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克西社会(十三)
(2010-08-04 11:21:50)
标签:
文化 |
分类: 新亚克西社会 |
只有不可以
我之所以显得很奇怪 ,那是因为别人追求一个远大的目标,我追求使人的生活趋向正常;别人说我不切实际 ,而我比较自信的坦言 :我是中国最切合实际的笔者 ,只不过我想常人不常想的问题,我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 . 但是我的坚持不是由迷信指导的 ,而是由文艺指导的 ,我平生第一次感觉到在中国写作是我一生最想做的一件事,而电影是我一生最想看的东西 .
在这个年龄的我 ,能够把一个梦想如此具体已经非常不容易,如果继续具体化,可能我的梦想就要消失了 .我不知道一个喜欢写作的人为什么需要去参加数学和英语的考试,要知道我的写作从来都是用母语写的,我不觉得我哪里得罪了中华民族 . 使用中国文字是我最喜欢的表达方式 ,就像我从来都不看英文小说 . 唯一买过的一本英汉对译小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是先把前言和后记读完的 , 当我把全部的小说读完后 ,我开始读英文 ,但是我发现这样一来 ,会使我对这本书丧失兴趣 . 加之高考英语的摧残训练,我彻底失去对英文的兴趣 .
从某个时期开始觉醒 ,我读书仅是为了个人的兴趣 . 这在我国社会是很忤逆的 .
因为我国社会有一些硬性规定 ,不允许上课看小说 ,不允许上课看杂志 ,不允许上课以任何原因去走神 ... ...不允许上课写情书...
...
我现在已经很明确自己的梦想,这是在多少口水争夺战中确立起来的,甚至是在精神暴力下磨砺出来的 ,接下来我将面临和韩寒以及许多作家都曾面临的审核制度,我知道某些东西还将存在一段日子,但是我对自己的书会很自信 ,我觉得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就是对这个国家最好的爱 ,因为这是我的祖国,我会像爱我的家乡一样爱我的祖国,我会像爱我的弟弟一样爱我的祖国 ,因为我的经济基础来自于这个自称伟大到某种程度的国家 . 所以,我的爱国不神秘 .
我不知道这样的爱国方式是否有失偏颇,我只知道一个人首先要感谢自己的国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不希望我的感谢也成为“网络门” ,所以大家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感谢学,以免被和谐 .
一个人在生活中学会感恩没有错,但是人不能因为感恩而失去梦想,因为人真正的梦想是实现自己的梦想 ,不是学习如何感恩 .
(曾经 ,我不知道我对艺术也是有感觉的,直到后来有一天我和她走在一起,原来爱情也可以是这样的 ,我发现艺术甚至比生活更美 . 这是现实给予我的 . 这也使我更执着的游走在感性与理性之间 ,读吴冠中,读鲁迅 ,读胡适 ,读韩寒 ,无一不是真性情的天地之子 ,此之乃一个民族的魂魄,要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一切为了生活,一切为了梦想 .)
贾(樟柯)一言:“社会需更多开放自由”
我一语:“只有不可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