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生活记录生活情感友情草根旅游美国阿拉斯加钓鱼三文鱼 |
分类: 大千世界 |
阿拉斯加近邻大洋,有30000英里长的海岸线,全州内陆也是河流纵横,湖泊密布,这一自然地理环境使得阿拉斯加成了全美,甚至全世界的渔业大户。我在[西游记之三] 天上掉馅饼---阿拉斯加(图)中说过,美国当初花了七百多万美元买下阿拉斯加,而阿拉斯加捕鱼业三天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就近七百万美元,美国人收买阿拉斯加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交易。
阿拉斯加盛产三文鱼及大比目鱼(Halibut)。三文鱼是很独特的河海两栖鱼。它们出生于内陆淡水湖(河)中,长大后游向大海,在那里度过生命中的绝大部分时光。待年富力强的生命巅峰之时,又不远几千公里游回内陆淡水湖(河)中产子。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无论三文鱼生活在多么遥远的天涯海角,它们一定游回当初自己出生的湖泊河沟产子,不管这条河沟多么狭小隐秘,也不管这条河沟远隔千山万水。三文鱼究竟是凭借什么信息识途认路,追根溯源的,到目前为止仍然是科学家们孜孜以求的一个谜团。
我们在七月底,八月初抵达阿拉斯加时,正是三文鱼回游期及捕鱼旺季。路边的每一条溪流里都是两尺来长的三文鱼,密密麻麻,数不胜数。雌鱼将卵产出后,雄鱼便将子覆盖其上,完成了产子任务后夫妻便双双死去,留下尸骨作为滋养河床,养育后代的肥料。虽然要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所有的鱼仍然争先恐后地挤向河道,不停地有鱼因为产卵时用力过度,而跳出水面几尺高,一幅龙腾鱼跃的场面。大概正是造物主赋予生灵的这种舍己忘我的繁衍本能,生命才能代代相传,宇宙才会生生不息。
为了保护三文鱼的繁殖,很多密集产子河流是不允许钓鱼的。凡是交通便利,没有禁令的河区,总见到很多身着橡皮衣裤的钓鱼者:
我们一家四口也迫不及待地加入其中,和另一对摄影家父子,合租了一条小钓鱼船及一个导“渔”,购买了钓鱼执照(每人每天约40美元),由导“渔”驾着这条小船开向一条据说是鱼群密集的河流。导“渔”将船停在一个僻静的小水湾,给我们6个人发放了装好鱼饵的钓鱼竿,大家便当起了姜太公(婆),女儿涓涓穿着齐及大腿的橡皮裤站在岸上垂钓:
儿子和丈夫套上皮裤便下了水:
只过了一刻钟,儿子便钓到了一条5,6斤重的粉红三文鱼(pink
我们家的鱼也来个招摇示众,最大的那条是女儿钓的,左边第二条是儿子钓的,其余是摄影家送的.摆姿势照完相后,导“渔”便将其开膛破肚,取下鱼身上最厚实的净肉部分.我发现这些鱼的颜色呈鲜艳的桔红色,与平时在超市买到的呈淡粉红色的三文鱼不同。导“渔”解释说,这些野生三文鱼色泽都很浓烈,而超市卖的,多半是鱼场养殖的,实际上鱼肉近白色。为了与野生三文鱼相仿,那些鱼肉在出厂前都是染过色的,呈淡粉红状。我听后难以置信,后来又专门请教了海产工作者,才知道他所言并非无中生有。为了让养殖的鱼肉呈红色,渔场在三文鱼的饲料中长期添加增色剂,人为地使得三文鱼“着色”,模样接近它们的野生弟兄。
按照我们的要求,导“渔”将两条鱼肉速冻,其余的烟熏后做成咸熏鱼。在我们结束假期返家后的第二天,就收到了上面覆盖冰块的特快专递, 打开后,速冻鲜鱼及咸熏鱼都真空包装地整整齐齐,这可是真正的野生无污染食物啊:
由于我们一家都爱犯眩晕,所以选择了河钓。还有很多人坐着钓鱼船出海海钓,那样钓到的鱼很大。1985 年,一条97磅4盎司的帝王三文鱼在阿拉斯加捕获(一磅为9两),1996年,一条459磅的大比目鱼又在此落网,这两条鱼都而创造了世界同种鱼类的钓鱼记录。当然,在这鱼比人多,不是人钓鱼,而是鱼钓人的阿拉斯加,下河折腾5小时,仍然一无所获,我们夫妇俩,也算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推荐:
本园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为原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