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佛女孩邱子淇:读书让我不断探索

(2015-07-27 12:23:28)
标签:

育儿

教育

哈佛

人大附中

杂谈

分类: 人大附中学生故事会

梦里江河的话:

哈佛大学本科每年在中国大陆招收的学生屈指可数,但人大附中自2007年以来平均每年有1人。这些孩子大多不是理科第一实验班的,他们到底有什么优势呢?中青报的报道可能反映了一个方面:人文学养及行动。此外,我认为对个体来说运气也是关键因素。

在求学阶段,考试分数的高低、录取学校的不同,很容易被无限放大,成为评判一个孩子成败优劣的主要标准。能被哈佛学院录取的孩子当然是十分优秀的,但同样优秀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人生的成功幸福还是要靠持之以恒的努力,而成功幸福在人们心中的定义也是不必相同的。


哈佛女孩邱子淇:读书让我不断探索

踏花哈佛马蹄香

人大附中应届毕业生邱子淇:“读书让我有不断探索的冲动”

本报记者马慧娟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7月27日   12 版)


 

    一头过肩的长发,一件白色上衣搭一件蓝色印花长裙,再配一个卡其色手绘背包,手里常常拿着两本书,安静而古典,人大附中2015届毕业生邱子淇常常如此出现在五道口附近的咖啡店里。

 

    SAT2300分、托福119分,2015年4月,她先后被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11所国际顶尖高校录取,最终,她选择了哈佛大学。(梦里江河转载注:听说耶鲁大学也录取了她)眩目的成绩能“刺伤”普通人的眼,可邱子淇说,“我很平静,没什么好说的。”她更愿意跟记者分享她一些读书的心得、奇怪的想法和探索。因为“不断地探索,是一种很美好的体验”。

 

    邱子淇这种探索精神的培育,与家庭环境有关。爸爸在一家公司上班,妈妈是北京大学的一名教师,这样的家庭带给邱子淇的,是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他们很尊重我的想法,希望我独立,遇到事情,他们会允许我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就此进行讨论。作决定的时候,他们会进行一些利弊分析,但是不会强加给我一个既定的说法。”邱子淇说。

 

    邱子淇很喜欢名字里的“淇”字,她的解释是,父母希望她像淇水一样,虽然不出名,但是可以造福一方。她对自己的期待,不是去关注外表上影响力有多大的事情,而是能安安静静做一些有意义、自己也喜欢的事情。

 

    邱子淇最喜欢的是读书。小时候妈妈会陪着她一起看书,一起讲故事。突然有一天,她发现她的书读得比妈妈快了,她才意识到,自己喜欢上了读书。从那以后,组织家庭读书会,成为邱子淇的一种习惯,让家人推荐好的书籍进行阅读、与父母交流读书的心得和体会,说出自己的困惑,探讨一些感兴趣的话题,成为家庭读书会的主要内容。

 

    虽然英语很牛,但邱子淇还是喜欢看文学、历史学、哲学、人类学方面的书。她初二就设想,自己要在人大附中开一门分析古典诗词中出现的各种花意象的选修课。这门课由她自己来教,主要以讨论的形式,和志同道合的同学分享一些读书心得和想法。之后,她还主动跟教务处联系,拿出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安排,还给这门课起了一个很有韵味的名字——“踏花归去马蹄香”。

 

    最终,邱子淇的申请得到了批准——这门课在人大附中开了一学期,还吸引来高中的同学听。邱子淇成为人大附中少有的独立开设课程的初中生。

 

    喜欢读书的习惯让她有冲动在不同的场合创办不同类型的读书会,初中在江博教育学习英语时,她和几个师兄师姐创办了江博读书会。喜欢英语的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读英文原著,讨论一些有趣的话题。

 

    高中刚毕业,邱子淇又和几名喜欢古典文学的同学办起古文读书会,第一本书读的就是《孙子兵法》。在这个读书小组里,有人喜欢分析战例,有人喜欢研究加注,有人喜欢寻找里面的历史故事,“大家把各自感兴趣的点拿出来分享,会有一种不同观点得到碰撞的快感,也会是一种对发散思维的训练。”邱子淇喜欢这种感觉,也在这种感觉中享受着探索带来的快乐。

 

    读书的经历也让邱子淇有了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她不会说自己有什么宏大的梦想,而会说自己很想做一名图书馆的管理员,做一些收藏、保留古籍的事情,再通过一些新技术手段让人们接触到那些很珍贵的书籍。

 

    除了读书,在平时的学习中,邱子淇喜欢通过建立学习小组的方式进行学习,用她的话说,她不喜欢“单兵作战”,喜欢“协同作战”,这和她一次具有挫败感的学习经历有关。上高一时,班上理科牛人比较多,一向擅长文科的邱子淇也想进行尝试,她想象探索人文类书籍一样去探索化学的世界,开始自己读书。可是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她的学习变得困难,甚至一些学科上的概念都很难吃透。经过和老师、同学的反复沟通和交流,邱子淇忽然领悟:通过成立学习小组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学习方法,不懂的地方尽快问,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汲取他人的营养,并且能抓住重点理解和消化。而这一学习能力,在邱子淇看来,是被很多国外的大学看重的。

 

    生活中的邱子淇,还爱运动,喜欢旅行。一次假期,她拿着一本《文化苦旅》,独自从西安出发,沿着丝绸之路走到新疆喀纳斯,在新疆转了一大圈后,回到北京,一路上,她结识了各种各样的朋友,还看到不同的风土人情。“这让我对外面的世界产生了好奇,我想去更多的地方,去探索和学习自己不知道的知识。”邱子淇说,这也成为她选择放弃高考、出国留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源地址:http://zqb.cyol.com/html/2015-07/27/nw.D110000zgqnb_20150727_2-12.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