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看不下去了:中国歼-14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样!

(2009-07-21 07:34:49)
标签:

草根名博

航母

核潜

健康

教育

精华博文

军事

情感

时尚

体育

文化

休闲

杂谈

  本人在某国防科工委直属院校读博,今天有幸和老板的一个挚友吃午饭。这位同志现在是科工委高级干部,目前参与十一五科技公关核心项目的管理。机会难得,向他请教了一下关于4代机的事,深有感悟,总结了这一篇帖子,希望广大“歼-14”的粉丝动动脑子思考。

  我们未来的空军装备,是要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打赢一场高强度的局部战争。毫不粉饰的说,美国空军是能对我构成实质威胁的的主要对手。曾几何时,“四代重歼”的却被列入在“10号工程”之后的战机计划。然而,上世纪90年代的几场局部战争让我国高层意识到:未来制空权的争夺是一场系统的对抗,因此摆在中国面前的问题是要发展出一套系统,能反制以F/A-22、F-35、B2为核心武器平台,以E3、EA-18G、宙斯盾、NMD等为信息对抗平台的强大系统。空军装备的发展不能按照一条线走,而是应该融入系统的规划。因此,“10号工程”及其“后续工程”成为了21世纪“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在系统制胜论的指导下,我国将大力发展高性能无源相控阵雷达、SD-10系列远程空空导弹、大型预警机、先进电子战设备等一系列技术装备,确保对隐形战机的早期发现和锁定能力以及对敌人的电子压制优势。歼-10、歼11B作为武器平台,基本满足系统战的需要,而更先进的平台发展,主要是以机载雷达的升级、SU-27系列的“准4S”进化为目标。专家指出,未来看到的中国空军,应该是以歼10改进型、歼11B及“3.5代su-27(暂且这么称)”携带高性能远程导弹(例如SD-10升级版、流星一类),在预警机和地面、海上雷达的引导下,实现对4代机的拦截。这最经济可行、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在可遇见的地区冲突爆发之前具备这种系统战的能力。简而言之,我们要在自己的4代机研制成功前,具备阻击4代机的力量。这个任务很明显落到了现有平台身上,现有平台的升级潜力很大,完全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以较少的投入设计出具有3.5S指标的歼-10、歼11等。事实上,在有预警机和先进远程雷达的帮助下,欧洲的3.5代机群携带流星,可以在80千米左右锁定RCS为0.5的目标,完全具有拦截F22小队的潜力。很多技术报告表明,欧洲以及俄国在研的雷达系统能够在100千米开外发现RCS小于0.1的目标。预警机和先进远程雷达好比人的眼睛,我们拥有了武器和身体,却高度近视,再好的身体也没法作战。我们这方面研究并不落后,15年左右和欧洲平起平坐完全有可能。相比遥遥无期的4代重歼(乐观估计也得20年),这方面的投入更为现实。

  专家指出,我们虽然装备3.5代,但是拥有4代的战斗力,何乐而不为?我们劳民伤财发展4代,别人就会有5代,更何况像美国这样可以在战时大量生产战机的国家,即使有“歼-14”,装备数量上也会很吃亏,与其被牵着鼻子,不如另辟蹊径。而且,发展系统装备,对我国综合军事实力提高大有好处。

  现在热炒歼-14,不过是一些抱着急功近利心里的热血青年头脑发热罢了,当然还有外国持中国威胁论的人在捣鬼,也不排除中国自己放烟幕弹。专家指出,即使有歼-14这样的项目,也不会是4代机,歼11B已经告诉大家,SU-27系列的3.5代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国大惊:没想到中国这次出手竟如此快如此狠!

中国军力到底排第几?英国防部称绝对世界第二!

毁灭性打击:中国政府的一张布告吓坏了所有美国人!

F22支持者认为未来只有中国先进战机能挑战猛禽

道德沦丧:一局长赤祼祼地猝死在“小姐”的身上

揭开俄罗斯哄抬中国歼-11B作战性能背后的真实内幕

简氏防务:中国秘密服役的十大未知武器!

深度解读:巴基斯坦其实比中国聪明得多!

中国战略专家:解放军在南海正在悄然行动着!

俄媒爆料:分析中国特种兵两大精英部队后的震撼!

够狠!中国狂砸1880亿美元打造14支海上主力战斗群

汗颜!我军竟然是这样假想印度军队的!

字字如刀!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人是这样的!

章子怡罕见少女照首曝光

日本人惊呼“70年良民梦想被中国人实现”

泳池精子入13岁女孩体内致其怀孕(图)

惊爆!“力拓间谍门”被包女歌手竟是她?

揭秘:我军85年特种部队对越南绝密行动

中国痛下杀手美国秘密绞杀大计划完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