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美国草根奥运会男篮梦之队菲尔普斯体操体育 |
分类: 东风西语 |
16天的奥运红红火火地结束了,可后奥运时代的思考和议论一点也不比奥运期间少。金牌尘埃落定了,金牌含金量的计算却更热闹:总和计算法,人均计算法,甚至站姿,坐姿,卧姿计算法。。。。。。我对体育是门外汉(婆),对很多国家的情况也不了解,单就自己生活的中美两国而论,我觉得最有价值,宾至所归的金牌是美国体操金牌,游泳金牌,篮球金牌,中国羽毛球和乒乓球金牌。这个说法大概和所有其它计算法大相径庭,因为我更注重的是全民参与程度和体育社会效应。
体操并不是一项容易普及的群众运动,它要求专业的辅导和设施。美国各地私人办的体操学校不少,很多小学生课后去那里受训。从这些学校走出来的,有地区,全国,甚至世界冠军,但更多的是像我女儿那样仅学会了翻跟头,拉杠子几个基本动作的娃娃,他们永远和奖牌无缘。可这有什么关系呢?他们在这里锻炼了身体,收获了友谊。萧恩和柳金的甜美笑脸,闪亮金牌,使更多的娃娃来到这里闪转腾挪,凌空飞跃。而今天更多娃娃的到来,可以保证明天更多萧恩和柳金的胜利。一枚金牌体现了一项运动的普及程度,而一项运动的普及又促进了这项运动水平的提高和奖牌的获得,这应该是金牌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最佳结合。
如果说体操的普及还只限于部分小学生,尤其是女孩子,那么游泳,简直是全民教育,全民皆“游”了。美国大部分乡镇城市有YMCA,相当于我们的居民活动中心,内部多设室内泳池,同时教授游泳课,从三五岁幼儿开始,一级级提升,学了若干年之后,便可报名参加这个YMCA的游泳队,代表所在镇/区去参加各级比赛。每次选拔都是济济一堂,很多孩子跨区而来(因为本区没选上,又到别的区来再努力)。
大家讨论菲尔普斯得奖的奥秘,其实答案很明显:他的成功源于他母亲的倾情栽培(从小开车接送,板凳陪坐),源于这种一网打尽,遍地开花式的普及运动。这种教育式的锻炼如此普及,以至于我这个板凳老妈,也不甘于只作岸上观,在孩子们学游泳的同时,我也报名参加了成人班,在步入中年之际终于学会了游泳(当然,菲尔普斯游地有多快,我游地就有多慢)。如果说菲尔普斯是天生龙种,定海神针,那么蓬蓬勃勃的群众游泳运动在大海中捞出了这根针,高精尖的专业训练最终将这根针打磨成了攫取金牌的利器。菲尔普斯这样的人才也许百年一遇,但看看泳池里那些奋力拼搏的孩子,看看我这个大龄编外队员,就不难得出结论:美国作为游泳大国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游泳是满池生辉,篮球就是遍地开花了。美国只要有孩子的人家,大多车道上就树着个篮球架,公共娱乐场所,绿地公园,更少不了篮球场。看看下面这张图,这个貌似普通的街心篮球场,却有着极不一般的故事。它坐落于纽约市哈林区的罗克公园(Rucker Park)内,哈林是纽约最危险的贫困区,犯罪率高,计程车都不愿去。可自从1946年夏天这里举行了第一场篮球比赛后,越来越多游荡于街头的年轻人聚集于此切磋球技,改变了社区风气,犯罪率明显下降。这里藏龙卧虎,民间高手尽出,NBA的球风甚至受到他们的影响,许多NBA高手慕名前来和街球手们一比高下,在这打球的孩子们也不乏被球探发现而网罗进NBA 球队的。每到夏天当地警察局和公园管理处组织街道联赛时,赛场上江湖高手和NBA 球员混杂,四周房顶上挤满了上千的观众,克林顿有时也坐在其中。像这样打球打到犯罪率下降,专业业余球员双向互动,成群的观光客带着景仰的心情来参观这昔日无人敢涉足的危险区域,难怪能有一支篮球队敢称自己为梦之队。
同样的道理,在中国众多金牌中,我最赞赏的是羽毛球和乒乓球金牌,因为这两种运动在中国不是孤芳自赏,一枝独秀,而是处处皆有,走入寻常百姓家。公园中,校园里,处处可见打羽毛球的,乒乓球就更不用说了,不但打得多,而且打得好。不仅在中国打,还到国外打,小小银球甚至早在七十年代就`开启了中美两国外交的破冰之旅。我们这些漂洋来美的侨胞,只要家里有个地下室的,多半要摆张乒乓桌,派对聚会,乒乓是保留节目。公司里如果有张乒乓桌,那更是中国人大显身手的地方,打得老美满地找牙。一项运动,场上能拿金牌,场下能人人参与,增强民众体质,提高大众运动素质,甚至像罗克公园篮球那样改变社会风气,创立体育文化,像中国乒乓那样发展外交关系,促进世界和平,这大概便是奥运精神所在,体育运动的境界极致,奖牌含金量的真正体现。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