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圈子里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徘徊在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之间,拿不定主意。想起自己一年前,也曾面临这样的困惑;如今走出了那种混乱和无助,回过头来再看,又是别样感受。今天贴上旧日记,与各位游走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尤其是承担育儿重任的职场妈咪共享。
2006年12月30日
现在是5:30,还有一个小时彩排就开始了。刚开完会,布置过各个岗位的任务,就等着演员来了。
昨晚节目联排,晚上11点双腿沉沉爬上楼打开家门,心和屋子一样空空的。老公出差了,儿子拜托保姆接走了,平时老被孩子缠着被老公管着,总盼什么时候给自己放个假,真自由了却想他们想得不行。给老公发了晚安短信,枕着儿子的小枕头,闻着宝贝熟悉的气味睡着了。
这段日子又开忙了,半个月要准备两场大型晚会,市里面很重视,领导再三强调只能成功不能留遗憾。走台、连排、彩排、录制……从周一到周日每天晚上11点前都甭想回去。儿子的牙该补了、幼儿园贴通知让去打预防针还没来得及、很长时间没跟老师沟通也不知孩子最近在幼儿园的表现咋样?天气冷了老公想要的皮衣还选好……
到现在的岗位已经两年半了,这样昏天黑地疲于奔命没有规律的日子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为了演出成功,方方面面的细节要提前谋划到位,总怕有什么闪失留下遗憾,每天精神超级紧张。回到家来3岁的宝贝盼着妈妈的耐心和笑脸,同样面临工作压力的老公期待老婆的温柔安慰,而此时的我剩下的只有疲惫的皮囊了;面对老公和儿子的抱怨,我又觉着愧疚难当,自我谴责。就这样被撕扯着,平时的爱好早已无暇顾及——真的是“没有一颗自己的心”了。
“过了这段就好了”“谁让赶上了呢”“咬咬牙就挺过去了”——总是这样安慰自己。
“忙过这段我天天在家陪你”——总是这样在老公面前信誓旦旦。
“妈妈带你放风筝,吃麦当劳,天天晚上给你讲故事”——总是这样哄儿子。
最后只能是自己无奈,老公无言,儿子更是懒得对我说再见!
一个字:累!
我的理想很简单:“从事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拥有一个温暖的家”。让我不明白的是什么时候成了“工作狂”呢?很想好好爱自己享受生活的乐趣,可又经常这样身不由己。难道职业女性和家庭真的是不共戴天吗?
演员到了……
以上是我当时的心情文字,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偶然在《健康之友》的卷首语上看到一段文字——
“我们要看清自己是贴着哪种压力标签的女人,然后开始学习自我减压。一是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家庭事业千头万绪,有序的管理能帮我们抵御堆积如山的挫败感,获得良好的生活品质。二是加强自我满足的能力。效率结果千变万化,适度的满足能帮我们开启激情生活的动力源,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
这段话对我启发太大了,我开始静下心梳理一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查找“症结”,而后进行了”自我诊治”——努力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情绪,凡是少一些苛求和完美主义,同时和老公和家人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整整一年过去了,现在工作上更加得心应手了,孩子大一些自理能力各方面都有了进步,我的整个生命状态也从中得到了丰富和提升。
我觉得作为初为人母的职业女性,原来生活的平衡被打破,肯定要经过一段磨合来寻找新的平衡,学会平和放松,走过去,就又是一片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