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课题申请报告

(2011-12-26 15:32:3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申报书、研究方案、中期评

 

 

编号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申请·评审书

 

 

 

 

           基础教育(小学)  

 

             小学语文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效率  

 

       杨晨霞          

 

负责人所在单位     溧阳市殷桥小学   

 

           201011      

       

_ ____201210______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杨晨霞

性别

民族

汉族

出生

年月

19839

行政职务

教导副主任

专业技术职称

小学高级

研究

专长

小学语文教学

最后学历

本科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溧阳市殷桥小学

联系电话

13626259375

通讯地址

溧阳市殷桥小学

邮政编码

213343

电子信箱

axia98431@163.com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杨晨霞

小学高级

溧阳市殷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主要负责人

卢云虎

小学高级

溧阳市殷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参与研究

徐斌

小学高级

溧阳市殷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参与研究

徐凤仙

小学一级

溧阳市殷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参与研究

易文俊

小学一级

溧阳市殷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参与研究

潘小兰

小学一级

溧阳市殷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参与研究

龚国友

小学一级

溧阳市殷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参与研究

鲁俊

   

溧阳市殷桥小学

小学语文教学

参与研究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溧阳市级

《语文课堂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2005.10

参与研究

已结题

溧阳市级

语文课堂问题导学式教学的研究》

2006.12

参与研究

即将结题

常州市级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

2007.10

参与研究

已结题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一只飞虫的其实

溧阳市三等奖

2008

静显风采

师陶杯二等奖

2009

论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施教方法

《新课程》发表

200911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界定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严重地阻碍着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在:教师以串讲的方式分析课文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来学习语文、发展思维;缺少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教师布置的练习多数是机械抄写与书面习题,而很少布置阅读课外读物、进行社会调查、观察访问等实践性作业;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与勇气……

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原本富有情趣、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学习活动感到枯燥乏味。为此,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师教改的重要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新型的教育手段,探索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将会提高语文学习的教学效率。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1.本课题研究是学校继续推进课改工作的需要。

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许多老师都做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成功方法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虽然,许多教师接受了课改新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教与学的有效性还不够高。

      2.本课题研究是改革课堂教学低效状况的需要。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空泛、低质、缺乏有效性。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能力不强,最终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不能有效迁移、灵活应用,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益低下。鉴于此,开展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3.本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需要。

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师们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主动探索、重于实践、深刻反思、升华思想、勤于写作方面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要继续通过新一轮课题研究来大力提高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意识,形成反思性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成长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国内外同类问题研究现状。早在20019月,我国就进行了基础的教育课程改革实验,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模式,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国外发达国家对此类问题也有较深入的研究,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就有“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法”、“奥苏贝接受式教学法”等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因缺乏独立的见解,缺乏自己的思考而逐渐丧失灵性,泯灭个性。新课程教学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基本理念是: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人人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不同的人在学习是得到不同的发展;2、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要学习方式;3、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应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形成多元评价;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意义在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强调个体的差异及多样化,强调知识的内在迁移。

     2.唯物主义辩证法。教与学是辩证的矛盾统一体,学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法,教必须为学服务。

      3.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包括:

     .提高教师素质,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构建;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评价。课题研究的重点是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构建。包括主要包括:(1)课时目标拟定的实效性;(2)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性;(3)教学过程设计的有效性;(4)课堂提问和对话的有效性;(5)教与学方式的有效性等;

      五、课题研究对象和范围

      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在小学中高年级(三至六年级)随机抽取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方法,在实验班运用新型的教育方式,现代化的教育辅助工具,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在对比班,则按照以往常规教学方式教学。定期检测两者的学习效率,通过实验班与对比班成绩的横向比较和实验班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来验证课题假设。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提升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课题研究的有序推进,促使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盲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审视和理性反省,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也将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科研水平,激发了一批教师的教科研兴趣,提高了教科研水平,形成了一些水平较高的成果,产生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教学论文、案例反思、典型课例、教育叙事等科研成果。

预期研究成果:

      1、课堂形态的成果。

      总结、制定出几种切实可行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1)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学生们的主要学习方式。(3)教学质量大面积的提高,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

      2、理论形态的成果

初步形成了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学理论、写论文成为风尚。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争取教师撰写的论文上刊发表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1)初步建构起运用新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及若干变式。基本模式结构:创设情境,引入自主探究——交流研讨,指导合作探究——疑点点拨,深入探究——拓展反思,课外探究。(2)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了学校品位的提高。

七、完成阶段成果的策略

    (一)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了解学生学习特点、兴趣,教师的教学特点风格,制定计划、实施、评价体系等;

      2、行动研究法;本课题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群众性教学实践活动,研究与课堂教学密不可分。因此我们根据“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相关步骤,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归类,在教学中开展研究,在研究中深化教学,从而概括出行动与研究目标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系统、科学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文献研究法

     分层次教学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并借鉴他人的经验,通过查询有关的报刊杂志、光盘及网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掌握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动态,吸收有关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服务。

     4.观察法

对学生的发展作动态的观察,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等主要内容。

     5.成果分析法

收集整理现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论文、课件、课例,进行归纳总结。

总之,本课题研究遵循“确定重点、由点及面、层层推进、普及推广”的原则,以行动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南,辅之其他可行的研究方法,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调查、观察、问卷等手段,综合分析对象的发展状态,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

    (二)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 2010.92011.2 

    1)成立课题组,对实验课题进行论证,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2)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制定课题实验计划,设计调查表及量化评价表。

    3)收集课题学习资料,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准备课堂教学实验。

     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2011.32012.3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1)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

    2)调查收集、积累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与评估。

    3)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论文。

     第三阶段:成果总结阶段(2012.42012.10

     收集实验记录,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论文,做好课题实验成果总结工作。

    (三)措施保障

    1)校内——“四级网络教研”

“四级网络教研”指片性(县性)、区性、点性、校性教研,要求各级教研过程确保“四有”:期初有计划、期中有落实、期末有检查、期终有总结。

各级教研活动体现“六定”:定时间、定主题、定内容、定对象、定主持人、定中心发言人。

    2)校外——走出去学习

肯花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参观、培训。

    3)校间——请进来指导

 承认差别、虚心学习。请专家来开办讲座,请教研室专家、同行等来校听课、评课、开办讲座、指导工作。

八、课题研究的预计难点及解决方法

     研究预期难点:总结和完善语文教学方法的优选程序。

      解决办法:

     1 、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让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活动,要避免为了体现学生主体性,过分放手让学生盲目地尝试,产生“探究时间过短,形式主义走过场”、“探究内容过浅,失去探究的价值”以及“探究点拨不到位,难于达到探究效果”等现象。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出现茫然、困惑或差错时,教师要适时地作恰当的点拨,使学生的探究方法更为恰当、探究思路更为开阔、探究效果更为明显。

     2、探究性学习方式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不应是小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唯一方式,要和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整合起来组织教学,同时,不可排斥接受性学习的方式,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绘声绘色的描述、居高临下的剖析能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欲望,能起到其他教学方式所不能产生的作用。

3、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指导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内容的拓展,需要教师的知识结构作更新,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多样,能灵活驾御和调控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应多种角色变化,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又是教学进程的灵活的调度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能成为学生的伙伴,与他们一起讨论一起探究,还应成为演员——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成为观众——观赏、评判学生的表现……教师只有以多中身份与学生进行互动,才能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研究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研究课题:《语文课堂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语文课堂问题导学式教学的研究》;《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等。

2、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通过课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提升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课题研究的有序推进,促使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盲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审视和理性反省,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也将大大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激发一批教师的教科研兴趣,提高教科研水平,形成一些水平较高的成果,产生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教学论文、案例反思、典型课例、教育叙事等科研成果。

3、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实间保障

对于教师教科研工作,我校向来予以充分重视和支持,在课题所需经费、时间及专家指导等方面都能给予有力帮助,为课题开展和实施提供物质和时间保障。此外,学校之前就已经组织了和语文教学相关的一些课题研究,并已顺利结题,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将有助于完成所申请的课题。

课题负责人为小学高级教师,校语文学科教研组长,溧阳市第七批教学能手,课题人员中有两名市教学能手,1名市级教学新秀,都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能力。

4、资料设备

语文组成员定期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学校语文教研组定期开展校级教研活动活动,积极参加区市级教研活动,活动资料齐全。

学校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如录音设备、活动场地等,可供古诗文实践活动使用。

5、科研手段

以教学实践、理论学习等方式夯实课题研究基础;

以学习交流、专家指导等方式丰富课题研究手段;

以案例汇编、教学论文等方式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课题组成员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第一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

 

20109

~20112

1、  集体收集相关资料;

2、  杨晨霞制定计划。

1、  搜集资料,进行培训;

2、  方案设计、论证。

第二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

20113

~20123

课题成员参与课题实践,及时总结、研讨

1、  公开课研讨材料;

2、  阶段性研究报告;

3、  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

(成果总结阶段)

 

20124

~201210

收集实验记录,做好总结

1、  收集实验记录;

2、  展示课1-2节;

3、  汇集实验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预期达到的目标

承担者

1、  经验总结或论文;

 

2、  实验报告

 

3、  举办研讨活动

(区、市级)

1、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

 

2能够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全体课题组成员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210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2.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