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纽约仲夏夜

(2012-08-27 04:57:18)
标签:

海外

美国

杂谈

摄影

暑假

度假

旅游

纽约

歌剧

莎士比亚

交响乐

明星

分类: 东风西语

                                        图/文:梦语

 

     夏天的夜晚,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炙热渐散,晚风习习;繁星满天,月光如洗。花园里支一张躺椅,让尘世的烦嚣慢慢远离;遥观牵牛织女,近看流火飞萤。这时候如有珠喉圆转,丝竹相伴,椅子上躺着的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其实,要做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并不难: 不需官高位显、腰缠万贯,只要,只要你到纽约来。你可以是定居在此的纽约人,也可以是旅游路过的纽约客,只要,只要你到纽约来,在一个朦胧浪漫的仲夏夜晚。

 

     纽约夏日的白天是闷热的,慵懒的:西服领带好像全躲进了衣橱,满大街晃悠的是吊带裙和人字拖;纽约夏日的夜晚是热闹的,文艺的:喂饱胃囊后还要滋养心灵的人们,涌向分布在市区的各个草地公园。夜空当帷幕,大地是舞台,歌剧话剧交响乐在此露天上演,背景就是这座流光溢彩的世界大都市。公园免费进出,表演不收门票,做个幸福的人就这么容易:只要,只要你到纽约来,在一个朦胧浪漫的仲夏夜晚。

 

     在这样朦胧浪漫的仲夏夜,我们不妨穿越到上世纪的50年代。一家位于纽约东城名叫“公众戏社”的表演团体,每年夏季都在纽约各公园临时搭建的舞台上为观众奉献几十场以莎士比亚戏剧为主的免费话剧和舞台剧。为了保证演出质量,让观众真正体验莎翁戏剧的中古遗风,出版商得拉考特参照欧洲古老的环形露天大剧场构造形式,于1962年在中央公园捐建了以他自己命名的露天剧场,从此“公园里的莎士比亚”戏剧节拉开了帷幕。迄今整整50年,公众戏社每年夏天都在此上演四、五十场剧目,共计五百多万人次观看了两、三千场免费演出。

 

     不要以为是免费演出,表演者的水平就是业余末流。恰恰相反,仲夏夜登场亮相的都是业中楚翘。熟悉美剧的人一定知道美国电视史上播映时间最长的犯罪剧集《法律与秩序》。其中杰克-麦考伊的扮演者山姆·沃特森,演艺生涯的第一站就是得拉考特露天剧院。在多次获得金球奖及艾美奖提名、出演了八十多部电影后,得拉考特剧场仍然是他的最爱; 2001年20岁的娜塔丽·波特曼在这里登台,10年之后当初的丑小鸭终于成了摘取奥斯卡桂冠的美丽《黑天鹅》。得拉考特是待飞新秀的起跑点,也是成名大腕的聚集地。奥斯卡影帝丹佐。华盛顿在这里演过莎翁的《理查德三世》;奥斯卡影帝、《肖申可救赎》的主演摩根。弗里曼曾在这里《王者逆袭》;奥斯卡和托尼奖的得主、著名影戏两栖名星凯文。克莱恩,多次获奥奖和金球奖、被誉为史上最佳女演员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又译梅尔。史普翠),更是这座舞台上的常客。

 

     免费的门票和高质量的演出,吸引来无数戏迷。公园每天下午1:00开始发放当晚的戏票。由于得拉考特剧场只有1800个座位,戏迷们从清晨就开始排队。在纽约周边居住了二十多年的我终于在2012年的夏天,抽出一天时间体验了一次纽约莎翁戏剧。由于当晚的演员里没有弗里曼、克莱恩、史普翠这样的大腕,所以当我早上9:00赶到公园时,队伍只有两百多人,否则上千的戏迷会通宵睡在公园门口。人们席地而坐,读书聊天,排在最前面的人估计起得太早,干脆蒙头大睡:

纽约仲夏夜

纽约仲夏夜

     这位美女是民间社团的志愿者,乘此机会挨个告诉排队的人,纽约市政府用来赞助此类大众文化活动的经费还不到总财政支出的5%,希望大家在他们给市府的增加经费倡议书上签名。

纽约仲夏夜

     戏迷们都积极响应,但是所有向我这样的非纽约居民除了口头赞同外却不能签名。纽约市财政支出只有纽约市民有发言权,我们没交市税能免费看演出就感激不尽了,哪有权利说三道四?我当时好奇地追问政府资助很少,演出怎能持续50年,台前幕后的演职员们要吃饭呀。志愿者赛给我一份晚间演出节目单。在剧情介绍和演职员名单之后,节目单上列出了约3000个为今夏演出赞助1000美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人,第一个就是纽约市长布隆伯格。他的具体捐赠数目不详,只写着“一百万美元以上”。市府没钱,市长自掏腰包,谁让他每年领取一美元的年薪呢?

 

     正午时分,我身后的队伍已经绵延不见尾。如果说免费演出是纽约市的文化特色,那这条上千人的蜿蜒长队就是中央公园里的独特风景线。很多街头艺人沿队演奏,犒劳一块钱就皆大欢喜,不给钱也不强求。

纽约仲夏夜

     我坐得腰酸腿涨,就伴随着卖艺的乐声来了段自编自演、形状怪异的舒筋活骨操。纽约人对张牙舞爪的我视若无睹。这就是大都市的范儿:见怪不怪,每个人尽可以我行我素,标新立异。

 

     一段操作完也1:00正了,发票处准时开门。每人限领两张,25分钟后就轮到了我。那天晚上当我坐在环形露天剧场里观看莎士比亚的喜剧《皆大欢喜》时,中央公园的制高点“眺望城堡”在夜幕的掩映下静静地矗立在舞台一侧,而城堡背后数不清的摩天大厦灯光璀璨。我终于体会到为什么那么多功成名就的大腕们每年夏天要挤出时间在这里登台。正像沃特森说的那样:“夜色降临,你被整座城市环绕,观众们在这座城市的注视下观看你的表演,这种体验别处是找不的”。

纽约仲夏夜
                                注:虽是露天剧场,观剧时也不允许照相,只能上这张网络图

     也许是为了弥补观剧座位有限的不足,纽约爱乐交响乐团于1965年开始每个夏季在城中各个公园免费演出柴可夫斯基、施特劳斯等名家的经典曲目。爱乐是名震遐迩的古老乐团,也是世界上演出场数最多的乐团。平时演出票价平均百元一张,公园里的演奏会每场历时约一个半小时,却不收门票,不限人数,这样的好事岂能错过?于是在看过莎翁喜剧不久的一个晚上,我又随着成百上千的纽约人,涌进了中央公园大草坪。

 

     虽然做足了思想准备,可我还是被眼前的人海吓了一跳:占地330亩的大草坪上坐无虚席,毛毯、草席、折叠椅占据了每方土地,即使来自13亿人口的中国,我也没参与过这么大型的群众聚会。工作人员说从1965年迄今,共有一百四十多万人观看了爱乐的公园演出,今天到场的有五万多人。而在1986年的一个夏日夜晚,这片草坪吸引了80万人观看爱乐的演奏,创下了世界单场音乐会最高出席人数的纪录。

 

     在踩了N多次脚、说了N 多次”sorry”后,我终于在距离舞台三、四百米的角落里安置下我的小马扎,一边担心太远听不清,一边看着周围的人咽口水。纽约人在精神享受的同时还不忘口腹之欲,每家都提着野餐蓝,我的前后左右布满美食:饮料、奶酪、水果、糕点、匹萨、三明治。。。音乐会成了户外踏青。

纽约仲夏夜

纽约仲夏夜

     工作人员为每个观众散发长达70页的节目介绍。和戏剧单一样,最后几页印的是几千个本季度演出的赞助单位和个人。排在最前面的是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晚上8:00,落日的余晖烧红了天际、轻拂而过的晚风送走了沉积一天的暑气,随着指挥棒的轻轻举起,瓦格纳《纽伦堡名歌手》的序曲骤然飘荡在公园的上空。虽然乐队舞台在几百米开外,可是乐声却恍忽耳际,丝丝清晰。

纽约仲夏夜

     乐声是奇妙的,可我觉得更奇妙的是当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全场几万个刚才还在喜笑颜开、喋喋不休的观众刹那间鸦雀无声。如果是在高雅肃穆的音乐厅,这样的静谧不足为奇。可是在公园的大草坪上,四处散放着食物饮料,没有组织的几万人突然鸦雀无声,真有点不可思议。偶有婴儿哭闹,都被父母急急地抱离现场。和观赏莎翁戏剧时的正襟危坐相比,音乐会随性闲适得多,有人阅读,有人玩手机,更多人仰卧在草地上伴随音乐闭目养神。每一支曲目结束都伴随着如潮的掌声,当最后一曲终了后,天空上绽放开夺目的礼花。就在两个星期前的美国国庆日,由于经费拮据,纽约市府好几个焰火点取消了国庆礼花的施放,今天以华纳兄弟为首的乐会赞助者的慷慨,终于弥补了纽约人的国庆遗憾。

 

     除了戏剧、交响乐外,纽约公园的夏季舞台还上演杨春白雪的歌剧。听完交响乐的第二天我就又拎着小马扎跑到了中央公园露天歌剧场。可是就在开场前的一个小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公园宣布取消演出,我错失了观看世界一流的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免费演出《蝴蝶夫人》的机会。因为第二天就要离城返乡,而夏天将尽,今年怕是再难欣赏纽约仲夏舞台了。

 

     带着满足和遗憾离开这座魅力城市的我,心里默念:明年,明年我一定会再到纽约来,在一个朦胧浪漫的仲夏夜晚。

 

本文刊发于《世界博览>>, 所有文字和非特别说明图片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本博客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