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2010-08-02 23:20:29)
标签:

上海

世博会

静水流深

旅游

摄影

艺术

美食搜寻

山水纵横

分类: 图行天下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英歌,又称"鹰歌"、"鹦哥"、"唱英歌"或"秧歌",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表演气势豪壮,气氛浓烈,流传于广东、福建等地,由男子表演,有歌颂英雄的含义。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英歌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来源多解释为当地民众尚武习俗的变体或搬演《水浒传》故事。英

歌一般在逢年过节期间演出,舞者多为双数,少则12人,多至108人,每人手执一对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和吆喝,挥动双棒交错翻转叩击,边走边舞;演出分为"前棚"和"后棚"两段,前棚为锣鼓乐演奏和英歌舞;后棚为各具特色的小戏和拿手节目。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英歌舞的基本动作是舞棒,舞时每人各执两根圆形短木棒(直径10厘米,长20厘米),双脚成骑马蹲裆步,提腿向横跃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对击木棒,头和身体随之自然晃动。英歌节奏有慢板、中板、快板三类;有时套路多达20套,有"洗街"、"拜年"、"布年"、"背槌"、"过胯"、"抱槌勾脚"等。英歌舞具有鲜明的阳刚英武之气,舞至高潮,呐喊与螺号声响彻四方,气势磅礴,震撼人心。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英歌”,演员持双棒起舞,其形式虽与“鼓子秧歌”有近似之处,但表演者要画脸谱,扮成《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盛行于广东潮汕一带。潮汕乡民移居香港后,常于年节时组织青年演出“英歌”,以此寄托乡思,增强本族系成员的团结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潮剧丑王"方展荣也来凑热闹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另眼看世博之五--脸谱世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