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认识负数》教学设计及反思—高 莲
(2010-03-09 21:33:01)
标签:
教育 |
课 |
认识负数 |
课时类型 |
新授 |
课时 |
第1 课时 |
|||
学习内容分析 |
教材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用“气温”和“温度计”这两个熟悉的情境,意在让学生感受负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复杂的概念与计算,知识层次比较浅。 |
|||||||
第 1 课时 三维目标 |
知识与技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
|||||||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正、负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并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
||||||||
教学重点 |
感悟正、负数的意义,能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
|||||||
教学难点 |
感悟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
|||||||
教、学具 |
电脑课件,温度计等。 |
|||||||
|
教 师 导 学 |
学生活动 |
修改 |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一、自主训练 精彩展示 口算练习 |
|
|
|||||
二.情境引入,揭示目标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 我反 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④零上10摄式度(零下10摄式度)。 2.谈话: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
学生活动 学生边想边答 |
|
||||||
三、主体探索 (一)了解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教师随课件播报天气预报:各位观众,您现在收看的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北京零下5度到5度,哈尔滨零下15到零下3度,上海0到8度,海口12到20度。 师:北京的气温是-5℃到5℃,这两个温度的意思一样吗? 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0度呢? 师:科学家规定0℃是结冰点,因此将0度定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而在数学中,数学家们也将0看作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课件演示从温度计到数轴过程,其中0闪烁。) 3、动手拨温度计。(教具:表示水银的位置可移动) 出示教具,教师说温度,学生上台演拨。 (1)拨5℃和-5℃。(自运作) 师:每格代表1℃,请生拔出5℃。谁来拨一拨-5℃?由于温度计上没给出0℃,学生拨不出。 教师追问:为什么拔不出来?要先找到什么温度? 师:将温度计上的数揭开,现在谁再来拨一拨? (2)换一个温度计拔-15℃。 比较两个温度(-5℃和-15℃)哪个更冷?你怎么说明-15℃比-5℃更冷了呢? 教师小结:哦,看来啊,温度计以0℃为分界点,越往上温度越……?(高)越往下温度越……?(低) 师:那用你的动作和表情告诉我-15℃时是什么感觉? 我国北方地区最冷时温度可达到-40℃,这个温度大概在温度计的哪儿? (二)总结归纳正、负数和0的关系。 师:你能说几个正数和负数吗? 师:咱们一正一负地说。 师:说得完吗?怎么办? 生预设:说不完,用省略号表示。 师:谁能上台来用一个圈把所有正数圈出来,用一个圈把所有的负数圈出来。 你们同意他的圈法吗? 预设生:不同意,因为还有很多正、负数。要把省略号圈进去。 (若该生将省略号圈进去了,就让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0正数不要,负数也不要。怎么办? 生预设:0算是自然数,0是正负数,它一个不是,是特殊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感悟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自身运用正、负数的过程中,加深对正、负数的认识,渗透了集合思想。 |
学生活动 引导观察:这些温度中有负数吗?读出来(自发现) 自探究 学生拨5℃和-5℃。(自运作) 学会拔-15℃。 让每个学生都做一做。 上台比划。 指明说一说。 请一生上台圈出板书的正数和负数。 自评价 小组讨论:0算正数吗?算负数吗?(自运作) |
|
||||||
四:检查点拨 1.读两个海拔高度,请同学们互相读一读。 2.读温度,先自己读一读,你们会把这些温度从高排到低吗? 3.写几个正数和负数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习题功能,在展示学生个性化表达的同时,巧妙地运用信息化环境,引出正数和负数的对应关系,体会正数和负数时无限的 |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互相读一读。 在练习本上写。 |
|
||||||
五、反馈强化 开心乐园,抢答竞赛 出现四组类型的题组,由各组学生抢答. 题组一:
1.如果-3000元表示亏本3000元,那么+2000表示( 如果节约30吨水记作+30吨,那么浪费50吨水记作( )吨。 把水平面看作0米,船桅杆在水平面上6米记作( )米,潜水员在水下4米记作( )米。 2.课件出示电梯图: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 追问:电梯是以哪一层为分界点的呢?(强调以地面第一层为分界点。)
3.出示海平面图。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8米,记作+8848米,那么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 4.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 师请两生分别扮演刘翔和风,上台表演运动过程,让学生体验逆风的意思。 追问:如果当时风速度是+0.4米,又会怎样? 【设计理念】世界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组成的。要想认识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就要从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数学研究亦是如此。奇与偶,正与负,左与右,直与曲,动与静等,是一组组对立概念,其中蕴含了对立统一、联系发展这些最朴素的哲学思想,要通过我们的数学课堂向学生渗透这些思想。 |
学生活动 学生抢答。 指名回答。 讨论:风速怎么会有负的? 生1:风速和刘翔是对着跑的。 同桌同学说说。 |
|
||||||
六、回顾知识 总结提高 课件资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早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付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师: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负数,比西方国家要早数百年,身为中国人,我也感到骄傲,而同学们今天通过自主学习,也发现了生活中的负数,老师更为你们感到骄傲! [设计意图]:史料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明白负数的由来与演变,还可结合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本堂课你学到了什么? 师:看来啊,生活中处处有负数,老师也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负数知识去更好地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 |
|
||||||
板 书 |
|
|||||||
教 学 反 思 |
认识负数是小学生学习的又一种新的数。在教学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着手,通过一个说“反话”的小游戏,让学生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了解认识负数的必要性。 课前我布置学生自行去了解和收集有关温度和认识温度计。上课时,出示三个城市的温度时,让学生记录并读一读。这样出现了不同的记录方式,通过比较从而得出用负数记录的简便性。通过这样教学,我觉得学生变得主动起来。 另外,今天这节课我在后面找生活中的负数这个环节中加入了简单的比大小。比如:学生说道温度计时,我出示温度计图观察比较20℃和10℃,-20℃和-10℃的温度高低,从而为下节课的负数比大小做准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