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子在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了一个信封,里面装着许多照相馆的照片口袋,口袋中还保存着我们全家人的照片底片,有我们仨姐妹单人的,也有全家的合影,其中还有一张大妹儿时的玻璃底片,这是父母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产。
在我们那个年代,不是每个人都能不时去照相馆拍照的,许多和我一样大的同龄人都没有儿时的照片,他们绝大多数人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子,而我们仨姐妹每个人都有从出生到长大的照片,我们知道我们小时候各个阶段是啥样子,这得归功于我的父亲,他是个喜欢拍照的人,他自己就有许多照片,因此从我们出生开始,他就不时会领我们去照相馆拍照。
父母的工资在那时已很高,是一般人的两倍,父亲舍得花,除了拍照,一年四季也总会领着全家人去公园游玩,特别是那些特殊的日子那是必去的,比如:锡惠公园夏天黄公涧发大水的日子;冬天下雪的日子也是要去寄畅园看雪景的,还会让公园里的照相馆给拍张相片。
工资高也买不起一架照相机,要拍照只有上照相馆,奇怪的是,父亲会带我们去家周边的各个照相馆拍照,而不是只在一家照相馆拍,因此,就留下了许多照相馆的历史资料,照相馆的名称、地址、电话(那时无锡电话号码是4位)、资产性质以及它们的演变过程等等都在一个小小的相片袋上反应出来,这已不仅仅是一个相片袋了,它从各个方面让我们重新看见了那个年代各个方面的情况,是一个历史阶段的见证。
这是离我家最近的一家照相馆,就在公园路上公花大门的斜对面,那时候从家去公花园、崇安寺或是去中山路都要从它门前经过。记得有一年晚上,这家照相馆发生了火灾,我们还跑去看呢,大火烧得很旺,很可怕的景象。
但对于这家照相的历史我并不清楚,见到这个口袋,我才知道这家照相馆在解放前就有,是私人开的,后来就公私合营了,再后来就变成国营的了。口袋上还印着毛主席语录呢。
这样的演变过程今后还会发生吗?
喜临门照相馆应该是靠近第一百货的那边,地处中山路的北面,中山路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东西是人民路,再加上一条沿着古运河的环城解放路,小时候无锡城中就是这三条主要干道。
这家照相馆也是公私合营的。
湖光照相馆应该是位于公园路与中山路的口上,马路对面就是复兴路。这家照相馆只留下了国营的口袋,公私合营的口袋没找到,可惜的是所有照相馆口袋上都没有拍照的时间。
万红照相馆也是国营的了,原先是什么性质的不得而知了。它的具体位置不得而知了,因为中山路经过许多次的改造,门牌号码都和我小时候不一样了。
红卫照相馆的原名应该不是叫红卫,我估计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改的,这名字就有那个时期的烙印。
这是父亲去鼋头渚公园游玩的见证,上公园也要拍照留念,在那个年代是属于浪漫之人了吧。
我是一个比较恋旧的人,因此父母家中的许多老物件什么的,在处理之前,大妹总会来问我一下,看我要不要,我不想要她们才会处理,这也为我留下了许多父母和奶奶们的物件,它们都是我儿时的美好回忆,见物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