重来一遍,她还是不来,我实在没辙了,我说我拿针吧,我直接把针线包拿出来了,她才真的害怕,说不要不要,看上去好痛苦啊,我也痛苦,当然,肯定是没有扎了……
老是在想,要不要放弃,不知道走到这一步是对还是错,总是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各种方法,总是于事无补,看来应该好好总结一下自己,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当初学琴的目的不是奔着考级去学的,也不是奔着想当钢琴家什么的,现在为什么以这种心态来要求孩子呢?
以后做的事还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培养孩子的兴趣,多对孩子宽容一些,多和孩子交流,调整陪练的方法,这样,或许效果会有明显的变化!
期待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