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崛起梦想的圣殿

(2007-10-18 23:41:24)
标签:

教育

镇安中学

一流

圣殿

黄祥俊

陕西省

分类: 闻风杂志

崛起梦想的圣殿

——记陕西省文明校园镇安县中学

 

                                               □  顾新闻

 

感受镇中

六旬巨木  苍翠依然

历史名校  源远流长

 

优美的校园,悠久的历史,动人的故事,传奇的色彩,崇高的使命,无以替代的价值……观看中,聆听中,感动着,感叹着,也感慨着……

走进镇安县中学(以下简称镇中),仿佛走进了一座清幽怡人的园林。这里绿树衬白墙,鸟语伴花香,微风在花草间穿行,阳光在树叶间嬉戏,漫步其中,不知不觉间淡远了尘世的喧嚣,忘却了人生的烦恼。校园内楼台掩映,佳木葱茏,繁花似锦,四季如春;池塘中,浮光沃金,游鱼可数;廊架上绿藤缠绕,蜂蝶相拥……

过门楼,走小径,穿水榭,上“天梯”,一步一高,巍然超凡。“勤奋学习,珍惜年华”八个绿色“草体”大字浑然一体,同生共长;五六座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公寓楼、实验楼、体艺楼、餐饮楼次第矗立、雄伟壮观,成为大山深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室内,老师们铿锵激昂的语速伴随着学子们专注饥渴的目光,让人不禁恋起曾经失去的岁月。所到之处,学子们三三两两而过与教师颔首致礼,风过影动,有师生的真挚交流,也有学子的热切讨论,一种虽朴实内敛却又深挚热烈的情感显于无形。

于是我顿悟,这确是一座潜心涉猎知识、崛起梦想的圣殿,正是这深沉却炙热的情感伴随着镇中书写出十年的辉煌。

 

魅力镇中

创新进取  严谨治学

骄人业绩  桃李芬芳

 

 “镇安中学”,四个苍然洒脱的镏金大字镶嵌在镇中的门厅上,该字为我国著名书法家于佑任先生所书。从1942年创建至今,镇安中学已走过了65个春秋,65年,对于历史长河而言,不过白驹过隙,流星闪逝,但对镇中而言,却是经历了65年的筚路蓝缕,65年的跨越发展,65年的光荣与梦想。

自1998年以来,在县委、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新一届领导班子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创建省级一流重点中学和国家级文明校园为目标,坚持“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全程发展”的办学思想和“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抓住机遇,扩大规模,争创名校,现已基本实现“基础建设标准化,校园布局园林化,教学设施现代化,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校园建设“四化”方略,打造了一所全新的现代化、数字化校园。学校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文明校园”称号,2001年被确定为“陕西省研究性学习试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2年9月被批准为陕西省重点中学。2003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绿色文明示范校园”,2005年被中国首届名校长论坛被评为“全国百强高中”。

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全程目标管理为主线,实行“四级两线管理”,构建起“以全面强化学科课程为主体,以课外活动课、开拓情境课为两翼”的教育教学模式。学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靠稳步提升的优质教育质量赢得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先后被评为地区“德育窗口学校”、“绿色文明学校”、“依法治校先进集体”、“国防教育先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研究性学习先进学校”、“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冬掬雪水化汗水,春吹桃李满天下。”随着镇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和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人数不断攀升。培育出2002年高考陕西省理工类第四名樊照程,2004年高考陕西省文科状元陈玥等一大批优秀学生。而今,从镇中启程的莘莘学子奔赴在祖国建设的各个岗位,奉献着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考入北大的许开鹏,现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考入清华大学的万晓,现正在就读博士后;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的毛瑛,现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考入同济大学的毛伟,现留学加拿大;考下北京肮空航天大学的张定华,现就职于中共中央办公厅……

镇安中学被誉为公办教育园圃中的一株奇旎,她美不胜收,她丰厚气扬,她风华绝代,她清雅端庄!

 

解读镇中

超前规划  跨越发展

以人为本  争创一流

 

菁菁校园展新姿,红色七月竞风流。2007年7月1日,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节日,是一个穿越时空的节日。在这个令人瞩目的红色七月,镇安中学师生欢聚在新落成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与省、市、县相关部门领导一起共同观看了以“红色畅想”为主题,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庆祝晚会。镇安中学从此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的崭新阶段。

 

以德治校——合力熔铸学校精神

学校一切工作的总目标在于育人,要实现育人创新就得虚功实做,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第一”的观念,把教育口号化作学生的实际行动,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整合学校一切力量,打造学校灵魂和精神。确立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主体型学校德育新形式,制定年级德育目标,分层实施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得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逐步形成科学高效的学校德育框架。全面贯彻“关注、关心,和谐育人”的德育理念,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优秀传统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以关爱贫困生人生发展为目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

镇中是一所历史名校,在整个商洛乃至整个陕西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精神沉淀至今已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理念,概括起来就是“国家、民族、责任、荣誉”。为进一步熔铸学校精神,镇中把育人理念化作学生的行为,以创建全优年级组为中心,深入开展“八荣八耻”教育,配合警务进校园开展好安全教育、普法教育;配合中学生成长,搞好中学生党团员培养纳新工作;围绕“文明校园”、“绿色文明示范校园”开展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引导中学生明晓事理,顿悟生活,健全心理,升华思想,提升境界。

 

质量立校——各项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镇安县中学立足校本实践,注重内涵发展,创建教学思路,确立了“面向全体、着眼中间、抓差扶优、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德育渗透”教学指导思想,确立了“年级全程目标管理、班级质量中心、教师团队作战”的教学管理思想,确立了“基础知识全面发展、个性特长主动发展”的学生观念。坚持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五年来,会考各学科在全市位次逐年上升,高考逐年刷新历史纪录,1998年跃过百名大关;2001年达232人,本科升学率为48.6%;2002年上本科线279人,上线率为47.2%,樊照程同学以699分居全省第四名;2003年突破300名大关,上本科线320人;初中教育在全县一路领先,2003年结合评比居全市第一,为学校初中教育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2004年,高考一二本上线436人,三本以上782人,专科线以上1044人,总上线率达92%。陈玥同学荣膺陕西省文科状元,填补了镇安办学史上的一大空白。学校被市上表彰为“提高教育质量先进单位”,黄祥俊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2006年1448名考生参加考试,一本上线276人,二本上线437人,二本以上上线623人,上线率达43.02%,名列全市重点中学首位。三本以上上线1222人,上线率84.4%。大专以上上线1387人,上线率95.8%,升学率居全市重点中学第一,各项指数均创历史新高。

 

管理强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序推动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立校之本。近年来,镇中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当作和谐兴校的第一要务,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常规教学和课程改革两条主线,坚持“教导处、年级组、班级体”三级质量管理体系和“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三组教研管理,坚持课题引领,培训提高,课堂实践,形成了一支思想过硬,组织放心,业务过硬,学生放心,质量过硬社会放心的教师队伍。

在名师工程建设中,该校按照“高校签约,基层选拔”的模式补充师资,采取“135”成才工程培养师资,创建硕士学位进修班,鼓励教师上师大教育硕士班,充分挖掘资源潜力,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充电”,鼓励优秀教师外出讲学、编写论著、发展论文,提高知名度;镇中多方协调,与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签约创办四个硕士研究生学位进修班,本校参加学习的教师100余人。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进修,促进教师学历达标,近五年来,一线教师学历达标率由1998年65%提高到2003年的98%。

通过校园“四化”建设,创建省级重点中学,培养、提高和挽留了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学校在全市率先实行岗位津贴,提高了本校教师经济待遇,并在教师重大利益、婚丧嫁娶、子女就学等方面,尽其所能,加大人文投入,有效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

镇中坚持以双常规要求指导教学,狠抓“备、讲、辅、批、考、练、评”七环节,狠抓“精、实、活、新”课堂要求的落实,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教学。并在广大教师中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要求教师研究新课改,吃准新课标,吃透新教材,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合作意识、忧患意识、教改意识。镇中校委会一班人靠理念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教学创新,精心打造出了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涌现出以特级教师黄祥俊、龙超奎、马育勇、王鹤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为镇中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立校——“让山里的孩子享受一流教育”

让教育流淌智慧,让学校充满研究。镇中校委会一班人为了让山里的孩子享受一流教育,坚持科研立校,强基础,谋发展,建和谐。他们依靠优秀师资为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服务,倾注心血,科学复课。多年来,镇中在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46项;依靠强大的信息资源为青年教师成长服务。在“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优秀教学设计大赛”中该校61人次,53项成果荣获奖励,其中一等奖20人次,二等奖8人次,三等奖和优秀奖25人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炼师资队伍,学校“十五”教育科研课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分别在东北师大和商洛中学实现国、省、市三级结题。其中11人次获国家级教科研成果奖,60人次获省级教科研成果奖;109件“课题报告”、“教学设计方案”、“论文”、“教学网页”、“课堂实录”获市教科研成果一、二等奖。

镇中尤其注重教育科研的持续发展,目前,“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已经省教育厅电教馆批准立项;《信息环境下教学与模式的实现方式和教学难点解决模式及方法研究》已报经中央电教馆批准立项。

 

祝福镇中

智慧寄托  深情关怀

翰墨浓浓  秉笔春秋

 

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又一个喜人的成绩,在镇中潺潺的流水间,密密匝匝的大树间缭绕。镇中的成功,让所有来访者感到震惊和振奋。然而,我们却不能忽视一个最基本的定律,那就是任何奇迹的出现都是由人打造的,都是领头人运筹帷幄的结果。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化学系的特级教师黄祥俊1998年担任镇安中学校长以来,与副校长龙超奎、丁仕林、马彦勇、副书记武军等班子成员一道抓住世纪之交教育发展的重大机遇,解放思想,创新途径,以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环境为目标,制定规划,争取政策,吸纳资金三千余万元,打造了一所崭新的现代化、数字化校园。带领全体教职员工,通过两次艰苦创业,把一所具有60年办学历史的县级中学带入省级重点中学。

潜心探学海,躬身求真知。黄祥俊同志堪称师德的标兵,教育的专家和工作的楷模。他无论在教学实践或领导实践工作中都善于利用化学原理,快速反应,壮大根基,催生思想,不懈奋疾,先后多次应邀出席中国名校长治学论坛、中国教育家大会和中国百强中学表彰大会。先后荣获“国务院中国专家工作联合会有突出贡献专家”、“三秦名人”、“中国百名创业创新杰出人物金像奖”、“2005年度感动陕西十大杰出人物”等光荣称号。

胸怀高远多奉献,志为人梯竭股肱。黄祥俊同志在镇中校长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可以想象那是非常的累,但换来的却是孩子、家长们包含感激的爱戴和尊敬,也换来了社会各界最深最醇的感动和祝福。

多年来,省、市、县相关部门领导相继莅临镇中视察工作,他们殷殷嘱托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们亲切的关怀洋溢着深情的厚意。

原省委书记张勃兴,原省委副书记张保庆,副省长朱静芝曾先后来镇中视察、指导工作;原商洛市委书记现省委常委魏民洲曾亲切看望高考状元陈玥;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主席姜信真来镇中视察,全面肯定了镇中的教学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盛赞镇中“是我走过的学校里最好的学校之一”,并深情地说:“贫穷是一笔财富”,激励师生勇于拼搏,敢为人先;市政协主席许恢佩来镇中检查工作时,也对镇中近几年的发展成就给予了积极评价;镇安县委书记李淑娥曾与省委党校新任县委书记研修班一行30余人来镇中视察,对镇中办学经验给予“高起点、高发展、教育质量连年创辉煌”的高度赞扬;2007年“七·一”前夕,陕西省副省长赵德全在商洛市委书记魏增军、代市长杨冠军及县主要领导李淑娥、张新有、柳宪军的陪同下视察了镇中,对镇中全新的教学理念,跨越式发展模式、一流的教学质量、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作了全面肯定。有领导在参观镇中后,即兴挥笔题词:“英才走四海,桃李芳九洲。”、“创名校、争一流”,对镇中的未来寄予厚望。

看到四千余名遨游学海的学子那充满焦竭的期盼,看到240多名为镇中的发展而呕心沥血奉献青春的教师那矢志不渝的满腔激情,看到无数从镇中走出的校友对母校腾飞的热切关怀与祝愿,就连我们这些早已见惯了种种人情世故的文化工作者,也不禁泪盈于睫——一个诞生了65年,持续发展了10年,又有望孕育另一个十年辉煌的学校,它的发展、它的未来,究竟还有多少神奇正在等待?

 

文至结束,让我们再来听听黄祥俊校长的心声吧——

“同学们,今天,在这里,我们选择镇安中学作为迈向新的人生历程的起点。我想几年后,当我们满载收获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时,将无悔于今天的选择,必将为自己获得的成功和亲历镇安中学的变化与发展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把握今天,为个人、为事业、为集体、为学校的未来去拼搏、奋斗!”

 

《西部文化》杂志 2007年第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无悔的追求者
后一篇:流金岁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