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与椭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006-11-24 20:06:00)
标签:

弦长

方程

课堂

形成过程

韦达定理

课题:椭圆几何性质的应用,主要是点与椭圆、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应用

学习目标分析:

这节课属于性质课,重在性质的发现及探索过程,同时在变式练习中加深对性质的掌握。

学习起点能力分析:

这节课借助类比思想,从学生熟知的圆的性质出发,引出所学内容,有力地降低了学习难点,同时降低了学习起点。前面已经分别学习了直线与椭圆的方程,同时对于解析几何的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当然,今天的内容最大的难点就是计算量大,另外,第一次接触圆锥曲线与直线位置关系判定及应用题型,缺乏相应的解题经验,也没有熟知的解题方法。进而,教师的讲解及方法的归纳是相当重要的,当然,必须始终关注性质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掌握性质及应用。

教学程序:

一、点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类比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判定,学生能够轻易说出相应的答案。

二、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类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及判定,学生同样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

.已知椭圆的方程为(x^2)/2+y^2=1

(1)判定点P1(1,1/2),P2(1,1)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2)已知直线L1y=x+2,判定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椭圆上是否存在到直线距离最小或最大的点?若存在,求出相应点的坐标,并求出最小及最大距离

反思:这道小题对于学生有足够难度,课堂上花费了诸多时间,然而效果仍然欠佳。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备课时没有充分估计到习题的难度,进而没有设计一些铺垫性的习题,同时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及讨论的时间及空间不足。如何处理好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独立思考之间的矛盾,何时介入,如何引导,怎样点拨等系列实际性问题,必须有充分的预设,否则课堂上很难把握。

(3)已知直线L2:y=x-1,判定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假设交点分别为AB,如何求出它们的坐标?线段AB称为弦长,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出弦长?

反思:对于弦长的求法,学生均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这种方法简单直观,然而不具有普适性,且运算量较大。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利用韦达定理,推导出弦长公式,并利用公式求解。这种方法具有一般意义,然而对学生而言,有相当大的难度,毕竟是第一次接触。在今天的课堂上,对于这个难点的突破,也欠缺力量及精心的设计。

(4)已知直线过点(1,0),且弦长为8/5,求直线方程

(5)已知直线L过点P(1,1/2),与椭圆交于A、B两点,且点P是AB中点,求直线L方程及弦长

最后是课本练习及例题的变式环节。

 

教后反思:

连续二个星期13天的上课,多数学生的心态十分疲惫,课堂上精神状态欠佳,严重影响了课堂氛围及学习效果。对教师而言,关注学生的情绪及心态,并作出必要的调整,或许比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意义更为重大,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当然,对于自己而言,目前缺乏的是调整的技术及相应的能力。

今天连续四节课的教学任务,加之采取了讲解式为主的方法,进而课堂上感觉自己身心俱疲。然而,由于缺乏学生的积极投入,也没有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教学效果肯定不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