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牙怕怕先生”-允许孩子的胆小与勇气培养并不矛盾

(2009-07-04 23:21:40)
标签:

育儿

勇气

宝宝

北京口腔医院

智齿

分类: 笃定生活

    上周四,正好我有一个整天的时间可以自由安排。于是先生打算让我陪他去拔牙。这个是他念叨了很久很久的一件事,大概有4年那么久了吧。他的智齿没长好,一直斜着长,挤的旁边的牙很痛。我说:“你自己去看下么!又不是小孩子了呀!”

    可是身高1米8,身体很强壮的先生说:“恩,还是等你有空吧。等你有空一起去。”

 

    于是。等来等去等来等去,虽然我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有很多,但是有时间的时候不然就是在写作,画画,种植,拔草,阅读,睡觉,旅行,唉,看起来人真是麻烦的动物。有这么多的事情要做呀!所以,一直在念叨了4年这么久之后,我们才去到北京口腔医院拔掉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颗需要修理的牙。

    在等待的间隙,我们看到前面的一位强壮先生流了满口的血出来,我握着先生的那只手感到他在微微出汗。我一直不断的在拍他的背,说“没关系没关系,你的愈合能力很强大,不要担心。”

    话说由于我和先生都很信服中医的理念,我们看过的很多书也都说要相信自己的自愈能力,所以貌似已经4年多没有进过医院,没有打针输液,医院的概念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如果感冒,我们很少靠药物降温,而是根据感冒的种类来刺激身体的机能,让它发挥作用,自己治疗。比如如果是着凉感冒发烧,我们就会喝大量滚热的姜汤,然后泡脚发汗,一般这样的感冒,第二天就会退烧。3-5天就会痊愈。

    一直觉得,除非有自己无法自愈的病患,是不想借助破坏自身平衡的手段来治疗的。牙齿这个事情是实在没办法自我矫正了,所以只能上医院喽。

    给先生拔牙的主任,是个很年轻很帅的大夫,说话很慢很和气。我就放下心来屁颠屁颠的去交钱了。

回到诊室,发现大夫和护士都围着先生,按着他的脑袋。先生的手紧紧的抓着椅子两边的扶手。看得出拔牙确实很不舒服呀我过去拍拍他的背,对他说:“脑内吗啡,脑内吗啡!快分泌些好吗啡出来就不痛了哦。”大夫貌似温和的在笑。

  

    好了,以上,说了这么多,我还顶着被先生发现后的严重后果,曝光了“拔牙怕怕”先生的拔牙经历。只是想作为一个引子来说明一个事实:连大人都有不可思议的害怕对象,何况孩子呢?

    看到很多谈教育的书上,都在谈论几岁就让宝宝独立睡觉,几岁就让他们挑战各种事情来增加勇气等。我却有不同的看法。我一直觉得,教育的基础首先是:培养人。之后才谈的上其他。

    既然是做人,那么必然有各种各样的需要克服的东西,这需要在成长过程中随机来做。并没有一个标尺可以衡量,也不要当作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去对待。

    我觉得对于孩子所怕的东西,应该持有“不否定不回避”这样的态度。

    首先,不要用反面语言来否定孩子的勇气。比如说“宝宝都5岁了,是大孩子了,是个男子汉,怎么连这个东西还害怕呢?这个可是胆小的孩子才会怕的啊!”

    这样的语言,一上来就否定了孩子的勇气,给了孩子“你这样很胆小”的暗示,效果不会很好。

    应该用很正常很普通的语气来暗示孩子,这件事情不是大事,如果做到了说明你很棒,做不到也是非常正常的。

    宝宝如果一直消除不了对某件事的恐惧,也不要焦虑。父母的感觉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状态。就好比父母喜欢担心:“宝宝出了这么多汗,会不会感冒啊。”如果父母在宝宝面前经常这样说的话,宝宝真的会病给你看的!

    在这里推荐给各位父母看一本书:《水知道答案》分一和二。非常神奇的书。说明了语言和文字的力量。不要小看我们说出的每一句话,它们时时刻刻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成长的道路很长,勇气的培养需要一点点来做。如果宝宝消除不了对某件事的恐惧,也没关系啊。恐惧情绪也是正常情绪的一种。

   很怕很怕的时候,只要身边有人陪伴,也会变为幸福的体验。

   “拔牙怕怕”先生的拔牙一天,我也把它看成是撒娇的一天好啦!拔完牙,有人伺候吃伺候喝,嘘寒问暖,在家可以当几天领导,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