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淀区教委“就差钱”

(2010-01-26 07:59:04)
标签:

海淀区

教委

体检费用

中小学

财政拨款

教育

分类: 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

梦里江河引言:

    原来海淀三大附中的教育经费不是北京市给的!而且今后北京市可能连每人20元都不给了。

    看了这篇报道,我并没有因为要多出20元体检费而难过,而是看到一些积极的东西,那就是三大附中没有必要完全听命于地方政府,可以更好的按教育规律办学,更好的体现温总理“让教育家办学”的思想。

    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相比,人民大学能够投给附中的经费是不多的,但人民大学对附中人才引进和教育创新的支持,这些年来是非常突出的。

    以上是个人看法,很可能不对。海淀区教委“就差钱”

    以下转贴两篇有一定对比度的报道。

 

海淀数万“他办校”中小学生或自费体检
  
北京晨报   2010-1-26   
    
  非海淀拨款“他办校”不享受免费体检 校方将自行联系医院


  晨报讯(记者施剑松)海淀区数万中小学生今年可能享受不到免费的在校体检了。根据海淀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的一纸通知,凡非海淀区教委拨款的“他办校”中小学在校生今年不再享受海淀区提供的免费体检,而要求各校自行联系医院,自付体检费用,而在学校并无此笔预算的情况下,这笔钱最终可能要学生自行交纳。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从2008年秋季开始,全市中小学生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而海淀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区分出的“他办校”,是指财政拨款非来自海淀区教委的学校。北大附中、人大附中以及众多民办学校都属于“他办校”,目前在校生人数有数万人。部分“他办校”校长表示,每名学生的体检费用约为20元并不算多,但海淀区政府在这一举措上显得“小气了”。


  据了解,“他办校”和所在区教育主管部门出现经费支付上的矛盾,主要由于财政拨款渠道不同,自办校由海淀区财政拨款,“他办校”主要由所属高校拨款或自筹资金。据了解,海淀区内的北大附中、清华附中、人大附中等几所重点中学,在校生就已经过万,如果加上区内大量的民办校,在校生数量约在数万。


  目前,在不少教育环节,“他办校”一直遭遇着差别待遇。甚至在区县教委组织的教学奖项,如“优秀班主任”奖的评选中,“他办校”的教师获了奖,奖金却要学校支付。一位“他办校”的校长表示,学校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在海淀区内办学,主要招收的也是海淀区的生源。实际上等于国家出钱帮海淀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但在一些政府统一规定的事项上,却长期受到差别待遇,确实容易引起不满。


  据悉,在类似问题上,宣武区的做法得到了“他办校”校长们的肯定。根据宣武区的规定,每年区政府向北师大附中等“他办校”提供一定数额的教育经费,用于支付政府统一规定的事项,包括学生保险、免费体检以及学杂费减免等。而宣武区所算的大账在于,如果区里拨款自办这些优质学校,需要投入的经费更多。随后,记者根据海淀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官网公布的联系电话多次致电,但一直无人接听。


 

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乔键
北部建“四校一园”

 

http://www.jinghua.cn   2010-01-26   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张灵

 

    教育是海淀的亮丽名片,代表着海淀的形象、声誉、影响。2009年,海淀区教育亮点不断,建立优秀校长培养基地、设立名师工作站、中高考成绩连创佳绩……

 

    今年,海淀将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为促进教育公平多办实事,加快海淀教育发展进程。

 

    教师队伍加快成长

 

    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海淀区教育系统新闻发言人乔键介绍,目前,海淀区35岁以下青年教师已占全区教师总数的一半;“十一五”期间,有近四分之一的书记、校长退休。为确保干部教师队伍顺利实现代际交替,确保两支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2009年被确定为“队伍建设年”。

 

    海淀区率先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教育党校。在中小学中建立了以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为首的6个海淀区优秀校长培养基地。不断推进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基本功培训与展评工作。

 

    调整新区学校布局

 

    2009年,海淀区启用了中关村二小西北旺校区;启动建设了清华附中永丰分校;由人大附中承办地处城乡接合部的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委托人大附中全面管理地处四季青地区的蓝靛厂中学。

 

    今年,海淀区将继续规划调整北部新区学校布局,推进北部地区“四校一园”建设。

 

    同时,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建设四季青中心小学,切实提升基础薄弱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努力促进北部新区和四季青地区成为海淀未来几年优质教育资源新的聚集区。

 

    区级示范高中建设启动

 

    海淀区汇聚了一批知名中小学,如何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是今年海淀区教委的重点工作。乔键介绍,今年将通过启动学校品牌建设项目、推进小学素质教育优质校建设、启动区级普通高中示范校建设、校长特色办学论坛等举措,引导学校特色发展。

 

    今年,海淀区将按要求完成2010年度校舍安全工程计划,进一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计划投入6012万元,完成16所学校学生食堂改建;认真执行“两免一补”和向农村校、相对薄弱校、弱势群体倾斜的优惠政策;继续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来京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加大对流动人口自办校的引导和监管力度,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益。

 

    对话

    维护教育公平让人民满意

 

    记者:海淀北部新区包括哪些地区?现有的教育资源情况怎样?

    乔键:海淀北部新区通常指北部温泉、西北旺、苏家坨、上庄四个乡镇。截至2009年9月,我区北部新区四个乡镇共有:小学26所,在校生11056人,教职工826人;中学7所,在校生5043人,教职工517人;幼儿园15所,在园幼儿900人,教职工121人;工读学校1所,在校生340人,教职工84人。

 

    记者:今年规划中提出的推进北部地区“四校一园”建设,“四校一园”具体指的是什么?

    乔键:四校指的是翠微小学分校、温泉二中、清华附中永丰校区和中关村二小百旺校区。一园是指北部新区实验幼儿园。

 

    记者:海淀是教育大区,热点校云集,如何看到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乔键:作为经济和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海淀区坚持在充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在引导学校办有特色的基础上,促进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使教育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扬长补短、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各有特色,不是无校可择,而是各择其校,努力做到既维护教育公平,又让人民满意,达到“优质”和“均衡”的有机统一。

 

    记者:海淀区提出的打造核心区的新定位,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这一定位将有哪些具体规划?

    乔键:2009年年底,区委教工委、区教委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就区域教育资源如何为核心区建设服务、如何为科技园区创新创业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座谈,初步达成合作共识和方案。

 

    今年,我们和海淀园将分阶段逐步开展深入合作,初期将以项目合作的方式为切入点,逐步深化到资源整合与合作、政策制度建设、校企合作、集团建设等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内容。预计从今年9月起,科技园区重点产业及企业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接的运作模式将开始试点。

 

    本报记者 张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