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秀寺、熊湘山、碧云峰初探(原创)

(2013-09-21 14:55:02)
标签:

杂谈

http://s2/mw690/4eee3245gx6CQJqsZYRd1&690

http://s12/mw690/4eee3245gx6CQJvN0sHbb&690

http://s15/mw690/4eee3245gx6CQJz7bwG6e&690

http://s14/mw690/4eee3245gx6CQJCDS8Z8d&690

    http://s4/mw690/4eee3245gx6CQHbXYJB73&690

http://s4/mw690/4eee3245gx6CQHfg1JF23&690

http://s13/mw690/4eee3245gx6CPbnnmeU0c&690

 

    益阳市赫山区有座著名的碧云峰,早已闻名,但一直没有去过。远远望去,位处市东南的逶迤群峰中,一山独立,清幽灵秀。2013年9月12日,冒着蒙蒙细雨,我开车载着益阳市专家联合会的地质专家彭工、对当地人文历史颇有研究的莫晓阳先生和副会长刘锡良先生,实地考察碧云峰周围的古海火山地质构造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呱呱叫。好风景、好风水,值得一看。

  车到沧水铺镇,拐进去泥江口镇的公路,行驶6、7公里就到了宝林村口。转进山路前进几公里就到了碧云峰山麓。碧云峰,古称熊湘山,又称清修山、青秀山。峰高虽仅502米,但它位居南岳七十二峰之列,“一峰截天碧,云气侵衣裳”。观其全山外貌,形似九江匡庐,故自古有“小庐山”之称,名气远播千里。相传古代为民治水的大禹,为治理洞庭洪水,曾亲临碧云峰,察看洞庭水势,至今还留有一座禹王台。南宋名相李纲任湖广宣抚史时,路经益阳,慕名登山游览碧云峰,见其山形酷似江西庐山,清幽灵秀,于是挥笔题了一首诗:
    盘纡石磴白云间,风落岩花满路斑。
    峰岭横斜自重掩,个中真是小庐山。
  据莫晓阳先生介绍,他经过多年研究,查看历史资料,收集民间传说,查证地形地貌,证实这里就是《史记》中所记载的熊湘山。史记中关于黄帝南巡中记录说:“南至于江,登熊湘”,熊湘山就是黄帝巡视的最后一站。其中东汉史学家应勋曾解释“熊湘山”三个字时,也认为“湘山在益水之阳”,而清朝《一统志》则认为,益阳县有熊耳山,“或又谓之熊湘山”。黄帝南巡的熊湘山,即现在的青秀山。真是神了,来益阳几十年,突然发现自己工作在中华的发基之地。遥想在远古时代,沧水铺一带是洞庭湖水波浪连天的地方,黄帝老子站在碧云峰上观看800里(或许还不止)洞庭湖,确实壮观。

  开车行进,远看不高的山体,走近一看却是山势雄伟青秀,满山茂林修竹;山泉清悠长流,常年鸟语花香,是一个避暑修行的“小西天”。因为天下小雨,水泥路又只修到半山之处,泥泞路滑,我们的车只好停在半山腰。我看看周围云遮雾绕,上山什么也看不清,不再登山。他们几个坚持要继续前进。特别是70多岁的地质专家彭爹,手拿小铁锤,健步登上碧云峰,沿途对山崖上的石头,这里敲敲,那里锤锤。等待了半个小时,他们才从云雾中飘然下山。

  在山腰有一个矿泉水厂,青秀村的村支书老晏就住在附近。听说我们到来,连忙出来陪我们。当听说专家是来考察火山地质情况的,特别高兴。他说,只晓得我们这里尽是黑石头,中间杂着鹅卵石,满山沟都是。一边说一边带着我们沿一条山沟察看。真的,在清秀的山沟中,这种黑色石头隐现在树木、房屋、田地、菜土之间,有大有小,有黑有灰。彭工高兴地这里看看,那里敲敲。指着一块大石说,这种石头最说明问题。我们一看,是一块杂着许多鹅卵石的大石头。老支书听说这些石头是几十亿年前形成的,似有所思:难怪有人讲碧云峰的石头是女娲补天留下的。像小朋友听老师讲故事一样,跟着老专家跑。

  望着这些形状各异的石头,遥想比黄帝老子更早的十几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突然火山爆发,溶岩四处飞溅,形成这些奇形怪状的大大小小的火山石。以后经过造山运动,由海底化着高山,才摆露出今天的雄姿。更感觉大自然的神力,宇宙的神奇。听说,今后配合开发旅游,可以把地质景点结合起来,老支书兴趣更大,行走之间给我们讲了不少这里的典故。

  原来,老支书的家就建在历史上的青秀寺旧址上,他带着我们到他的家里,这是当地第二代房屋。突出的特点是,许多人家的门都是寺庙通用的拱门。他告诉我这些房子都是建在原来寺庙的地方,前面的水田和周围的小山都是青秀寺的范围。他划了一个大圈说,这个寺庙好大,砖是大青砖,瓦是大铜瓦,大殿都有几个,经书有不少。看着这一点寺庙痕迹都没有的地方,不敢相信这里曾经是著名青秀寺的所在。回来翻看资料才得知,确实有青秀寺,只不过当时取名是清修寺,顾名思义是僧人在庙里要清修。清修寺修建于汉代,大约在公元375年左右。青砖碧瓦,雄伟壮观,据说到民国时还有众多僧人。据考证寺庙有5个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大佛殿、接引殿、白鹿殿。相传最有特色的是白鹿殿,他虽然排在整个建筑的最后,但他建立在一个青石头铺就的高台之上,也称清凉台。清凉台上腊梅俏丽,丹桂飘香,两株古柏,四季常青。白鹿殿白墙青瓦,飞檐挑角,自成格局。当年著名佛教经书《新齐谐初集》等就收藏在此处的藏经室里。为了证明这个寺庙的宏大,老支书特意把他收藏的一块清代官员为清修寺捐赠的横匾拿给我们看。长3米多、宽1米多的黑色的木匾上用艺术图案一样的字写了《万法圆融》四个大字,查问落款,原来是清代名臣胡林翼之孙胡祖荫先生送的。胡林翼是公元1861年去世的,胡祖荫是公元1875年出生,应该没有见到过他的爷爷。回来查阅资料,他是过继给胡林翼当儿子的胡子勋的长子,到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青年时代就以县学生候选郎中,承袭三等男爵,清廷以其为功臣之后,特诏以五品京堂候补,历任通政司、邮传部左、右参议,也就是交通或邮政部的官员。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湖南省成立全省团防总局,胡祖荫出任团练大臣,统领湖南省各县的团防。想当时在益阳县城做成这样大的木匾,再运进这丛山这中,也算是风光得不得了的事。看到上面有不少损伤痕迹,长3米多宽1米多的黑色起暗花的木匾上,用花朵一样的字写了《万法圆融》四个大字。我问他这块木匾原来作过什么用,他说,吃食堂的时候,放在厨房做案板,在上面切菜。听他一说,我呆望眼前这一片稻田和山林,好像看到了名山古刹矗立在前,香烟辽绕,梵音眇眇。这地方真有点灵气逼人。

  讲起灵气,老支书来了劲。非要带我们看看一家农户在建房时挖出的半截石碑。我们随他到了附近农户家,只见大门边上有一块白色石头,上面清晰地刻有文字。我们走近前,拿开搁在上面的抹布、烂手套、臭鞋子,用纸擦了一下,清楚地看见顶上写着“熊湘山记”四个字。上面似乎记载了黄帝南巡的故事,引证有人说熊山和湘山是二山,实际是熊湘是一山。看到这里,我连忙拿起电话,拨通市博物馆陈馆长的电话,告诉他有人保存了这样的文物,不知道有不有收藏价值。陈馆长听后表示,要到实地考察再看看。回来后到白鹿寺,谈及发现了清朝知县送给清修寺的横匾。方丈明良大和尚特别感兴趣,要到现场去看看,如果能收藏在寺庙内更好。

    2013年9月22日上午,由明良大和尚亲自驾车前往青秀村,邀请民宗局原局长翦万钦和专家联合会副会长刘锡良实地察看木匾。晏支书的爱人打水洗干净木匾上的灰尘,才看清字体,原来是黑色生漆上,用几种图案书写“万法圆融”四个字,造型别致,布局有章。支书说文物不能出售,但也不想让人拿走。并想能重修清修寺,让它挂在新的庙宇之中。虽然新建庙宇遥遥无期,但说法也是合情合理。

    听说从这里上碧云峰不远,大和尚的坐车又有四躯动功能,大家都同意开上碧云峰。明良大和尚开车时间不长,但车技和胆识确实过人,很快就翻上陡坡,直奔峰顶。再登上几百级台阶,就来到了峰顶的雷音寺。据翦万钦介绍,这个庙原来是由三个村的群众捐款建设。虽然建筑物不算精致,但也是有模有样,佛像齐全,装修漂亮。只是佛像的比例不是很协调。明良大和尚的评价是,比原来想象的要好,桃江县的浮邱山顶上的庙宇还不如碧云峰的雷音寺建设的好。雷音寺的住持见到我们的到来,十分高兴,陪我们参观了大雄宝殿、观音殿等。下山时才发觉,走云峰路这边。山势险陡,但路况较好,已初具旅游通道的规格。

  还听说,碧云峰山谷有宿水禅林,山麓有虎溪桥,远近罗列,各具形胜,还有狮子口、杏花坪、蛙鼓石、衫抛顶、马蹄印石、四坪八景、九峰十坳等名胜20多处。千百年来,不少名士和教派(佛教、道教)来此游览讲学。南宋名相李纲任湖广宣抚史时,特来此游览,并作诗记胜,流传至今;南宋名儒张栻、理学大师朱熹慕碧峰之清秀,在此筑舍讲学。自宋代起,不少文人騒客均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真要抽出时间好好地来游览一回,这次只是初探。


http://s14/mw690/4eee3245gx6CPbqLoL34d&690

http://s6/mw690/4eee3245gx6CPbz7gq1e5&690

http://s11/mw690/4eee3245gx6CPbBsQie0a&690
http://s1/mw690/4eee3245gx6CPbOGQEMe0&690


http://s12/mw690/4eee3245gx6CPbDfV916b&690

http://s14/mw690/4eee3245gx6CQHkuHH70d&690

http://s14/mw690/4eee3245gx6CQHobCYB0d&690

http://s6/mw690/4eee3245gx6CQHrnwKp55&690

http://s7/mw690/4eee3245gx6CQHuOP3076&690  
http://s2/mw690/4eee3245gx6CQIH2oLff1&690

http://s15/mw690/4eee3245gx6CQIKgRsy9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