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类男人,做爸爸让他们光芒万丈

(2016-02-04 18:52:26)
标签:

二胎

教育

爸爸的教育

爸爸读绘本

分类: 芳妃老师父母课堂-绘画阅读等

                                                           

小豆豆艺术馆

xiaodoudouyishuguan

小豆豆的定位是一个课程研发实践基地。我们希望专注做好中国的原创课程研发,坚持做有品质的艺术课,并通过为儿童举办展览等形式,持续的提升中国家庭z

       昨天,听了第一次#芳妃微访谈#的初剪,很新鲜,很好玩儿,有很多可以进步的空间,喜欢这样可以不断学习一点点进步的感觉。我觉得这会是我生活中贯穿一辈子的基调之一——让生命在各种可能中保持自我的新鲜感,永远有旺盛的求知欲与想要做点事的冲动。

        初剪需要再次加工调整一下再发上来分享。不过,有一些感受想在今天立春之日先跟朋友们分享起来。

        最初只是源于我一个很小的发心——希望在怀孕的这一年像孕育小恩一样再做一点不一样的事儿,我就在头脑中开始酝酿着再折腾点什么好玩的。上次是创了业,写了一本家庭美育书。这次,连续创业是创不动了,岁数大了,就愿意跟家窝着。但是,不一样的,有趣的事儿依然可以做很多。

        比如这次录制微访谈。

        忽然有了想法,跟晓晏老师探讨,确定可以约到专业的录音棚。然后开始邀请好朋友们加入一起来玩儿。嘉宾只有三个标准:1,在我的朋友圈里,是我熟悉的朋友,符合我对于值得分享的人物的期待;2,是好爸爸/好妈妈。3,由艺术生成功跨界创业或就业。

        有了想法以后脑子里大概过滤了一下可以请的嘉宾。发现自己的朋友圈还蛮好玩的,真的有不少好玩的会玩儿的有思想的人在其中。最初圈定的两个人就是敖德和@速写本子(木朵爸爸),这俩人都很忙,而且都住的极远,一个在昌平,一个在顺义。敖德还正赶上公司搬新家的节骨眼儿,但没有想到,朋友们都特给力,俩人都特痛快的答应了下来,陪我玩上这一次没名儿没利也不知道最终能做成啥样的票,于是就有了我们仨的“拍脑门儿的第一次微访谈”群。

        在访谈开始时,我文章中出现的三个男人:敖德,木朵爸和小恩爸,之前都并未有过交集,只有我分别认识这三个独立的个体。最初是因为敖德和木朵爸爸都很符合我想邀请的嘉宾标准,而恩爸我是想让他带着恩去录音棚和晓晏老师的大师课堂里转悠转悠,开开眼。没成想,在后面的分别聊天,分别玩以及一起吃饭一起聊天中,发现了很多这三个男人的共同特质,这让那顿饭吃的熠熠生辉,让我灵光闪现,这在之前是完全没有想到的,然后我忽然就有想把这些特质梳理一下,与大家分享的冲动了。

       当天的录制,从下午一点四十 一直持续到六点半,然后我们一行人去吃饭又聊啊聊啊聊到很晚,这个过程对我有很多的启示。特别喜欢这种精神上的滋养,也特别感恩生命中会出现这么多心意相通的“心灵伙伴”,也是最近才留意到,自己的朋友里经历逐渐遇见逐渐再见逐渐不见之后,能够留到如今还有那么多话题可以聊的,大多都是根本不用费心去经营关系的心灵伙伴。大家彼此精神投契,不受世俗标准的羁绊。很容易在很久不见之后,还有很多话可以聊,还可以契入到彼此生命的历程中,了解,沟通,而没有违和感。

      没有费心挑选,历经自然淘汰,不用刻意经营,朋友圈里留下这些彼此欣赏,彼此感到舒适的朋友,对于我这个不善经营关系,却对关系的舒适度比较敏感的人,真是件幸运的事儿。

http://s12/mw690/001rAISLgy6Z6JfPPkf6b&690

#芳妃微访谈#正在录制中,大家超级能聊,预计录20分钟的片段,敖德跟我足足聊将近一个小时,录音师后来无奈的为我们打开了计时器屏幕。可后面我和木朵爸爸聊时依然严重超过预计,就是聊的好过瘾!

http://mmbiz.qpic.cn/mmbiz/o6vtMOaCf3s6DKYEh5Z7Y2rSiaiayiaekapk70mPWiaI9jHWtCg6Zk6Iwsabic2ibTt8ra5LPJIFqaTINMic2rH69ovqQ/0?wx_fmt=jpeg

没有预计到的一点,小恩根本对哥哥姐姐的声音课程不感兴趣,就想进来找妈妈,可录音时不能收到任何杂音,没办法让他进来一起,我只能在录制间隙出来看看他,后来给他带的好吃的都吃完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爸爸一直陪着他在录音间外的小监控室里出出进进,安抚来安抚去,也好难为这爷俩!

http://mmbiz.qpic.cn/mmbiz/o6vtMOaCf3s6DKYEh5Z7Y2rSiaiayiaekapTrFchFX6OIn3297NUCRjkOic4ZsXww9nZpib6kibLibOheqKHNiajzpLiaRA/0?wx_fmt=jpeg

http://mmbiz.qpic.cn/mmbiz/o6vtMOaCf3s6DKYEh5Z7Y2rSiaiayiaekapjpvw7jLiaB32516dg3rS1CKNJ3VAdc8DeSrqG9LCteQn16odEstOCjw/0?wx_fmt=jpeg

后来,我给小恩找了支笔,给了他我记事的小本子,才让他在狭小的空间里找到了可以持续做的事情。后来,又有人可以给他讲故事了。我跟木朵爸爸录音时,敖德在给小恩讲他出版并作为礼物送给我们的绘本,谢谢玲玉为我记录了这些片段,看看敖德讲故事时的眉飞色舞,和儿子专注倾听的神情,觉得有机会听各种男人讲故事的孩子,超幸福!抵得过世间任何物质享受。

http://s9/mw690/001rAISLgy6Z6JkGFZec8&690

我跟敖德录制的间隙,木朵爸爸据说也给小恩讲了不少故事。当天,小恩就这样在爸爸的故事里,敖德的故事里,木朵爸爸的故事里,待了一下午。这时候,所处的空间是怎样的,似乎也不那么重要了。

http://s15/mw690/001rAISLgy6Z6JpabM26e&690
后来我们一行人来到旁边的饭馆儿吃吃喝喝。在一个不大的包间,共度了一晚的好时光。对于爱在家吃饭的大人,肯跟朋友在外面吃饭,本身就是一种尊重。

http://s13/bmiddle/001rAISLgy6Z6JC230wdc&690

木朵爸爸送的礼物:2016手帐,还有一套双子爸爸的西游记套盒。今天先分享一下手帐。

http://s12/mw690/001rAISLgy6Z6JL4mIH5b&690

因为当天已经是1月26号,所以我允许小恩把之前的空格都画上。结果,画了一会儿,这个月就全没了。

http://s9/mw690/001rAISLgy6Z6JNtCyI88&690

木朵爸爸当天记录的手帐:录访谈

       好了,值得记录的图片分享完了,下面大都是文字分享了。

       记得当天我们聊了很多很多很多。因为不是直播,也不是需要政治正确的电台节目,所以聊的自由放松无拘无束,当然主要还是围绕我最初给这个访谈定的两个主题:一,关于儿童教育(包括但不限于美术教育),其实是个广泛意义的大教育范畴。二,关于艺术生的未来(主要指的是大学在读的美术生)。

       其实这两方面都是围绕教育和未来谈的,只不过一类是儿童的教育,一类是当下的大孩子就是大学生们的教育,大家在录音间里和吃饭时聊了很久。

       有几个共识印象很深。

       1,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值得夫妻双方付出时间,精力共同去耐心细致的做。

       (1)关于教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爱的教育”,抛却了“爱”,一切都会建立在不实之基上。而爱,会构造未来的一切。

        那天,在下那个陡峭古老的户外楼梯时,木朵爸爸忽然回头对我说:“小恩和木朵很多地方都很像。可以安静的画很久,参与阅读很久。也许在家庭中父母参与很多,爱的教育充分的孩子都有类似之处。” 我笑答:“这么说,也许恩和木朵姐姐还真能玩儿到一起去呢。”

       关于这件事,其实我没有思考过太多,小恩爱画画这件事是事实,比如每到一地的一个酒店他自动形成了一种习惯,就是会找酒店提供的便签纸和信纸画画,画完了再找服务生要新的。

       不过他会安静的自己画很久这点我没有特意留心过。今天上午我在床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留意了一下,他确实在我身边画了很久,大约有两个小时那么久,还在不停的画。而大部分时候,是安静的在画,只需要给她提供适当的音乐,足够的材料,适时的关注和肯定就好了,我俩基本可以不受打扰的自己做自己的事。这样的经验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他可以用自己的节奏发展自己的喜好,就是最爱的瞎鼓捣,在其中构建自己的小世界。

http://s8/mw690/001rAISLgy6Z6JYx5wX27&690

       不过,当妈的有时必须得心大点儿,不要太讲究了。比如偶尔会画到床单上也不要太在意了。我们家从我这次怀孕以来,现在已经画花了两条床单。在这个阶段,小恩是可以在床上画画以及偶尔吃东西的。我知道,在很多妈妈那里,这却是不可逾越的界限。不过在我这儿,我觉得这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可以以自己觉得舒适的姿势做事,而小恩也愿意在我旁边安静做事儿,在这个大前提下,适度的看不见,不讲究并不是不能容忍的事儿。

       在爱的教育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最明显的一点是特别好“糊弄”,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在不过多打扰成人的状态下,专注持续的做自己的事情。这对亲子双方来说,都可以保持适度的空间和自由,很舒服。

       木朵爸爸还问到,小恩有没有因为二胎的到来而感到不适或妒忌,我说:居然完全没有哎!他表现出来的是满满的期待。我们家第一个为新成员即将到来而认真准备起来的人,居然是儿子。

      木朵爸爸很了然的说,真的是这样,给予了充分的爱的孩子,因为所获之爱特别充沛,所以自身很渴望分享这些爱。所以当家庭中忽然要增添新成员时,他们不太会成为被妒忌困扰的老大。对于这点,之前我一直还不太确定,目前小恩是表现出来了对新宝宝满满的期待,但会不会是因为他本身比较喜欢孩子,而且比较晚熟,不能想象到老二出生后的状况,只是沉浸在会有个新宝宝的自我构想里。等到那一天真正降临,会不会因为实际面临现状的变动而产生妒忌,不满,烦躁的情绪?不过在跟木朵爸爸聊过之后,我想,这种可能性也许并不大。原因就是木朵和小恩这样性格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其实超级想与人分享爱,而不是独占爱。

       (2)还有敖德重点提到的,而我们三个家庭都在日常中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养成了爸爸陪伴亲子阅读的习惯,另外,孩子们或者绘画或者做手工活儿都有自己固定的爱好。而这种爱好,其实是自然形成的,并没有因为报了某个班或者父母刻意去培养。其实,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耳濡目染的力量吧。

       2,除了家庭教育,为孩子选择的学校形式也很重要, 敖德的儿子开始是在一所很好的公立小学上了半年学后退学来到一所私塾类的私立学校上学,前后反差很大,而木朵也在顺义的一所私立小学上学,小恩目前也在山中的幼儿园上学一载半。关于以后究竟给恩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还真得继续跟恩爸反复探讨再决定。目前,觉得恩这样的状态很好。能够滋养他这种高敏感度,中低稳定性的孩子,也能让偏瘦弱的他一点点强壮起来,偏文静的性格中再长养一些男孩儿的阳刚。

       有时,关于学校教育,我们不得不做出现实的妥协。但舍与得之间的分寸,需要自己拿捏好。不要让他人的声音羁绊自己心的直觉,也不要为了一些可以克服的因素,就放弃选择能够滋养他童年乃至一生的教育方式。现在的妥协和放弃,考虑到距离,金钱,时间而做出退让,也许会影响这个孩子一生的幸福感。而这,是日后付出千百倍的努力,也无法再次弥补的。

       3,关于90后的大孩子的教育这件事儿。我跟两位嘉宾分别对谈的过程中,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一点:找到真正的自己。

       可是,很多大孩子们并没有关于这件事的边界,这反而成为了他们做很多不想承担后果的事情之前为己开脱的借口。

       不想马上工作,想边啃老边考研。因为想找到真正的自己。

       可以闪恋,甚至闪婚,更可以闪分闪离。因为想找到真正的自己。

       工作上可以因为特别小的理由而不做交接说走就走。因为想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没有得到支持时他们经常觉得很委屈,为什么你们当年可以由一点开始而摸索着找自己,而轮到我们时,你们又不支持?

       可是孩子们啊!你们忘记了最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寻找自我之路,并未给周遭人造成困扰。我们不会在承诺了当时的老板不会去做一件事时,在临到跟前再突然告知或不告而别。我们也不会在伤害爱人家人亲人朋友的前提下,去寻找那个不知道还在哪里的自己。

       不背负任何责任的自由,与承担了责任的自我寻找,本就是两码事。

       知道你们现在,是根本不想听劝也听不进劝的年纪,因为我们也曾经一模一样。不同的是,你们的外在条件更好,更少羁绊,也更不想对过往与未来承担责任。

        敖德老师说起一个例子:他会给新入职的员工分配特别小特别不起眼的事情。很多人做起来觉得很烦,刚刚毕业的学生,觉得一身才华正待施展,怎么能让我做这么琐碎繁杂的小事儿呢。敖德说道:可是你连小事都不肯做也做不好,我又怎么敢给你更重要的职位与工作呢?要知道,更重要的工作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而背弃责任的风险,通常要由企业来承担。敖德说:他不敢也不会用,连小事都做不好的人。

       很多家长会问到,什么样的人是未来”吃得开“的呢?我跟不少创业者和大小老板都探讨过这个话题,得出的结论也许是这些00后10后的爸爸妈妈和如今90后的孩子很难相信的,因为这些特质正是他们觉得过时的,落伍的,正准备放弃的,比如:

吃亏,

从小事做起,

通常集体利益应当考虑在个人私欲的前面,

价值观的正确决定了一生的基调,

学会独立思考俯身做事比名牌学历重要的多,

应该终其一生去做能够对整个人类的进益有帮助的事情,而不是使得自己更有名,更有钱或者更有地位的事,

善良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不能因为屡屡受挫就怀疑它或放弃它,

专业技能不是最重要的,可以热爱自己所学专业却又轻易逾越它的捆绑的那些人,才是属于未来的人。

       没错,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确实是出了一些问题,这使得简单生活的人屡屡受困受惑。但社会终是被正确的能量导向着走向远方,而不是钱或其它。

       我和一些朋友正在尝试着教给孩子们这些看似落伍的,过时的做人做事之道,吃点亏不怕,有挫折正常,这样的生活和日子让我们觉得踏实。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想和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家庭教育中,爸爸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地位。

       有一类男人,他们自带光芒,那就是自发自觉在家庭中承担了“爸爸”这个重要角色的男人们。

       木朵爸爸是,敖德是,小恩爸爸也是,还有我周围越来越多的男性朋友都是。

       老婆怀孕时,那就是天啊!怀孕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他们从始至终都会尽力参与,让自己在孩子出生前就完成大部分关于爸爸的心理建设;

      孩子出生后,他们夜陪,换尿布,几乎承担起除了母乳喂养外的全部工作;

      孩子大点时,他们会耐心细致的陪孩子阅读绘本,一遍又一遍从不厌烦;

      他们会放弃可以推掉的应酬,在家享受亲子时光;

      他们会把“至要莫若教子”当做生子之后的人生信条,一点点学习当爸爸。

      他们会在孩子耍赖使小性儿时问:是不是闹觉了?而不是心里默念:“怎么这么闹?好烦!”

       就像我刚刚知道怀孕时曾在朋友圈写下的一句话:不要老二的理由千千万,而怀二胎的唯一条件只有一条:拥有一个好老公好老公好老公!

       有些男人是自觉自发的成为好爸爸的,有些男人却需要后天再教育。如果你家男人正在游说你要老二,如果你希望他看看一个好爸爸在女人眼中的地位有多高,请把这篇文章甩给他看看。让他知道:能够让男人在家庭中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的,不是名利权,而是他“好爸爸”的担当!

       女人们,男人也是需要洗脑的!如果先天没有造就好,那就需要后天的洗脑和改造,还不快把文章甩到朋友圈去,圈你老公来洗脑?

      爸妈们,大孩子们也是需要洗脑的,如果你家中有半大不小的孩子,而你又觉得这篇文章中有点儿东西值得他看,那就毫不犹豫的甩给他看喽!

       终于要把立春之日的这篇分享写完了。没有想到会写这么长,有几个人能看到最后?看到最后的,我的佩服送给你。

       还有,微信什么时候才给我开打赏功能啊!写这么长这么走心的文章不能让人砸钱打赏真的很痛苦哇哇哇!

       最后,想了解两位男嘉宾的背景的,请点以下链接,自行脑补。

       #芳妃微访谈#正在准备中,征集爸妈感兴趣的话题啦!

       最后,还要抱歉的说,我的电脑自动升级后,在微信公众平台里就再也找不到顿号了,所以顿号都由逗号代替了,作为一个不能容忍错别字和错误的标点符号的人,我知道你们也会看的很痛苦,请大家看到我乱用逗号时体谅一二。还有,要特别感谢一下这次的小义工,负责拍照和后期音频文字整理的玲玉,谢谢小老乡!

       就酱,大家立春愉快,平安久长!

阅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