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坛“何氏三姐妹”

标签:
历史 |
分类: 书架篇 |
http://s4/mw690/001rBEkczy6ScCMxlAf53&690
何葛龙凤结婚证书
http://s9/mw690/001rBEkczy6ScCMLVZC98&690
http://s1/mw690/001rBEkczy6ScCMA0rSe0&690
科坛“何氏三姐妹”——何怡贞、何泽慧、何泽瑛。
老大何怡贞(1910—2008)物理学家。山西灵石两渡村人人。1930年毕业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数理系。1933年获美国马萨诸塞州蒙霍育克学院物理化学硕士学位。1937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燕京大学、东吴大学讲师。1941年赴美国,先后在马萨诸塞州艾满司脱学院、芝加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建国后,任燕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专长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在发射光谱的分析中尤有成就。在位错直接观察、稀土的应用和作用以及玻璃的研究中均获成果。
其夫葛庭燧(1913—2000),中国著名金属物理学家,山东蓬莱人;1937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士学位,1943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早年在美国参与过著名的“曼哈顿计划”,后归国;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副所长、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主要从事固体内耗、晶体缺陷和金属力学性质研究,是国际上滞弹性内耗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葛庭燧一生刻苦进取、努力拼搏,他抛弃美国稳定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毅然决然地回到了祖国,并倾其所有的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祖国。
老二何泽慧(1914.3.5—2011.6.20)其夫钱三强(1913-1992)。
长女钱祖玄,次女钱民协,儿子钱思进。
老三何泽瑛(1923—)生在苏州,194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经东吴大学生物系主任的推荐,报考了台湾大学研究院,后因时局发生变化,便匆忙返回大陆。先进入协和医学院生物系学习,后进入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工作,之后,又转入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从事种子学、植物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其间,即使在丈夫刘浩章(农学家)被错划为右派之后,也从不放弃专业研究,以至成为我国植物学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
其夫刘浩章,农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