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生活记录生活情感友情草根旅游美国阿拉斯加狗橇 |
分类: 大千世界 |
阿拉斯加一年中有7个月是大雪纷飞的严冬,气温低达摄氏零下40多度,很多地区一个冬天的降雪量可达200多尺深。截至上世纪30年代,冬天里生活和生产的主要运输工具是狗橇,就像杰克。伦敦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或很多有关爱斯基摩人的电影中所呈现的,狗,不仅是阿拉斯加人生活狩猎的忠实朋友和得力助手,更是他们冰天雪地里得以生存的必要伴侣。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坐狗橇也由日常生活必需而演变为娱乐体育项目。阿拉斯加每冬一次的狗橇大赛全美闻名。参赛选手每人乘坐一辆雪橇,由精心挑选的16只参赛狗拉驶,由安哥拉奇出发,前往Nomi,全程1100英里(约1800公里)。阿拉斯加冬天不仅气温低达摄氏零下40多度,而且日照时间每天只有6小时左右,其余全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这1800公里的路程基本全是在深山密林中穿行,翻雪山,淌冰河。沿途设有露天给养站,供选手领取冰冻的狗和人的食物。狗的夜间视力极佳,昼夜兼行。为了赶时间,争名次,人狗都很少休息,每天只能在冰天雪地里睡短短的几小时。选手一人不仅要在这样艰辛的条件下保障自己的安全健康,还要照料这16只狗的吃喝拉撒,利用极简单的炊具为自己和狗在寒风中烹制食物,天当房,地当床,真正的餐风露宿,要记得这可是在零下40度,年降雪量200尺,风速达200公里/小时的露天里,不管对人还是对狗,都是极大的体力,毅力和勇气上的挑战。目前最佳赛绩是8天22小时。而新近提名的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萨拉。佩林的丈夫,也曾多次驾狗参加越野大赛。他的这段经历更为佩林家族增添了传奇色彩。
在阿拉斯加南部的Seward,我们参观了Seavey家族拥有的赛狗基地。Seavey的父亲是阿拉斯加狗橇大赛的创始人,Seavey本人是一流赛手,曾在2004年夺得大赛冠军,目前拥有200多只赛狗,每只狗一年的食粮约需1000美元,另加训练费用。除了厂商资助外,狗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我们这样的夏季参观客。我们看了赛狗时赛手穿戴的厚实手套,棉靴(双层,中间的内靴套入右边的外靴中):
这是参赛用的雪上狗橇,内装给养,由18只狗在前面拉着,选手站在后面掌控,晚上以此为床睡在露天里:
工作人员示范了每个选手在参赛全程中每天是如何穿着狼皮棉衣保暖,利用这两只铁皮桶化冰取水为自己和狗在露天中烹制食物:
拥抱这些刚出生的小狗是孩子们的最爱:
最惊险有趣的莫过于实地乘坐狗橇。我们来到一处狗基地,此处驯养着80只狗,工作人员将选出16只狗来拖拉我们乘坐的狗橇。这些狗参赛意识极强,纷纷请战,一时间基地上狗声吠扬,尘土漫漫:
2只被选中的狗尚未出发便争风吃醋起内讧,工作人员急忙上前平息:
驾驭我们这只狗橇的是一位18岁的姑娘,来自印第安纳州,已在狗场干了一年,今年9月将回老家完成高中学业,明年回来继续。我很难想象一个花样年花的女孩会选择在这样环境单调,生活艰苦的地方每天养狗驯狗。她说她的父母都很支持她的选择,很高兴她能独立。我问她是否有上大学的打算,她说等明年高中毕业后她会回狗场来再干2年,同时想清楚自己这辈子究竟想选择啥专业,等弄明白了自己后,再用她这几年存的钱进大学。看她扛狗食,拖拉狗的干练模样,真是位铁姑娘:
16只狗拉着载有我们8位游客及驾橇姑娘的训练车上了路,连车加人共重约900公斤,全程约3公里。每只狗每天要跑3次。夏天狗们就利用我们这些付费游客进行这种体力和耐力的训练。冬天则在冰上进行速度训练。最终在200只狗中会有16只被选出由Seavey驾驭参加每年一度的大赛。最前面的是领头狗,姑娘叫”Gee”他就右转,叫”Haw”他就左转,车轮辘轳,风驰电掣,大人孩子的尖叫声此起彼伏:
ps.
看了大家的留言,觉得要对这些狗再说明一下。这些狗是哈斯奇(Husky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推荐:
本园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为原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