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化学实验室和仪器设备是如何管理和使用的

分类: 大学生活和职场生涯 |
英伦访学见闻(2)国外化学实验室
作者:罗民
最近有人提到央视的广告词中有“我们恨化学”。奇怪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不是双刃剑呢?为何单单恨了化学。化学物质原有它正确的用途,用了不该用的地方,得了不好的由头,就如同“刀”杀了人,是该埋怨“刀”,还是“刀”背后的“人”或者“管理体制”呢?如果因为化学物质有害就放弃它,显然我们将退回到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状态。对待事物的方式应该是即能享受它的好处,又能预防和避免它的坏处吧。让我们来看看国外的化学实验室吧,你也许能领悟一些什么呢?
实验室既是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国内高校在化学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实现化学实验室的有效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科研创新平台的共享已经成为实验室能否有效培养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和对外服务的关键问题。英国的实验室体制完善,管理到位,设计合理,有很多地方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我在英国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
UOB)化学系进行了一年的访学交流。UOB是英国著名的“红砖大学”之一,其化学系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化学系之一,专业学术排名是全英第四。英国著名的“chemlab”化学实验技能仿真实验室就设在UOB化学系,化学系拥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院士十余名之多,很多教授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我访学期间是在Stephene
Mann教授的课题组,通过实地感受英国化学实验室管理的严谨和规范,深刻体会到英国人的高度协作和职业意识。
1.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模式
相对于基础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的管理更加复杂,虽然一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相对固定,但是所做的实验还是千差万别,预防意外是英国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大前题,目的是要使每一位工作涉及有害物品和危险工序的学生及工作人员,对这些危害有一定认识,更懂得按操作安全细节及校方安全管理之要求,保护自己,以免发生意外。为配合此目标,学校制定了一套有效的安全措施。英国Bristol大学化学系采用每个学生填写风险评估报告(General Risk Assessment Record)的方法来保证其在做实验前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掌握所用试剂的毒性和安全防护措施,熟练操作大型的测试设备等。在评估报告中要明确实验的主要内容、所使用试剂的特性和是否进行了相应的安全培训。通过查阅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来了解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做到心中有数。实验相关人员签字后提交教授签名确认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如果使用特别危险的试剂的话,还需要专人进行特别的风险评估,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2
实验室试剂和耗材的管理模式
规模较大的课题组里会指定专人负责对试剂作登记、注销和分类摆放,及时更新电子版的试剂清单。当开始订购新试剂,要及时将试剂信息发给试剂负责人,以便其随时更新化学品清单。如果试剂需要改放在另外的位置,要通知试剂负责人变更试剂信息。一旦用完一瓶试剂,在试剂登记本上记下相应信息(随后再电子版上作更新),并把空瓶处理掉。试剂的存放位置需要参考具体试剂的保存条件,需要低温保存的试剂分别放置在分离的冷藏或冷冻冰箱中保存;易潮解的试剂专门放置在在玻璃的干燥柜中存放;有毒、易挥发的有机试剂放在通风橱下面的柜子中存放。对于实验室不再需要的试剂,在学校范围内免费转让,不但能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而且也减少了回收处理旧试剂的成本。
国内高校在处理实验废物和废液方面大部分没有设置单独的排污系统,也缺乏统一的处理措施,大部分废液随意倾倒入排水系统,不仅腐蚀排水管道,而且污染了生活用水。在英国大学对实验的废液、耗材的处理有着严格的垃圾分类和专人处理的方法,实验室一般将普通垃圾、玻璃以及有尖锐利器(注射器针头)的废物区分开来,使用颜色鲜明的垃圾桶来进行标示,以避免对清洁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然后统一回收处理。对废液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单独处理。
3
实验室大型设备的管理模式
设备网上预约体制也是英国高校科研管理的一大亮色。全校有一个通用的日历管理软件(calendarsoftware),可以搜索校内的所有资源,通过交互选择,形成具有自我风格的用户界面,以后每次登录后就可以直观的查看相关设备的本周内的预约登记情况,根据自己的实验进度决定预约时间,预约某些大型设备需要相关的设备技术人员给你授予权限,当你还没有进行培训或还未通过考核时,便不能自主预约设备,只能查看预约情况。此时只能通过技术人员或者课题组内有预约权限的人员帮你预约,等你通过考核后就能自主预约了。由于科研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当你在预约时间测试时由于样品未准备好,或者其它原因不能按时测试,如果和预约时间还有一定时间间隔,你可以取消自己的预约,这样其他人就可以预约这个时间,有时候时间很紧张,你还可以通过发邮件给学院的邮件组来转让测试预约,这样所有的人都能及时看到你的信息,并充分利用机时。国内虽然也使用设备登记制度,但多流于形式,少登,漏登现象时有发生。很多设备都是到最后检查仪器使用情况的时候再匆忙补录,难以真实反映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如果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问题,也难以追查责任,找出问题的原因。使用网上预约登记制度可以实时的登记设备使用情况,方便设备管理者及时准确地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也方便设备的使用者安排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到了公开,透明,实时和准确的管理大型设备,真正做到了设备的合理共享和高效使用。
科研仪器的高度共享,利用率非常高, 科研的自由度很大。他们采用一种培训、考核、自由预约(大型设备网上预约,小型或课题组内设备登记预约的方式)、自主测试的模式。现就透射电镜来看一下国外的大型设备管理运作机制。化学系有三台透射电镜,其中一台高分辨电镜、两台扫描电镜、两台原子力AFM电镜及一些相关的喷金,镀碳膜的附属设备。管理这些设备只有两位技术人员(technician)。technician在英国高校的地位是很高的,工作也很稳定,因为没有他们,设备就运转不起来。课题组的管理还是由教授领导的研究人员自己负责组织和管理的。有时候technician也附属于某些课题组,比如,Bristol的电镜主要是由两个大课题组的经费来维持的,所以管理电镜的technician平时也参加我们课题组的组会,但是他们一般不做科研,两人中有一个年轻人也是博士,后来教授推荐他去了另外的高校谋得了教职。
一般来说设备只要是使用,难免会出问题。但多套设备就能保证正常的使用,当多套设备都处于工作状态的时候,三台透射电镜各有定位, 因为透射电镜的使用一般要经过培训后大概20小时的上机练习才能掌握所有的基本功能的使用,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所以其中一台主要用来培训,练习和做选区衍射分析;另一台配备了高分辨的CCD系统,能照高倍数的照像,但没有安装能谱系统,这样就使两台电镜各有所长,保证大家根据自己的测试要求来选择。第三台是高分辨的TEM,能做晶格高分辨照片,这台设备一般只能由电镜管理人员来操作,要做的话是要单独收费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外的一流大学在科研的组织管理,测试平台的搭建方面等方面非常有经验,形成了一套严格培训,自主预约、自行操作、资源共享的科研软硬件环境。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4925-938782.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罗民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 2015-11-13 12:50:28
- 2015-10-08 07:56:28
- 2015-10-04 09:18:28
- 2015-09-24 12:32:28
- 2015-08-29
- 2015-08-19 12:50:28
- 2015-08-11 12:32:28
- 2015-06-11 21:05:28
- 2015-02-22 11:15:28
- 2015-01-25 10: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