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锡博物院正在进行《方寸忆峥嵘--无锡博物院藏邮票展》,我去看了,通过观展,让我了解了我国邮政的发展过程,并且也让我对邮票知识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前只知道有日常使用的普通邮票和纪念邮票,内容涉及社会、经济、人文、历史和生活等的方方面面,邮票题材那么多,关键是以前我不知道邮票还有无面值的、暂作欠资的、暂作多少面值的、印花税票改作“金圆”的、改值的、暂作或改值的,以及特定部门或地方使用的,真是五花八门。
我拍了一点展出的邮票,只是其中我感兴趣的一部分,要想更多了解,可亲自去观看吧。
以下文字是无锡博物院对此展的文字介绍:
邮票是近代邮政的产物。中国邮驿通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清朝中叶以后,我国古老的邮驿体系积弊丛生,已无法承担信息传递的任务。鸦片战争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先进的邮政技术也随之传入中国。新式邮政的方便、快捷很快得到有识之士的认同。光绪四年(1878年),清政府海关试办邮政发行了中国邮政史上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标志着中国创办近代邮政的开始。此后,中国邮政事业几经变革,但邮票始终与邮政通信相联系。
方寸邮票,包罗万象。邮票以丰富的内容、精美的设计及多彩的画面,形象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进程,再现了伟大祖国的光辉历程。一言以蔽之,如果将中国各个时期的邮票汇集起来,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又是一幅美丽的历史画卷。
1986年,张楚源先生向当时的无锡博物馆(现无锡博物院)无偿捐赠了一批邮品,内容丰富,品类较齐全,时间跨度长。为弘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我院特举办“方寸忆峥嵘——无锡博物院藏邮票展”。同时,为丰富展览内容,近期我院又新征集了一批邮票。此次展览以时间为主线,分别展示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发行的邮品,希望公众能够在方寸之间回顾历史,重温峥嵘岁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