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前村位于惠山区堰桥,是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村落,如今它已被拆除后在原址上重建,重建后的村前村没有逃脱与其他无锡的古村同样的命运,成为一个只具旅游功能的商业区,古建也全部是重新建的,只有二三间旧名人的故居保留下来,但也有重新整修过,真正的旧建筑部分很少。
村前村与其他古村一样,村里有救火社,有戏台,有小河道,但它与其他古村不一样的地方是村里有小学和中学,有图书馆,还有钟楼,这与村中胡姓家族重视教育有关,有钱建学校,建图书馆,因此这个村子被称作书香故里。只是经过六百多年的时光,灵魂不再,只留下一个美名了。
新建成的村前村被称作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现还未对外开放,正处在招商之中。那天我坐地铁1号线到堰桥站,出站后过马路在奥林匹克花园前的公交站台坐602或617、622路到金惠公交总站下车,下车处就是天上村前。
下车一看都封闭着,无法进入,就在外围转了一转,转入正在拆迁的村前村里,村落已是一片废墟,还有几幢民房没拆,空地上堆满了石块,正有工人在切割作业,那是在为新建的文化街区备料,可能还有些收尾工程没完工吧。
我见围栏上的一大门开着,过桥就进入天上村前里面了,在里面一个人逛了一会,东看看,西拍拍,感觉与周新镇差不了多少,黑瓦粉墙,都是平房,边上还建了些用于商业的现代新房子。我不知道这样没有原住民,没有正常生活气息的村子能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最后怕也只能成为让年轻人晚上过过夜生活,热闹热闹的场合吧。
而且还有一个让此地热闹不起来的问题,它不在市区,离市中心远,如果晚上来只有开车自驾,坐地铁再要转公交挺麻烦,而且这儿的公交车班次间隔时间好长,白天都要15至半小时左右,因此,来此一趟真是不容易,怕也只有惠山区离此不远处的人才会偶尔来了。
村前村为何被当地人叫作天上村前,在网上查得如下文字介绍:
“天上村前”有600余年历史,古村之名颇有历史典故。村前,即村前村,是太湖流域江南地区传统村落的缩影,自形成以来,归属于无锡县天授乡。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村前村划归当时的无锡县天上市(当时以集市为中心的一种划分地域的方式,后撤销),从此有了“天上村前”的美名,后来虽经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天上村前”的说法流传至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天上村前”素有崇文重教之风,是学风绵延不绝的书香故里,其文脉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的宋学创始人胡瑗,这里对无锡地区乃至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影响深远,被誉为“中国近现代乡村教育的摇篮”、“中国近代科教第一村”,涌现了以胡氏家族为杰出代表的多位科学家、教育家。史料记者,清末民初,以胡雨人为首的胡氏家族领导风气之先创办胡氏公学,开办天上市图书馆,建设村前公园,拉开了无锡农村地区教育变革的序幕。学新知、尚科教,在村内蔚然成风,走出了一批又一批科教人才,这里也被誉为“中国近代科教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