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暗算》为什么能获奖

(2010-09-23 09:18:12)
标签:

暗算

麦加

矛盾文学奖

读书心得

文化

分类: 随笔

http://s8/middle/4ee8c8b5h90e31c8ef6f7&690
《暗算》为什么能获奖

荒 城

    月初,送女儿去大庆上学,回来时在齐市转车,期间陪着老婆逛商场,正好附近有两家书店,就顺便进去看了看。我本来是想买一本《尘埃落定》——这本书我原来有,后来被朋友们传看没了,但两家书店却都没有,甚至店员连听都没听说过。我有些不甘,在书架上仔细搜寻,结果发现了这本《暗算》,想它毕竟获得了第七届矛盾文学奖,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也算不枉费一次心思。

    回来的路上就开始读这本书,一路上读了很多。到家后接着去公出,又带上了这本书,走了十来天的时间,断断续续的,但很快就全看完了。这是我读书读得比较快的一次。之所以读得快,我想,首先是因为这是一本比较好读的书,从语言方面看不那么滞重,再就是小说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比较吸引人,能激发人的逐读欲望,并且这本书不是很长,也就二十几万字的样子。

    读完书后,平心静气回味了一下,这本书好在哪呢?为什么能获奖?是因为小说格子式或者说抽屉式的结构吗?显然不是。因为这种拆开来可以单独成篇,合起来亦为整体的结构,并不新奇,在我们的阅读范围内都能够读到。但小说的题材却很难找到。这篇小说揭开的是一个隐蔽的世界:窃听敌台、破译密码、收集情报。这其中的神秘、惊险、刺激和鲜为人知,可能是构成这篇小说与众不同的一重要原因吧?文学创作追求开辟新的领域,但象《暗算》这样用文字的形式来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窥视欲,却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能做到的,正像作者本人所说的那样,需要远在星辰之外的运气。从历届获奖的作品看,像《穆斯林的葬礼》、《尘埃落定》、《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因为书写了原来人们了解不多、不深——或者作家们写的不多、一够——的民族而获得了成功,《暗算》也应该属于这一种。

    但这仍然不够,比题材重要的当然是内容。《暗算》中所写的几个重要人物和他们所从事的解秘、揭秘工作,无疑是构成这篇小说的核心。特别是几个重要人物,像瞎子阿丙、黄依依、陈二胡、老地瓜等,他们个个都是天才、奇才,他们是人类的精英,但也正因为他们才华的与众不同,最终也导致了他们命运的与众不同,他们在“暗算”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或者说命运给“暗算”了。这是最能震撼人心的地方,也是《暗算》能够获奖的关键,因为它写了人物、人生和命运,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并且把这一主题揭示的既独到又深刻。当然,除此之外,小说的语言和叙述方式也不错,这自不必说了,从阅读中就能够体会到,毕竟是获奖作品,这是起码的要求。

    尽管如此,读完书后,我仍然有种强烈的感觉,尽管这是一本好书,但就获得矛盾文学奖来说,还是略显“轻”些,与这期间出版的一些其它作品相比(没有获奖的),还算不上最好的。但这又能怎么样呢?任何一个奖项的评比,官方思想、时代特征、评委好恶等诸多要素都直接左右着评比的结果。能从这种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实在是太幸运了,衷心地向麦家表示祝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