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北大附中的美好!

(2010-09-16 07:34:36)
标签:

海淀黄庄

北大附中

百望山

上地实验小学

人大附中高中

分类: 中学名校教育升学情况

梦里江河引言:

    该作者初中应该是在北大资源中学的,不过,北大资源本来就是北大附中的初中部,北大资源的学生初一都是在北大附中校园上学的。

    北京好的中学有很多,北大附中就是其中很好的一所。

    在我看来,北大附中也是与人大附中关系最密切的中学。

    北大附中前校长康健,以前在北师大当教授的时候,就和人大附中合作开展教研活动。康校长的夫人好像是人大附中的职工,他们的孩子好像也是人大附中的校友。人大附中学生每年考入北大附中高中的都达到了两位数,北大附中也有一些学生考入人大附中。我儿子班上一位同学就是北大附中读的初中,而他们这届有个学生原来的求学计划是北大附中初中、人大附中高中、清华大学本科,但去年被留在北大附中高中了,以后应该也是上北大。

    这篇文章很真挚,其网络链接就不给出了。

 

 

重回北大附中

2010年09月13日 星期一 16:12

 

    如果说我的求学路上有什么重要的转折点,屈指算来有两次。第一次是在转学到上地实验小学读六年级时,可敬的数学老师给了从没搞过数学竞赛的我去华校听课的机会。第二次是在北大附中读初一时,班主任张思明副校长看了我做的参加科技创新比赛的flash小动画之后,跟我爸妈说,虽然现在看不出来,但我将来学习成绩一定会非常好(初一的时候成绩挺烂,尤其是数学)。所以,我今天能够到北大,不能不感谢这两位老师在我那么小的时候给了我莫大的肯定。

 

    也是机缘巧合,2010年秋,我已是大四的学生了。看看课表,发现以往水深火热的课少了好多,除了生物大实验还有毛邓三,真不知道还有啥可选的,学分已然差不多够毕业了。开学前在BBS上逛,看到母校北大附中高中生物组在招生物竞赛课的老师,于是心里砰然一动想去试试。面试的时候,发现和我一起去的还有我们级的一位国际奥赛金牌(国际的!!),我就有点紧张。不过呢,负责老师非常nice,一番介绍和研究之后,安排我讲植物部分,金牌mm讲生理生化之类。呵呵,这次锻炼机会算是抓住了。

 

    9月10号(教师节呢)上午第一次上课,真的是有史以来我第一次给学生们上课!我以前做过家教,而讲大课的感觉完全和家教是两回事。第一节课讲的只能说是马马虎虎,没出什么BUG,但也肯定没太大意思。主要问题是:因为我怕忘词,所以PPT上的字儿有点多,孩子们又特认真特想记,于是产生了一个悖论。

 

    后来下课之后,负责老师鼓励我说,整体讲得还不错,尤其是第一次讲就能顺利讲下来已经很赞了(两节连堂课呢!)。然后又提了很多改进意见啦,包括PPT上都放大图,然后带着孩子们写板书,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提提问什么的。我觉得特别好。

 

    回家之后就开始改PPT,把字删掉,把图放大。然后自己先整理出一个板书稿和一个讲稿来,第二天给高二的孩子们上同样内容的课就感觉舒服多了,孩子们和负责老师感觉都挺好。我也非常有成就感。不过写板书好费劲耶,明明在纸上写得很漂亮的字,在黑板上就排不齐,只能说可辨认而已。

 

    我在海淀黄庄这的北大附中校园里只呆过一年,之后就换到另一个校区了。但我对北大附中的印象特别美好。北大附中整体很宽松,学生的自主时间很多,是发展兴趣爱好的天堂。我初一的时候,经常和好朋友到机房去写小说、写点诗词歌赋什么的,结果就是在那段时间里我的电脑技术和语文水平突飞猛进。我的那个好朋友现在在香港读书,已经发表两本几十万字的小说了。

 

    看着北大附中孩子们阳光而又带点稚气的脸,觉得生活真美好。看来高中在人大附中这三年拼命的学术生活,也值也不值!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我没在人大附中奋力搞生物竞赛,又怎能考上北大,以老师的身份回到北大附中呢!

 

    另外还要赞一下北大附竞赛组的负责老师,他竟然是我大一时刚入绿色生命协会时就听说过的鼎鼎大名的一个北大师兄。北大绿协就是在十年前在他的手里发扬光大的。在他在任的时候,百望山被开辟成为观鸟之山,各种观鸟牛人涌入,还组织了规模庞大的暑期实践团队。难怪我07年加入协会的时候,那时的老人都在缅怀他们之前的辉煌。啊,看来我这一年的副会长还是没能把绿协振兴到当年那个高度啊。

 

    师兄(或者还是叫老师吧)刚从加拿大留学回来,选择到母校任教,聊起来才知道我们都来自百望山下,都有着北大绿协的背景。看来百望山和绿协的精神将在北大附的孩子们身上常青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