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语学界泰斗张道真先生谈学英语

(2007-11-30 23:07:41)
标签:

知识/探索

名人讲学

英语学界泰斗

张道真先生

学英语

      
       
        
     如何学好英语?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大家.在中国,我们的英语学习属于外语学习,不同于有些国家把英语规定为第二语言,我们没有英语环境.但不管怎样,时代的发展,地球村的交流,迫使我们必须掌握英语这一技能和武器.本文,引用我国英语学界泰斗张道真先生的见识,谈学英语的注意问题.希望对渴望提高英语的我们有益.
     时下各种关于英语教育的评论不绝于耳。如何把英语真正变成一种交际的工具,怎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我国著名英语学界泰斗,语法学家张道真先生如是说:

            
中国人学英语最大问题是“哑巴英语”


             
     中国人差不多有2亿人在学英语,恐怕在世界上也是人数最多的国家了。中国目前在世界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胡主席到各国去访问,对于我们团结广大的群众、国家有很重要的作用。外语也是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虽然大家非常努力,老师们很努力、学生们很努力,但是我们教学效果还不是十分理想,现在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也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来解决现在问题的途径。
             
    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哑巴英语”的问题。学英语是为了交流的,假如学了好多年还不能交流,我们就不太成功。
            
              
    我要谈的主要是谈英语听说问题。因为语言是为了交流的,我们自己学汉语最早也是学讲话,讲话就是交流嘛。你到了5、6岁,甚至于更早,满口的话都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学口语是学任何语言一个开门的钥匙。听说能力强,读写就不难。像中国人自己也是一样,到5、6岁已经学到满口的话,然后又开始学字,一个一个字学,慢慢地听说读写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学英语就应该听说领先、读写跟进
             
     我不是说听说比读写重要,而是在学的过程中间应该听说领先,先突破听说,在听说的基础上,再发展读、写就不难了,尤其是英语是拼音文字,比我们汉语写可能还更容易一点。
             
    我是觉得重要的问题就在于开头必须要抓听说,如果不抓听说就全盘皆输。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英语前前后后多少亿人,但是真正学好的只是少数,原因就在于都没有抓听说。你学一个语言,不会听,不会说,语言记不住,很快就忘了。我们现在学校里的情况是,老师也挺辛苦地在讲,学生也在认真地听,但是他记不住,很快就忘了。
             
     我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一种情况。因为你要记住一个词怎么说,那你必须要自己说,经过多少次的说、重复、反复,你就记住了。你要没有说的过程就记不住,学了就会忘。
            
            模仿能成就快速提高听说水平的能力
             
    学语言模仿很重要。一个是跟着大人学,我们孩子跟大人学,学生跟着老师学。但是老师不是外国人,说英文并不见得很好,所以就必须要跟着磁带学,跟着录音学,跟着录像学,就充分地学地道的英语。而这个学不仅仅是听一次,听一次是记不住的,要反复听,听三五次、十次八次,听得多,而且你要把它说出来,把你听到的东西变成嘴上的东西,这样才记住,也是要有许多反复的过程,听一次、两次记不住,十次、八次还要你反复练。
             
    我觉得跟少林功夫一样,要下苦功才能下真本事。我们现在就是缺少下苦功的过程,而下苦功有的时候地方下错了,大家以为背多少单词英语就学会了,不是那么回事。我觉得单词不在乎多,在于你学的是不是有用的单词。你学的是有用的单词,你学了就能用,而且在日常的实践中巩固它,那你就真正能用了。
            
            英语考试需要重视听说 练真本事
             
    网上看到清华大学的一个老师建议把学校的四六级考试取消,因为大家通过了考试,英语能力也没有多大的进展,那么这个问题该怎么看呢?我觉得考试也不是完全取消,但目前这个考试确实作用不大,特别是考试是片面的。我要是来设计一个新的考试方法,我就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听说,大家可以自由地交流思想,这是真说,而不是现在有些听的材料,是假的。一个东西你去猜,ABCD填空,特别是应试教育。很多人考的时候分数即使达到了要求,出国留学了,到了外国他也听不懂讲课。所以,要真学。
             
     我现在所提倡的方法就是要练真本事,同时考试也要分听说一部分,读写一部分。这两个并举,甚至于我觉得听说要占更重要的地位。你如果听说不抓,读写也抓不上去。现在考试前临时抱抱佛脚是靠不住的,很快就忘掉的,你要在用中烂熟,变成自己掌握的东西,就像汉语一样,它才起作用。所以,我不是说安全取消听说。但是考试要改革,特别是要把听说的地位提高。
            
            小学是学英语的最好阶段
             
    我觉得老天爷给我们安排了一个时间段,小孩一两岁就可以学会不少话了。到了7、8岁了,满口的汉语都学会了,这就是时间段。假如在那个时候学英语,也是一样的。如果我把他放在英语或者是美国,学英语也是一样的。把他们放在中国,汉语也方便。我是觉得要利用好这个时间段,不要错过它,在你记性最好的时候学、模仿力最强的时候学,那是事半功倍。反之你要是错过这个时间段,损失很大。像我们现在几十年来,我们以前小学都没有学英语,中学是十几岁了,中学又教得不得法,听说就忽略了。到了大学再开始,不行了,已经晚了。所以,现在要彻底地改,这样我们才能扭转现在的局面。
            
            《实验室英语》的教学组织
             
     学生要充分利用录音机和听力教室。一方面要听,做跟读训练,另外一方面还要注意录自己的声音。学生要练,你就监督他听,你录下来了,我就知道你念得对不对了。所以,假如一个钟头的课,我想起码你要练20分钟,都要录下来。录下来之后教员要收回去,下课去听,等于我们几作业。老师在课堂上不可一听学生念吗?不行,50、60个学生你听谁的?还得指挥他怎么练。所以,教员在台上的时间主要是控制大家怎么练,指挥学生怎么学,把学生说的话录下来,课后收上来去听,找出缺陷。我起码是十年都是这样教学的,我觉得用语言实验室有很多好处,一个是每个人互相都练,互不干扰,可以同时练。另外,有困难的同学,也有机会练。我们提了一个口号叫“录音机面前人人平等”,没什么害羞的问题,甚至于也不要不好意思。你就对着话筒讲话,就录下来。
             
     由于学生是跟着学的,一般错得不太厉害,特别年纪小的、中小学生,模仿力都比较强。我想大多数学生就这么练,不要辅导就行了。有少数的学生你给他稍微指点一下,哪些英语还有点毛病,这个就比较好做了。
             
    另外,学生不断地练,慢慢就成了习惯了,不是想到哪个音再怎么发。
            
            学英语要有好老师,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英语语音基础
             
    老师是关键,学生能不能学好,当然他自己也是关键,很重要,你好不好学。但是老师好非常重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老师不仅是你的东西教给学生,你把学生培养好,而且要有一种热情,有一种对国家的责任感。这一代人交到你手上,是不是把他教好了,担子很重。
             
     你要是孩子愿意学听、学说,这是好现象,不要过多地想语法,说的正确的话就合乎语法,而且她的水平不断提高了,语法知识会越来越提高。那个不足为虑,最重要的是语音要把好,听说要从头练。应该到中学的时候,我觉得直接可以跟外国老师上课。我们将来也可以做一些工作,从这些学校里请一些外国教师,请不了,我是主张语言实验室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还有一条很重要,建立视听图书馆。每一个学校建这样一个东西,他在课内跟着老师、跟着录音带去学,下了课自己去学,也跟着外国人的录音。我现在有计划,现在我们建立一个库,可以有成千上万的资料给学校转录过去。每个学校用不了很多时间很多钱,就搞一个听力实验室。我现在跟《21世纪报》合作,我们共同生产许多这种磁带,他们有很多外国人。我们最近要在北京办英语培训学院,他们那里有十几个外国人,我们都把作用发挥出来,不一定完全跟着课本学,起码要有课本学,但是要鼓励学生课外学。
            
            如何在短时间内训练和提高英语的口语水平
             
     我现在编的教材是上海外教社马上要出版的,名字就叫做“英语强化听说教程”,专门是抓听说的。一共四本,第一本是相当于小学生水平,第二本相当于初中水品,第三是相当于高中水平,第四,相当于大学水平。我觉得不要管你是大学不是大学,从头搞。你以前没有学,打基础,第一次搞也可以,你把语音搞好。语音搞不好,你说的话人家不懂。这个教材我正在争取利用现代的科技,比如按一个按纽音就出来了,但是这个技术我不知道马上能不能做得好,我回到学校看看录音情况。像这个情况完全可以用于自学,跟着练,从浅往深练,其实不需要多久。老实讲他如果肯下苦功,一两年就可以解决问题,就可以把他“哑巴英语”的局面给扭转过来。
             
    我将来想在一些中学使用,广州有一个中学就用过这个方法,用5、6年时间,12岁到 
    18岁,我相信他出来可以当翻译,可以当教师,就已经很好了。我们过去的时间都是浪费了,过去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所以好像老是边学边忘。如果你真正学,我要集中学六年,我可以当老师,就成才了。所以,我现在在北京要办这样一个学校。现在《21世纪报》、《中国日报》就要求我作为校长办这样一个学校,我们正在筹备。我想办出一个样子来,让大家看一眼,不是梦想。而且老实讲,你要方法对,反而快了。我可以这么说,我的孩子在1973年原来ABC都不会,后来考大学,临时让我教他英语,我用4个月时间,从ABC开始,就考取了北外,而且是成绩最好的学生,现在已经是北京大学的副教授了。快不快在于方法对不对,方法对,可以速成。
             
    我有两个学生是北外的,学了不到两年,一年半,就考取了联合国译训班,很快就到美国、瑞士担任联合国的翻译去了,不是高不可攀。方法不对,我觉得苦得很。我有时心里着急,我说这些孩子都很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