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眼部皮肤是面部较为特殊的一个部位,它的厚度很薄,大概是面部皮肤厚度的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每天眨眼,表情,皱眉都会对眼周皮肤造成拉扯。眼周皮肤的皮脂腺不太发达,容易有干燥的表现。皮下组织容量不丰富,脂肪容易移位,形成泪沟等结构,皮肤容易失去弹性。眼周的毛细血管分布非常丰富,容易受到睡眠和用眼习惯的影响,造成血液淤积循环不畅,所以要么出现浮肿,要么眼圈发黑。
所以眼周最容易出现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也很难逆转,因为这些不利因素持续存在,护肤品哪怕是医美都只能说是缓解,所以需要给予眼周足够的关照,从根源上预防才是最有用的。
今天说的是黑眼圈,大家都知道黑眼圈的外观,不用详细描述,它的形成因素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黑眼圈的表现
黑眼圈( Dark circles under the eyes) ,俗称“熊猫眼”,是位于双侧眶下区环形的,呈现青黑色或茶黑色的现象,是较常见的一种眼部问题。
通常说,黑眼圈是随着日常生活变化而引起的生理学改变的一种体现。它既不会威胁健康,也不会造成疾病而引起任何病理性改变,但是它会严重影响个人的情绪及自我感受,无论男女老少,有了黑眼圈都是一件头疼的问题,因为这种眼周的变化让人看起来疲倦无精打采,双眼无神,所以现在医学界已经对黑眼圈的形成和改善有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黑眼圈的组织学改变
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对黑眼圈从解剖学角度给出非常精确的解释。有研究认为黑眼圈形成,主要考虑有几种因素,有时它们相互交错。
色素沉积
色素沉着虽然是黑眼圈临床很容易观察到的组织学改变,但是解释不了所有的黑眼圈外观形成的原因,大家很容易体会到,黑眼圈随着日常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时轻时重的现象,例如前一段时间睡得晚,熬夜多,黑眼圈就严重一些,而通过良好的休息之后,黑眼圈又有轻度的改善,这就无法完全用黑色素沉积的原理来解释,有学者认为,水肿导致真皮变厚,就导致色素反光增强,让眼圈更黑。
血管改变 因为睡眠不足,用眼过度,入睡时间过晚导致眼下微血管内血流速度缓慢,导致血液量增多,局部组织消耗氧气过多,局部缺氧血红素大幅度增加,造成眼周皮肤淤血和浮肿现象。
更严重的情况下,例如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渗透性增加,这些缺氧血红素从小静脉中漏出,渗漏到皮下,沉积在局部被分解后变成难溶难分解的黄褐色的三价铁,称之为含铁血黄素,这种色素很难被代谢掉,形成黄棕色的外观。
容量缺失
这种类型的黑眼圈可以通过从不同角度光线来判断,例如正面强光则阴影变淡,侧面强光则阴影加深。
其他因素
另外,过敏性鼻炎也是常见的影响因素,例如儿童出现的黑眼圈很有可能是因为鼻塞所致,在花粉过敏,鼻窦炎,感冒甚至腺样体肥大的情况下,鼻子被堵住了,眼部周围的血管就会变粗,血液循环不良。
生活诱因
经常熬夜、饮用咖啡、吸烟、饮酒、妊娠、情绪困扰等都会导致黑眼圈,在黑眼圈形成因素中,最最重要的,就是入睡时间过晚这个影响因素。哪怕你睡够了时间,只要太晚入睡,就是最强的诱发黑眼圈形成的因素。
饮食不规律也会引发黑眼圈,这个比较容易理解,食物不规律,饮食质量不高引发的血管屏障能力不足,炎症反应过重,血液循环不佳,缺氧血红素增多等等,都是导致眼下循环不良的诱因。
黑眼圈治疗
尽管黑眼圈非常流行且在美容方面非常重要,但是针对黑眼圈的研究,一直以来在皮肤科都不是热门领域。
可以说,甚至连一个非常准确,大家普遍认可定义都没有。由于既没有一个对黑眼圈发病机制的全面了解,又没有对其主要特征意见一致的看法,使得盲目的治疗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鉴别不同人的的特殊解剖学基础,来采取不同的手段才是最为理想的手段。
我一直在关注这方面的论文,而事实上我发现,很多关于黑眼圈的已发表研究并没有把不同原因引起的黑眼圈区分开来,所以治疗方式五花八门。
最常见的医学治疗方式包括:
维A酸 主要是抗皱,增加真皮厚度。
酸类焕肤疗法 抗皱,增加真皮厚度,改善色素沉积。
IPL或者是其他类型脉冲光,或者Q开关激光 改善色素沉积,促进局部循环。
CO2二氧化碳激光 焕肤,抗皱,改善色素沉积。
局部填充 用透明质酸或者是脂肪移植来填充泪沟,适合阴影型黑眼圈,同时也能起到一定遮盖效果。
手术治疗 下睑年轻化手术,一并治疗眼袋,同时释放和重置眶隔部位的脂肪,必要时联合脂肪移植来填充。
综合来说,从美白改善色素沉淀入手,配合遮盖加改善眼周皮肤状况才是良好的维持加缓解的思路,如果想要有质的飞越,那么医美例如激光 填充才有可能改善七八成。
护肤品成分
到护肤品这个层面,确实有一些成分有着理论上不错的效果,不过想要彻底消除还是比较困难,因为黑眼圈的成因在皮下,这些成分要彻底穿透,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只能说,改善一点是一点。
改善循环型配方
例如最有名的haloxyl这个配方,使用了羟基琥珀酰亚胺(NHS)、5,7二氢黄酮、棕榈酰三肽,二氢黄酮清除胆红素等等成分,NHS清除铁离子,肽类成分强化微血管抗炎,haloxyl的试验结论,改善程度大概能达到20-30%的样子。
Eyeliss同样也是组合配方,更倾向于消肿。
而Hesperidin Methyl Chalcone橙皮苷衍生物则是经典的改善局部微循环的的有效成分,在很多产品中都得以应用,理论上对循环不良的眼周情况有所帮助。
另外一个方向就是维生素K氧化物,为什么不是维生素K呢?这要从凝血机制说起,维生素K转化成维生素K氧化物,开启血液凝结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反过来就是维生素K氧化物转化成维生素K,则把沉积在局部的血红蛋白中的三价铁转化成更容易溶解吸收带走的二价铁,减少因为淤血导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积。
美白类配方
这个就太多了,理论上所有美白成分,只要不是那么刺激的,都可以在眼周带过。
具体产品我们宫中浩见。
预防
上面说过,黑眼圈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
所以回到一般生活注意事项来说,首先就是早睡早起,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不到万不得已不熬夜。
另外用眼也要注意不要连续对电脑和手机太久,每隔一个小时就眺望一下远方,活动一下眼球,起来活动一下,做一些眼眶局部的按压也会有帮助,记得不要揉,避免一切的拉扯型动作,手指垂直往下按压即可,按几秒钟松开,反复几次不是让大家做眼保健操哦。
如果容易产生眼周水肿的话,也可以临时做个急救,例如冷敷,有更多时间可以做冷热交替敷,一分钟热敷一分钟冷敷,交替三到五次,温度不太高即可,平时注意饮食习惯,不要吃太咸,晚上别喝太多水,睡觉时适当抬高头部。
饮食结构也要注意,吃够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和类黄酮物质的充分摄入。
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防晒!!减少局部色素沉积和炎症反应,防晒是必不可少的预防环节。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