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到市东边最远的地方就是出了东门亭子桥,过铁路道口,到农田地里去挑马兰了,那是春天时节,平时根本不可能去农村。
那天我心血来潮坐公交直达东亭老街,站台名就叫东亭老街,下车过马路就是老街路,这条叫着老街的路没啥可看的,两边都是和平常小路一样,全是店家。
走到老街路靠近那头往右拐就是真正的老街了,一条窄窄的几十米长的小道,两边也是一家家的店铺,卖什么的都有,其中有一家做青团子的店还算有点当地的特色味道,我离开时在它那儿买了一个麻饼,两个马蹄糕。
老街的左手边是东亭集贸市场,卖菜的地方,不大,我在里面看到有卖野生小鱼的,就买了一斤多。隔着菜市场的另一边是学士路,这儿有一学士石牌坊,牌坊后边是一片活动场地,场地中央是东亭文史馆,我进去参观了一下,主要是介绍东亭从古至今的工商及红色历史。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的故居就在东亭,但故居已不见,只留下一张照片。
穿过老街过马路,对面是新建的蓝湾,这儿就是沿着迎福浜小河建了一片仿古建筑,里面招商,全是饮食店,估计全部进驻后会成为当地年轻人晚上消费之地。
在迎福浜小河上有一座不大的石桥,叫迎福桥,古称大东桥,始建于清,1917年重修后命名为迎福桥,它是无锡乡镇遗存的古桥之一。
这一趟走下来,知道如今的东亭已没了儿时的模样,只留下一个叫东亭老街的路名,一座有点年代的小石桥,一座学士石牌坊和一个叫学士路的路名,其他就没什么东西可看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