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宝桑/梦语 草根名博首页推荐
(1)
断墙和残壁,血水和衰嚎,家破人亡的无助灾民,压在废墟里的孩子,哭天抢地的父母… …屏幕上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的惨烈让杨秀和丈夫李明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杨秀起身找来面纸拭泪,突然看见身边的母亲王眉莹早哭成了泪人,便赶快将手里的纸巾先塞给母亲,回头又瞥了一眼父亲杨一中。只见他双目直视,口中喃喃自语:“没了,全没了。几十年的家啊,就这样没了。”
杨秀赶忙安慰老人:“爸,不会就这样没了。家还会重新建起来的。” 杨一中透过昏花的老眼和满眶泪水,像是在问女儿,又像在问自己地重复着:“这家,
还能重建吗?”
透过屏幕,杨一中看到的不只是大震后的惨状,在那些倒塌的废墟背后,他还隐约看到了汶川山中的悬崖峭壁,在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忽高忽低的解说声中,他似乎还听到了一个川羌汉子哽咽的哀求:“恩人,求求你行行好吧!”杨一中但觉眼前的电视在摇,身下坐着的沙发也在摇。万里之外的地震,震毁的不仅是汶川的一切,此刻也在摇撼着他这个七旬老人经营了一辈子的家,还有他钟爱了一生的女儿。
(2)
在所有亲友眼里,
杨一中和王眉莹真是对有福气的老人。 老两口都是上海人,六十年代中期从地质学院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自愿来川,
一辈子从事地质勘探工作,他们走遍了这次地震灾区的山山水水,正是在那片曾经美丽的土地上他们相遇、相识、相爱而走到了一起。
夫妇俩只有一个女儿杨秀,长得人见人爱,从小就聪敏伶俐,在学校里功课出色,中学毕业后顺利地考上了上海第一医学院,接着又来美深造,获得常春藤名校的医学博士学位,现已是挂牌行医的小儿科大夫。杨秀为父母办了绿卡,将杨一中夫妇接到身边安度晚年。
两位老人平时要么在自家花园里种菜养花,要么去老人中心学学英语;每年夫妇俩还会选一个想去的国家,由女儿和女婿陪着一同游玩,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周围一帮中国老人看了个个羡慕:“我们到儿女家打工当保姆, 整天尿布奶瓶忙不停,哪像老杨夫妇,可真是来养老享清福啊。”
其实,杨一中夫妇何尝不想为女儿当老保姆,也尝尝尿布奶瓶忙不停的含贻弄孙之乐。可是偏偏老天不成人之美,
一向身体健康、甚至挺有运动天赋的杨秀, 在久婚不孕之后查出患有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外加内分泌失调,
打针吃药人工受孕均不奏效,至今没有孩子。
做梦都想当母亲的杨秀多次和李明商量回中国领养一个孩子,但同样喜爱孩子的李明总是说:“我真没把握能跟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建立亲情,以后再说吧。”杨秀提醒他:“那么多老美还领养中国孩子呢,我们中国人领养自己同胞的孩子不是更有认同上的优势?”
李明撇撇嘴:“咱哪能跟老美比?我反正还没想好。”
每次谈话及此,杨秀只好作罢。好在她性格开朗乐观,既然自已没孩子,便把一腔母爱倾注到病童身上,把诊所办得红红火火,小日子也过得平稳乐和,父母安康,夫妻恩爱如初,相互间的爱恋并没有因为冗长的婚姻生活而减退。
可是这幸福的一家人,这和美的小日子,却一下子被万水千山之外的地震给震垮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杨一中夫妇除了看电视上的灾情报道外,就是关在卧室里激烈地争辩什么;菜园里刚长出的时令蔬菜因无人照料而缺水,全都搭拉着脑袋,老年英语补习班的功课也亮起了红灯;除了卧室里压低声音的争辩和看电视时的落泪叹息之外,便是饭桌上异乎寻常的沉默。
干练利落的王眉莹一下像老了十岁,动作突然迟缓犹豫起来;杨一中则更是不时双眼茫然地望着前方,常常在杨秀大叫一声“爸”时,才被粹不及防地惊醒,继而不安甚至惊恐地看着面前的女儿。
2008年5月21日,是全国哀悼日的最后一天,杨一中终于病倒在床上。杨秀忙着在床前为他量血压,李明也手脚不停地递药送水。杨一中叹了口气:“唉,这药哪能治好我的心病啊。”
杨秀笑着安慰他:“爸,我知道你和妈在四川工作了很长时间, 汶川更曾是你们年轻时的工作基地,你现在的心情我理解。” 杨一中突然抓着杨秀的手,喘着粗气说:“囡囡,
我的心情你不理解,我后悔……惭愧……害怕…
…” 这时王眉莹打断了他:“一中,别多说了,歇着吧。 让…
…让孩子们…
…去忙自己的事吧。”
(3)
谁都没料到杨一中一病就是数月,等他又能行动自如的时候,花已经开过又谢了、枫叶已经红过又落了。
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杨秀和李明陪着杨一中夫妇在微风轻拂的湖边散步,大病初愈的杨一中虽然已经恢复了健康,但本来就不多话的人现在更加寡言少语。金融危机下不幸被投资公司遣散的华尔街精英李明不知啥时候起倒成了个话匣子,他先是跟杨秀嘀嘀咕咕,然后轻松地提议:“爸、妈,我跟秀商量着利用感恩节或圣诞节的假期出去走走,弥补一下夏天没去成北欧的遗憾。你们看去加勒比海好不好?反正那里也不远,每天在沙滩上躺着晒晒太阳、放松放松,肯定累不着爸。”
王眉莹和杨一中互望了一眼,轻声说:“我跟你爸正商量趁今年年底假期,或者2009年春节,带你们去地震灾区看看。”王眉莹的话音刚落,杨秀便急了:“妈!爸的病刚好,还不可以进行长途旅行,去地震灾区更是不可以。这件事你和爸不能随便决定!那里的医疗条件比不上这里,我可不愿意你们遭罪!”
杨一中正想开口,李明却抢了先:“爸、妈,就算你们身体硬朗,要想献爱心,也不一定非要去灾区啊。前些时候咱们不是已经通过红十字会给灾区捐过钱了吗?”杨一中眉头一皱,脸上有些不悦,他抬起头盯着李明,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明啊,有些事情不是一个‘钱’字就能了断的!如果你们不跟我们去,我们就自己去。我的主治医生已经同意了我的旅行计划。”说完,他便拉着老伴王眉莹走上了另外一条小道,弄得李明和杨秀面面相觑,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接下来半个多月,老夫妻俩和小夫妻俩之间没再出现言语上的短兵相接,日常生活一切如常,平静如水,杨一中也没再提起回国去灾区看看的事情。杨秀和李明以为爸妈当时只是一时的冲动,说说也就罢了,于是他们便开始筹划到加勒比海度假的事宜,直到有一天,李明偶然发现电话留言里有一家叫着“乡音旅行社”的华人旅行社给杨一中关于回国机票的留言,小夫妻俩这才意识到老夫妻俩是动真格的了,但令小夫妻俩百思不解的是为什么杨一中夫妇非要去四川灾区。
杨秀和李明想从杨一中夫妇的言谈举止里寻找蛛丝蚂迹,也竭力回忆过去一段时间老夫妻俩的反常举动。这一寻思可就不得了了,小夫妻俩发现老夫妻俩近期的举动岂只是反常,简直就是可疑。
自从李明下岗回家,杨一中夫妇俩便开始经常外出散步,以前不怎么用的手机也随时带在身边,手机帐单上不仅出现超支的通话时间,还出现了打到中国的国际长途开销。杨秀当时就觉得蹊跷:“家里的座机付的是国际、国内包月,一向勤俭持家的爸妈放着那么便宜的计划不用,倒要要背着李明,用费用高的手机,真是奇怪!”
不过杨秀是个孝顺的女儿,从来不跟爸妈在钱财上计较,当时她啥都没说。现在一思量,反倒觉得爸妈对他们的不信任,不就是要回国去灾区看看嘛,还要如此煞费苦心地避开她和李明打电话联系。两人左思右想后一致认为杨一中夫妇一定有什么大事瞒着他们,于是决定一起找个机会跟爸妈谈谈。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全家坐在后花园喝茶,杨秀把一块切好的蛋糕递到杨一中面前,然后似乎不经意地随口问道:“前几天是不是有个旅行社打电话到家里商谈回中国机票的事?”杨一中立刻回答:“前两天你太忙没能告诉你,我和你妈已经订好回国的往返机票,你们也不用再劝了,我们这次一定要去看看。”杨秀终于忍不住了:“我是医生,你这个病人怎么不听医生的意见呢?我真弄不懂你们为什么这么固执。”杨一中突然抓着杨秀的手,喘着粗气说:“囡囡,
我的心情你是不懂,我已经老了,这次不去,怕是要后悔一辈子…
…” 这时王眉莹打断了他:“一中,你真是老得尽说胡话了。。。。。。”
一向对泼辣精明的妻子言听计从的杨一中,这时突然下了天大的决心,果敢地抬起头来:“囡囡、小明,
你们都坐下。爸爸要告诉你们一件早该告诉你们的事情。”
王眉莹知道再劝也没用了,只好无助地坐在椅子上,脸上浮现出少见的悲戚之色。
杨一中的目光,越过身旁的家人,看着身边碧绿的草地,仿佛又看到了汶川山中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和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花园中的潺潺流水声,
似乎又幻化成一个川羌汉子的哀嚎,撕裂着他的心肺。。。。。。
(未完待续)
本文刊发于美国《侨报》2009年5月12日。所有文字均为本园作者原创,未经同意,严禁转载!
相关链接:
[诗图集] 5.12 海祭
巴山蜀水断肠时,清菊寄哀思
(图)
六月汶川父亲节
海外赈灾忙娃娃也参加 (组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