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州网师园(上)

(2024-08-09 08:19:11)
标签:

苏州网师园

旅游

图片

杂谈

分类: 行走四方
         网师园是什么时候来过?不记得了,在我的印象里,我成人后好像没来过这个园子,大妹说小时候父亲带我们来过,可我没找到相关的相片,也没印象,只记得父亲带我们去过虎丘和西园。
       这次再来苏州,尽量将很少去过的园子再走走,网师园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在阔家头巷里,从沈德潜故居出来再往里走,就到达网师园了,这条巷子整个被整修过,巷口还有石牌坊,现在我有点知道了,但凡你在苏州街上看到巷口有石牌坊,口上还有旅游咨询中心的,那巷子里一定有景点。

以下介绍网师园的文字摘自百度百科:
      网师园(Master-of-Nets Garden),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是苏州园林中型古典山水宅园代表作品。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约公元1770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 
      网师园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较小的一座。园内主要建筑有丛桂轩、濯缨水阁、看松读画轩、殿春簃等。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 
      网师园是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四进,自轿厅、大客厅、撷秀楼、五峰书屋,沿中轴线依次展开,主厅“万卷堂”屋宇高敞,装饰雅致。
南宋绍兴年间,侍郎史正志因反对张浚北伐而被劾罢官,南宋淳熙初年(1174年-1189年)退居姑苏时筑园,因府中列书42厨,藏书万卷,故名“万卷堂”,对门造花圃,名为渔隐,植牡丹五百株。宅售与常州丁姓,仅得一万五千缗。后被占为百万仓籴场。 [3]
清乾隆时(公元1765年前后)曾官光禄寺少卿的长洲宋宗元在万卷堂故址重治别业,作归老计(一说为奉母养亲之所),初名“网师小筑”,后名“网师园”,内有十二景,沈德潜作《网师园图记》。乾隆二十三年,彭启丰来园参加元宵张灯宴乐并赋诗。
宗元死后园大半倾圮,至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太仓富商瞿远村(一说瞿远春)购得,瞿增建亭宇,叠石种树,半易网师旧观,有梅花铁石山房、小山丛桂轩、月到风来亭、竹外一枝轩、云冈诸胜。由于瞿远春的巧为运思,使网师园“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园仍旧名,人又称瞿园、蘧园,园布局即奠定于此时,至今尚总体保持着瞿氏当年造园的结构与风格。乾隆六十年,钱大昕作记。当时园中盛植牡丹芍药,嘉庆时范来宗有“看花车马声如沸”之句。但瞿氏有园不过三十年,即转归天都吴氏(童寯《江南园林志》谓系吴嘉道)。
同治初年为江苏按察使李鸿裔(四川中江人)所有,七年,李辞官徙居园中,因在苏舜钦始建的宋代名园沧浪亭之东,李氏自称苏邻,名园为苏东邻或苏邻小筑。李能诗画,积书数万卷,兼蓄金石碑版、书法名画。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园归退居苏州的清光绪朝将军达桂(长白人),再加修葺,乃复旧观。民国元年,已有冯姓居此。
民国六年(1917年),军阀张作霖以30万两银子从达桂手中购得此园,作为礼物赠予其师,前清奉天将军张锡銮作庆寿大礼,易名“逸园”。张为钱塘人,晚清任奉天将军时招抚张作霖,且能诗,但未至此园。时有萝月亭、荷花池、殿春簃诸胜,尤以十二生肖叠石形象为别处罕见。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淞沪抗战,暨南大学附中部迁苏,部主任曹聚仁居此园。同年,张善孖、张大千兄弟因与锡銮子师黄友善,借寓于此,与叶恭绰同住一园近4年。善孖养幼虎一只,常以虎姿入画。园景幽雅娴静,但闻翠竹摇动,流莺酬答。抗日战争爆发前,张氏兄弟先后离去,园主家境中落,仍认与他人。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文物收藏家何亚农(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收藏文物书画甚富)购得此园,费时3年,对此进行全面整修,悉从旧规,并充实古玩书画。复用“网师园”旧名。何氏一家另在南园有住宅,此园平时闭门不纳游人。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何病故,园由妻王季珊继承。1950年王暴卒,其子女何怡贞、何泽明等将园献交国家。
1957年左右曾驻军。1958年部队撤离,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占用大部,曾拟毁园办厂。同年,国家文物局、同济大学陈从周与市园林管理处同来调查,力主修复。4月,归园林管理处接管,迁出医院与8户居民,拨款4万元抢修。10月动工重修月到风来亭,新建梯云室及该处庭院,以墙分隔西部内院,增辟涵碧泉、冷泉亭等,配置家具陈设。东邻圆通寺法乳堂也归该园使用。
1959年9月开放游览。“文化大革命”初,园被易名友谊公园并一度关闭,家具陈设、匾额对联遭受破坏,1974年稍经修理后重又开放并复旧名。1981年将法乳堂及庭院扩建为“云窟”。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走进网师园的大门,在前厅就见到一顶红木竹兴轿,轿子的围挡是精美的透雕和竹子形状的框,好不精美绝伦。以前还没见过这样做工的轿子呢。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前厅通往后边的门面是用青水砖贴面而成,这也是很少见到的一种门的制作形式。
苏州网师园(上)

整个网师园是大厅连小厅,大院接小院,每个厅或屋子前或后都有一个观景的院子,里面布置着植物和太湖石或黄石堆叠而成的假山。在网师园里游玩很容易遗漏掉一些地方,最好拿上一份导游图看着走。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苏州网师园(上)

拍摄时间:2024年6月3日
拍摄器材:索尼微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