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南方的小年,离除夕还有一周了,在儿时,家家户户置办年货的日子也到了,每家都忙了起来,首先是政府会发布买年货的商品票证,什么号什么票买什么年货都是有规定的,年年如此。
除此之外,在我家,最要紧置办的事情是做过年穿的新衣服。奶奶活着时早早就给我们做好新棉鞋,爸妈带我们去中山路上的世泰盛布店买做新衣服的面料,每个人自己选花样,做一身新罩衣罩裤,有时还会做新棉衣,买回新面料后先过水,晒干后去裁缝店量体裁衣,式样自己选择,等做好了再去拿回家。记得有几年,父亲将裁缝师傅请回家,全家的新衣服做了好几天才完工。等大年夜吃完年夜饭,母亲就将每人的新衣服放在各自的枕头边,到年初一早上起床时穿起新衣服下床。
大人除了置办新装外,还要在年前给家里大扫除,扫房,换洗床单和被里被面,清扫洗尽后,就是将橱柜里那些过年才用的锅碗瓢盆翻出来清洗,准备装年菜用。
父亲带上我或大妹出门去排队采购做年夜饭的年货,品种真是不少。上丰收糕团店买年糕和八宝饭;去崇安寺菜场买青鱼、猪腣胖、肋排和猪肉、豆制品和油面筋;蔬菜要买冬笋、青菜、菠菜、黄豆芽、水芹菜、大蒜叶、香菜、芥菜、白萝卜等;还要买香肠、香肚笋干、腣筋、皮蛋、鸡蛋、香菇、黑木耳等;调味料除了盐、糖、黄酒、酱油、香料外,还要特意买香糟,是用来做扣肉的。年夜饭上喝的双套黄酒是必不可少的饮品,家家都会准备的,还会加上米酒或其他饮料等。
年货不一定在一个菜场都能买齐,父亲就得跑几个菜场去买,记得有一年的冬天很冷,父亲为了买菠菜跑了几个菜场才买到,无锡人在过年一定要吃菠菜的,可能是讨吉利吧。
年萝卜也是不能少的一道菜,煮肉的汤放上白萝卜煮上一大砂锅放着,要吃盛上一大碗热一下就成,吃年萝卜是啥说道我想不起来了,反正也是讨吉利的菜;炒黄豆芽也是一个道理。
母亲还有一个采购任务是去食品商店给我们买糖果,大白兔奶糖、花生牛扎糖、寸斤糖、椰子奶糖、油筋果、惠山油酥等,这些一是为客人准备,最主要还是为我们姐妹仨准备的,到了大年夜,母亲就会将这些零食分给我们,怎么吃就由我们自己支配了,我大妹总是第一个吃完,而我会慢慢消化。
买回来的年货在小年夜就开始烧了,家家都在忙着烧菜,做蛋饺、扣肉和肉面筋;父亲要提前发好腣筋大年夜要炒来吃;要做爆鱼,煮笋干;煮肉、杀鸡杀鱼,青鱼还要腌起来,多余的肉也要腌制成咸肉,整个大楼里八户人家家家在厨房里忙,围着煤炉烧、炒、煮、炖,那几天煤炉从早到晚不得空,大人忙前忙后,小孩子钻进钻出,嘴里就吃不停,一会拿一块肉,一会夹一筷炒素菜,比大人都忙。
每家每户的屋里从桌上到地上都是菜,有生的,有熟的,橱柜里更不用说,放都放不下,怕坏的还搁到窗外,年菜从除夕夜一直要吃到正月十五,从年初一开始就不做新菜了,每到用餐时,就从做好的菜盆里拿出来一碗或一盘,热热、蒸蒸,或是重新煮一下就上桌,荤素都有。
那时没有冰箱,烧好的几十个年菜怕坏每天都得再加热一遍,这是大人从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必干的活,直到这些菜先后都被吃完为止。
现在想想儿时的过年大人小孩都在忙,而且是忙的开心快乐,大人孩子都盼过年,因为只有到了过年食物才够丰富,才能吃上平时吃不到的食物,那种过年才有的幸福感是如今的人们所体会不到的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