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课题申请报告
(2011-12-26 15:32:3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题申报书、研究方案、中期评 |
编号 |
|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
课题申请·评审书
课
学
课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
拟结题时间_ ____2012年10月______
溧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
杨晨霞 |
性别 |
女 |
民族 |
汉族 |
出生 年月 |
1983年9月 |
||||
行政职务 |
教导副主任 |
专业技术职称 |
小学高级 |
研究 专长 |
小学语文教学 |
||||||
最后学历 |
本科 |
最后学位 |
|
||||||||
工作单位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联系电话 |
13626259375 |
||||||||
通讯地址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邮政编码 |
213343 |
||||||||
电子信箱 |
axia98431@163.com |
||||||||||
课题组核心成员基本情况(限填10人,含主持人) |
|||||||||||
姓名 |
专业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 |
研究 专长 |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
|||||||
杨晨霞 |
小学高级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主要负责人 |
|||||||
卢云虎 |
小学高级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参与研究 |
|||||||
徐斌 |
小学高级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参与研究 |
|||||||
徐凤仙 |
小学一级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参与研究 |
|||||||
易文俊 |
小学一级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参与研究 |
|||||||
潘小兰 |
小学一级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参与研究 |
|||||||
龚国友 |
小学一级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参与研究 |
|||||||
鲁俊 |
员 |
溧阳市殷桥小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参与研究 |
|||||||
|
|
|
|
|
|||||||
|
|
|
|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
|||||
课题级别 |
课题名称 |
批准时间 |
在课题中的分工 |
完成情况 |
|
溧阳市级 |
《语文课堂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
2005.10 |
参与研究 |
已结题 |
|
溧阳市级 |
《语文课堂问题导学式教学的研究》 |
2006.12 |
参与研究 |
即将结题 |
|
常州市级 |
《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 |
2007.10 |
参与研究 |
已结题 |
|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
论文或著作名称 |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
日期 |
||
一只飞虫的其实 |
溧阳市三等奖 |
2008 |
|||
静显风采 |
师陶杯二等奖 |
2009 |
|||
论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施教方法 |
《新课程》发表 |
2009、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4、本课题研究基础:已有相关成果,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请分4部分逐项填写,限2500字内,可附页) 一、课题的界定
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对原本富有情趣、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学习活动感到枯燥乏味。为此,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性学习是语文教师教改的重要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在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新型的教育手段,探索建立新型的教学方式,将会提高语文学习的教学效率。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许多老师都做过,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但从总体上看,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成功方法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虽然,许多教师接受了课改新理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教与学的有效性还不够高。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空泛、低质、缺乏有效性。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学习质量不高,能力不强,最终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不能有效迁移、灵活应用,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学效益低下。鉴于此,开展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3.本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需要。 通过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教师们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主动探索、重于实践、深刻反思、升华思想、勤于写作方面还不是很理想,因此我们要继续通过新一轮课题研究来大力提高教师们的教育科研意识,形成反思性教学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成长质量,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因缺乏独立的见解,缺乏自己的思考而逐渐丧失灵性,泯灭个性。新课程教学倡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基本理念是: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差异,人人都能获得学习的机会,不同的人在学习是得到不同的发展;2、转变学习方式,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重要学习方式;3、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应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4、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形成多元评价;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意义在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预期研究成果:
初步形成了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念和理论。教师的科研意识明显增强,学理论、写论文成为风尚。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明显提高。争取教师撰写的论文上刊发表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七、完成阶段成果的策略
对学生的发展作动态的观察,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参与程度等主要内容。
收集整理现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资料,包括论文、课件、课例,进行归纳总结。 总之,本课题研究遵循“确定重点、由点及面、层层推进、普及推广”的原则,以行动研究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南,辅之其他可行的研究方法,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通过调查、观察、问卷等手段,综合分析对象的发展状态,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
“四级网络教研”指片性(县性)、区性、点性、校性教研,要求各级教研过程确保“四有”:期初有计划、期中有落实、期末有检查、期终有总结。 各级教研活动体现“六定”:定时间、定主题、定内容、定对象、定主持人、定中心发言人。
肯花时间、精力、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参观、培训。
八、课题研究的预计难点及解决方法
3、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素养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指导对教师提出了挑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内容的拓展,需要教师的知识结构作更新,教学方法更为丰富多样,能灵活驾御和调控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要适应多种角色变化,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又是教学进程的灵活的调度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能成为学生的伙伴,与他们一起讨论一起探究,还应成为演员——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成为观众——观赏、评判学生的表现……教师只有以多中身份与学生进行互动,才能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和发展能力、学会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研究活动中得到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增强独立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哪些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科研手段等。 1、负责人和主要成员曾完成研究课题:《语文课堂中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语文课堂问题导学式教学的研究》;《班集体建设与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等。 2、研究成果的实践价值 通过课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提升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课题研究的有序推进,促使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盲点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审视和理性反省,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措施,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同时也将大大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激发一批教师的教科研兴趣,提高教科研水平,形成一些水平较高的成果,产生一定数量与质量的教学论文、案例反思、典型课例、教育叙事等科研成果。 3、完成本课题的研究能力和实间保障 对于教师教科研工作,我校向来予以充分重视和支持,在课题所需经费、时间及专家指导等方面都能给予有力帮助,为课题开展和实施提供物质和时间保障。此外,学校之前就已经组织了和语文教学相关的一些课题研究,并已顺利结题,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将有助于完成所申请的课题。 课题负责人为小学高级教师,校语文学科教研组长,溧阳市第七批教学能手,课题人员中有两名市教学能手,1名市级教学新秀,都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能力。 4、资料设备 语文组成员定期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学校语文教研组定期开展校级教研活动活动,积极参加区市级教研活动,活动资料齐全。 学校有较好的硬件条件,如录音设备、活动场地等,可供古诗文实践活动使用。 5、科研手段 以教学实践、理论学习等方式夯实课题研究基础; 以学习交流、专家指导等方式丰富课题研究手段; 以案例汇编、教学论文等方式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
四、研究计划
1、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主要研究阶段 |
完成时间 |
课题组成员分工 |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
第一阶段 (实验准备阶段) |
2010年9月 ~2011年2月 |
1、
2、 |
1、
2、 |
第二阶段 (实验研究阶段) |
2011年3月 ~2012年3月 |
课题成员参与课题实践,及时总结、研讨 |
1、
2、
3、 |
第三阶段 (成果总结阶段) |
2012年4月 ~2012年10月 |
收集实验记录,做好总结 |
1、
2、
3、 |
|
|
|
|
2、最终研究目标和最终完成时间
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和数量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承担者 |
1、
2、
3、 (区、市级) |
1、增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 2、能够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
全体课题组成员 |
本课题完成的时间:2012年10月 |
五、评审意见
1.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意见 |
2.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