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越溪城隍山

(2013-07-08 08:17:15)
标签:

旅游

城皇山

道院

越溪

分类: 景点留影

 

            越溪城皇山道院

       越溪城隍山

越溪的城皇山久负盛名。从苏州去城皇山只要乘公交51、55、54、53、503、62等到蓝缨学校站下车西行,或乘快8 到终点站回头往北走数十步,就见路口有一高耸而华丽的大牌坊,上书“城皇山”三个大字,就快到了。


越溪城隍山
     

      其实从牌坊到真正的目的地城皇山道院还有约25分钟的路程。穿过牌楼向北沿路走约6-7分钟看到公交车“张桥村东”的牌子预示快转弯了。(不转弯乘公交车就可去旺山生态园)。


越溪城隍山

   果然,“城皇山”的标示牌立马可见,指示你右拐,转弯后大约再走15分钟就可到达目的地了。

 
越溪城隍山
        城皇山的外围,远处为七子山,吴山,清凉山等名胜。


越溪城隍山

城皇山道院为江南道教宫观之一,有吴中第一观之誉。传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兴于清乾隆时期,毁于民国初年,20026月由吴中区道教协会自筹资金800万元重建,次年11月竣工。现道院的匾额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大师所题。


越溪城隍山

       进入山门迎客的是财神殿中的财神爷。依此招揽游客和烧香人。


越溪城隍山

道院大略分两部份。山脚下是山门,经一广场,正中有玉皇殿面南而立,玉皇殿东侧配殿一溜三间,中为太姆殿,大王殿与猛将殿分列两侧;更东有廊与亭,与广场东侧的办公管理用房相连。玉皇殿西侧附殿,中间为阎王殿,左为灵隐殿,右为将军殿。经附殿继西,有台阶,上有门楼,额题“引入仙境”。此为上山之唯一之道。


越溪城隍山
      玉皇殿是城皇山道院的主殿,供奉有玉皇大帝等众神,殿内外道士进进出出,忙于做道场。商业潜力不小啊。
越溪城隍山

      殿内鼓乐齐鸣正在大做道场。道士作法有序,口中念念有词,游客不便打扰哦。
越溪城隍山
       殿内天神天将不少,当地老乡为法事忙碌,虔诚有加。
越溪城隍山

       玉皇殿西侧三殿。这三者似互不搭界,不知怎会凑合在一起。
越溪城隍山

    御赐道教的祖师爷老子的石刻像,面目不清有些骇人。
越溪城隍山         阎王殿里供奉的阎王,人们都怕见阎王喔。
越溪城隍山

      上山唯一的路是经过标有“引入仙境”匾额的一条依山而筑的长廊,凡七百二十级。廊之两侧半墙上,分别镶嵌名家书法与二十四孝故事的石刻拓片。游人登山时,专注欣赏,便分散了枯燥与劳累感。

越溪城隍山     这条长廊是链接玉皇诸殿与山上各殿的桥梁。很有特色,行走风雨无阻。
越溪城隍山

      长廊之尽头,灵官殿迎面相揖。“天道酬勤”,故此处的灵官也是兼了道院山上“分院”的门官。
越溪城隍山        

      王灵官是道教的守山大神,相当于佛教中的护法迦蓝。


越溪城隍山

       城皇山庙又称阿爹庙,在当地很有名气,此山此庙由此得名。
越溪城隍山
       面供奉的神像,是一彩塑的神像,衣冠端庄,就像戏曲里的王。其实他就是吴江名医徐大椿(字灵胎),徐大椿是清乾隆年间一位中医师。据《石湖志》记载,“他医术高明,宅心仁厚,为贫困百姓义诊施药,声誉远播。一年瘟疫流行,日死数人,群心惶惶不可终日。徐大椿拟出一张预防瘟疫的草头方,以既普通又价廉的药材,推广附近村民服用,以致越溪一带竟抵御了瘟疫的侵袭。”当地人对他很感激,尊称其为“阿爹”(苏州话为长者、祖父、爷爷)。

    徐大椿从此被视为神医,名气越来越大,大到乾隆皇帝也慕名前来请他,请他入宫为太后治病。徐大椿将太后的病治好了,乾隆皇帝大悦,赞道:“博学多才绍炎黄,良师大儒入朝纲。”乾隆胞弟果亲王觉得还不够,便亲笔题写“上池琼液”匾额一块,赠给徐大椿。

     乾隆三十六年,皇帝因中贵人有病,第二次征召徐灵胎到京师。先生已经七十九岁自己知道衰老了,不一定能活着回家,于是带领他的儿子徐爔装载灵床上路。果真到京师三天就死去。乾隆皇帝对他的死很可惜,赏赐皇库的金帛,叫徐爔扶棺回乡。(“上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先生已有七十九岁,自知衰矣,未必生还,乃率其子(此字火加羲)载楄柎(棺材)以行,果至都三日而卒。天子惋惜之,赐帑金,命爔扶榇以归。”见清·袁枚《徐灵胎先生传》)

    其实徐灵胎根据自己脉象认为身体已衰,如进京,将死在北京,但地方官员上门促他进京,“巡抚司道,到门速驾”,他只好携棺进京,结果到京三天即病故。 当地人闻恶耗悲伤不已,为他建祠,尊奉为本地城隍,其祠就成了城隍庙,此山亦称之“城隍山”。由于人心所向,香火一直十分兴旺。

    现在在殿里还给他配了一个夫人,一同供奉,两尊神像在雕刻有龙并贴金的精美神龛内,龛前案上还有鲜花。

名医徐灵胎成了城皇阿爹鈥斺斢嗡罩菰较腔噬

       神像旁边还有一“王阿爹”,是一组三尊神像,中为一戴六合帽(俗称瓜皮帽)的青年人坐像,即为王阿爹,左右分坐着不知是徐阿爹还是王阿爹父母神像,王阿爹神像前还放一红十字药箱。

    庙里人说,王阿爹主要是采药的,那么,这里既有医神,又有药神,往往家有生病的人,家属就在此进香祝祷。
越溪城隍山

     两旁还有衙役打扮的彩塑像,其中有一还手拉着一匹白马,好像时刻准备着陪神医出诊似的。据介绍,平时有村民在神像前唱宣卷,殿前有烧香的炉子,日日香烟缭绕。
越溪城隍山      城皇庙对面是太乙殿供奉太乙真人。

越溪城隍山
      庙之南有一栖云亭,联为:一腔浩气凌霄汉,数片残霞挂碧峰;上联抒情,下联状景,意境不错。这边还有一个鹤鸣亭,内有巨钟一口,敲一下钟10元。
越溪城隍山    草堂前的曲桥。
越溪城隍山   
   洄溪草堂,仿徐大椿故居而复建,三开间,廊柱上有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文。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徐灵胎应御召赴京,从北京归来后,他隐居于大炮墩下画眉泉畔,筑洄溪草堂,自号洄溪道人。徐灵胎不仅是个名医,著作也不少。

越溪城隍山   观音殿里供奉的观音。

越溪城隍山

观音殿,供奉观音即慈航道人。这慈航道人,就是佛教中的观世音菩萨,说是从道入佛的。观世音菩萨的香火是最为鼎盛的,所以佛道两家都不会放过这样的商机。
越溪城隍山    

观音殿东岭上有双联亭一座名日月亭。这一区域,还有一座双层的钟亭,内悬铜钟一口。望湖亭边,有一人工小池,曰瑶池。瑶池上有曲桥,桥栏上塑十二生肖。近山顶处有汉白玉观音立像,甚是精美。其造型与佛家没有二致。汉白玉观音像之上就是望湖亭了,这是城隍山道院的极高处,但是望太湖还是看不见。

 

越溪城隍山

登临城皇山,南望吴中经济开发区,欣欣向荣,一派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有着“八百里太湖尽收眼底,三千年历史默数胸中”之意境.

越溪城隍山

    

       观今日之城皇山,见黄墙青瓦,亭台楼阁,庄严殿宇,连绵于城皇山巅,时闻道家仙乐飘扬,回荡山间,有道是“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轻飘处处闻。”仿佛这里是人间净土,世外桃源。“访吴越千古之名山,解道教真谛之奥秘”的欲望油然而生

越溪城隍山

越溪城隍山

越溪城隍山
    

     从台阶下来再转到玉皇殿的东侧,这里香火很盛。


越溪城隍山

     与西边对称,也有三殿。挤在一起抢香火啦。

越溪城隍山
      这里与石湖和上方山不远,上方山行宫当然更有优势,也更是热闹。

   
越溪城隍山
      

    当地老乡朝拜者络绎不绝,祭品堆满在殿内各处。


越溪城隍山

        殿东竹林一片隔壁就是清凉山公墓了。


越溪城隍山

越溪城隍山
       

                 是阁也是亭。


越溪城隍山
                      古井一口也点缀了这里的景致。
越溪城隍山
                    我们还在玉皇殿四周转悠,寻找新的游处。
越溪城隍山
    果然发现靠近山门还有个偏殿,里面供奉的是山神土地,香火更盛。


越溪城隍山
      这个偏殿就叫谭塔庙。很受老乡欢迎。
越溪城隍山
     主殿东侧的道院办公区域。老道们正赶去吃午饭,游览到此,我们也就下山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