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副校长:为什么总与“状元”过不去?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人大附中教师传奇录 |
梦里江河的话:
转载中国教育报近日发表的人大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沈献章的文章。而他所反驳的那篇网络热传文章,竟然被假托是人大附中另一语文特级教师、校内副校长肖远骑写的,肖远骑对此已在人大附中网站公开辟谣。
沈献章副校长自2003年以来一直分管人大附中的高中教学,期间人大附中大约出了10名北京高考状元,但这些状元在高考前大都并不是学校老师学生心目中最热门的状元人选,当然他们在以往期中期末考试中也大都是曾经进过年级前十名的,也有曾经拿过年级第一的。在全国范围看,每年与省级高考状元具有同等高考实力的学生就更多了,应该有成千上万,其中必有一些已经或将要在各个领域成为领军人物。
网上热炒的关于高考状元成才情况的权威研究报告,我以前见过,其所收录统计的绝大多数是最近十几年参加高考的10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这些人要么还在学校学习,要么刚参加工作不久,几乎不可能这么早就当上两院院士或者省级官员或者超级富豪。而从恢复高考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十几年的1000多名省级高考状元,其中绝大多数并不广为认知,这些所谓研究者连他们的名字都没查到,更别说去研究他们的成才情况了。
沈献章副校长今年应该60来岁了,目前正在把接力棒传给校内副校长汤步斌老师,人大附中本世纪出的那10个高考状元,有5个是汤老师执教过的。汤老师从去年开始就不当班主任了,也没执教第一实验班,他的主要精力已经转向全年级甚至整个高中的教学组织。他还会一如既往地辛苦而昂扬吗?我想会的。
北京市的高考试卷,从去年开始,大幅度降低了难度,北京市有实力成为高考状元的考生也就成倍增长了。人大附中去年没出高考状元,看似意料之外,实属情理之中。而今年的高考状元不管是否出在人大附中,都应该不会像去年那样轰动一时了吧。
注:关于人大附中的内容,来自梦里江河个人的观察,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为什么总是与“状元”过不去?
作者:沈献章
一是良好的学习素养。现在的高考已然不是死记硬背能应对的,考查的是多种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迁移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考学科知识要学得非常扎实,并且融会贯通;非高考学科也要学好,全面发展,有所特长。那种偏科、死记硬背、知识面狭窄、能力不强的人高考绝对不能取得好成绩。
二是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高考这一决定人生命运的大考,为什么那么多学生紧张焦虑,晕场,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心理素质不好。而高考取得高分的学生一定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沉着、镇静,临危不乱,稳如泰山,心静如水。
三是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十二年寒窗苦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肯定会遇到挫折和坎坷。遇到困难,怎么能够克服和战胜它?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有的学生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就松懈了,不干了,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神和毅力。高考“状元”必定具备这种精神和毅力,否则,他也不能成为“状元”。
- 2014-03-15 22:13:28
- 2013-06-28 17:56:18
- 2013-04-03 07:53:12
- 2012-08-24 10:55:16
- 2012-06-23 16:48:18
- 2012-04-27 12:56:21
- 2011-06-27 12:06:06
- 2011-06-23 12:51:01
- 2010-06-23 01:00:29
- 2009-06-23 12:09:17
- 2013-09-12 09:55:18
- 2013-06-05 12:58:28
- 2013-05-28 20:00:06
- 2013-04-09 12:25:26
- 2013-01-07 07:50:06
- 2011-12-29 16:02:12
- 2011-07-14 07:28:12
- 2011-06-29 00:28:28
- 2008-06-07 00:07:39
- 2008-05-25 20: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