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木年华缪杰:为什么北大附中是最好的学校

(2010-10-22 07:10:03)
标签:

缪杰

北京市

北大附中

清华大学

分类: 中学名校教育升学情况

梦里江河引言:

    水木年华的歌,我很喜欢。

    令人称奇的是,水木年华这两个歌手原来都是清华大学学生。

    更令人称奇的是,缪杰是从北大附中考到清华大学的。

    众所周知,北大附中学生很少考清华大学的,清华附中学生也很少考北京大学的。

    缪杰当时是北大附中全校第二名,在北京市应该也是名列前茅吧。按他的乘以四的说法,应该是北京市前八名。他怎么就舍弃北大,投奔清华了呢。

    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北大附中校庆50年活动中,缪杰作为嘉宾被陈晓楠访谈,又说自己流着北大的血液。而他当年选择上北大附中,是因为北大附中校长的演讲比人大附中校长强。

    校庆后不久,缪杰发了一篇博文,说北大附中是最好的学校。

    缪杰这篇博文经新浪推荐,已有几万点击数了,但我还是在此转一下。

    有网友在我的博文《2010年化学竞赛一等奖名单,谈些感想》留言,说十一学校是北京最好的学校。对此,我由衷高兴。

    如果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或自己孩子的学校是最好的,或者是足够好的,家长孩子就不需要为升学而焦虑,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很成功了。

    我们的教育应该让每个孩子发挥自己的优势,追求个性化的成功。

    我们的学校也应该办出特色,各有各的精彩,这样才会被家长、孩子从不同角度认作“最好的”。

   

 

水木年华缪杰:为什么北大附中是最好的学校



 

转帖之一:北大附中50年校庆嘉宾访谈片段:

 

    陈晓楠:给我们讲讲几件你当时干的很出名的事或者是印象特深的,好事、坏事都行。

  缪杰:我们每次上操都有老师训话的传统,上完操老师训话,如果好听就站着多听一会儿,如果听不下去就直接走人。

 

  陈晓楠:没有人管吗?

  缪杰:有人管,但是没办法。其实我今天坐在这儿很局促,因为在这边说话的都是杰出的前辈、学长们,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属于国家栋梁之类的。

 

  陈晓楠:你当时是北大附中理科第二名是吗?

  缪杰:像夏校长说的那样,在这里要感谢所有北大附中的老师和校长们,因为人家问我中学,我会很骄傲的告诉他我是北大附中第一届实验班。当时我记得人大附中有实验班,北大附中也做了实验班,当时两边为了抢学生,校长们都跟学生家长去演讲,多亏夏校长讲得好,所以我就来北大附了。

 

  陈晓楠:夏校长估计已经不认得这个学生了。

  缪杰:确实那届实验班,我们那个班,还有我们班的同学在那里,国际的数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英才都在我们班。这些优秀的同学们都保送上了大学,高考就把我露出来了。

  陈晓楠:要是他们在,你就拿不了第二名。

 

  缪杰:我很感谢北大附中给了我北大的血液,我觉得北大附中最核心、最有竞争力的一点就是它深深流着北大的血液。所以我是带着双重基因的人,北大、清华总是在攀比或者是互相有一些竞争的意思,但是我对两个学校都有感情,因为我是流着北大的血进了清华。如果我没有流着北大的血,没有流着北大附中的血,我是不可能在清华那样一个地方能够出来做歌手,我觉得是北大附中教给我不一定要去做别人让你做或者看起来应该做的事情,要去做自己想去做自己追求的事情。

 

水木年华缪杰:为什么北大附中是最好的学校



 

转帖之二:缪杰的博文


北大附中50年
(2010-10-12 05:52:23)转载标签: 杂谈 


50年前,这个学校建立的时候,名字还叫104中学。

 

23年前,当时自恃智商过人的我,历经层层竞赛、选拔和选择,进入了北大附中的第一届实验班,眼看着身边的同学分别在各科国际奥赛在为国争光。并在这里渡过了6年时光,在这里犯下各种青春期会犯的错误,在这里收获着青春的温暖,在这里留下的青春的回忆。

 

17年前,我留着北大附,或者说,北大的血,去投了清华的胎。如我所说,当我那些栋梁之才的同学们在国际奥赛上为国争光时,我只能在国内、市、甚至区的数学和物理竞赛上为自己搞一些奖状回来聊以慰藉。当身边的这些精英们各自被保送至清华北大之后,高考的时候才把我给露了出来。

 

这是一所与北大一脉相承的学校,这是一所几乎所有的校长都来自北大的学校,这是一所崇尚变革、不拘一格的学校,这是一所当时几乎汇集了所有市区各科学科教学带头人的学校(我们当时戏称为头人),这是一所面对自己不认同的观点、唯一一个敢对教委说不的学校,这是一所我认为是最好的学校。

 

记得高考的时候,班主任曾经对我们说,想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北京市的排名,把自己在年级的成绩排名乘以4就可以了,其它的分母来自4中、人大附、实验中学。

 

王铮,曾经我们班的物理老师,每次讲课都引得班上女生留着口水花痴一般听课的帅哥,上一次联系,还是因为当时身为深圳中学校长的他,邀请我为深圳中学校庆的纪念专辑演唱录制那首《凤凰花又开》,这一次,当我再次接到他电话时,是因为,他已经是北大附中的校长了,而且,北大附50年了。

 

校庆大会极具北大附风格,当历届知名的校长、老师、学长在台上侃侃而谈的时候,下面的观众想听就听一些,不想听起身就走,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说各话,互不理会,上面说到精彩之处,依然掌声四起。这是我这么多年来经历的最自由的一次大会了。搞得我和老同学们兴奋不已,称这才是北大附,曾经的感觉回来了。

 

没有想到和陈晓楠的第一次合作,是在这样的场合,我戏言,估计是我的生活不够惨,上不了你的《冷暖人生》。晓楠是高我两届的北大附学姐,是个很专业且很敬业的主持人,即使是作为嘉宾主持,功课都做得极深,从各处凑集资料之后,对我中学时候的经历如数家珍,甚至,知道的比我自己还多。在下面聊得我目瞪口呆,半晌我才说,网上和八卦杂志的内容,80%以上为杜撰,权当是野史罢了。

 

在操场的纪念版上,从老照片上看到同学们那时的音容笑貌,当然,也找到了当时的自己,青涩的掉渣,赶紧转身溜走。

 

最开心,还是见到曾经的老师和同学,中午聚餐之后,便陷入了一片畅谈与怀旧,聊到过去、现在、感情、事业、直到哲学、宗教、人生。不知不觉直至深夜。席间,我们还玩起了那时运动会是用来打法时光的“海战棋”,规则简单,无需工具只需一张纸一支笔,乐趣无穷,直打得笑得前仰后合,突然感叹,20年前,我们的生活便是如此简单而快乐。

 

20年,又一个轮回。20年前的我们,憧憬着未来,把一切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面对着一点点欢乐痛苦抒发着无限的感情。20年后,我们怀念着过去,经历着大喜大悲,甚至人生的门槛,却一笑了之。简单,原来才是最快乐,却是最难的。

 

最后,还是感谢曾经的老师们,你们如我父母,恕不能一一赘述,再次,向你们的鞠躬。不论你们已经退休,还是依然在耕耘,我依然相信,老师,是最伟大的职业。

 

北大附中50年,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839da0100lg0j.html?tj=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