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淹城觅古

标签:
常州风光淹城风情静水流深旅游摄影艺术文化春秋豪门山水纵横 |
分类: 图行天下 |
淹城遗址是中国东周时期城址。在江苏省武进县湖塘乡淹城村。20 世纪 30年代初,陈志良、张风首先对淹城进行调查,1958年以来先后出土4艘木船和一批青铜器,1986~1989年南京博物院进行多次发掘。文献记载及一些研究者均认为该城始于西周。经发掘证明,城始建于春秋末,战国后废弃,使用年代很短。这种形式的古城很罕见。
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淹城建于春秋晚期,是中国目前同时期古城遗址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从里向外,它由子城、子城河,内城、内城河,外城、外城河三城三河相套组成。这种建筑形制在中国的城池遗存中独一无二。子城,呈方形,周长500米;内城呈方形,周长1500米;外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2500米。另外还有一道外城廓,周长3500米。
淹城遗址保护利用的主要目的不在于物质性地复原某些古迹,而在于使遗址、遗迹所反映的某些文化和文明能够在当代人群的情感中有所关注和认识。从上述意义看,淹城遗址是春秋时期吴文化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