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科状元假冒少数民族相关报道

标签:
教育高考少数民族考生文科状元何川洋重庆 |
分类: 大学名校招生政策攻略 |
摘要:
群众举报巴蜀中学200余名学生少数民族身份造假,重庆市有关部门联合调查了6所市直属中学,最后查出31名假冒少数民族的考生,其中巴蜀中学6人,南开中学8人,重庆一中8人。
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是南开中学的学生,巫山县招办主任之子,是被由重庆市查出的民族身份造假学生之一。巫山县是这次造假的重灾区。
重庆石柱副县长承认女儿高考前改民族身份。
转贴之一:
重庆文科状元民族身份造假 可能被取消录取资格

重庆高考文科状元何川洋:查了成绩就“失踪了”,网友称“他害怕媒体”
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知道儿子民族身份造假,担心对他录取有不利影响
最近两天来,与其他城市的情况一样,关于“谁是高考英雄”的新闻占据了重庆报纸的重要版面。得分最高的几位考生都接受媒体采访,讲述了自己学习的故事;唯一例外的是文科成绩最高分的何川洋———这位“状元郎”关闭了手机,拒绝一切采访,就连他的照片,当地媒体也难于找到。
他为什么要跟外界隔绝,玩“躲猫猫”呢?证据显示:何川洋涉及少数民族加分造假,是被由重庆市纪委、民宗委、公安局、教委、招办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查出的违规学生之一。
一个意外诞生的文科状元
何川洋是巫山县官阳镇人,据重庆媒体报道,其父母均为公务员。进一步查证,得知其父系巫山县招办主任何业大,其母为巫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卢林琼。
何川洋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文科659分的高分———这也是当地多家媒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找到的文科最好成绩。在当地媒体上,有关何川洋的信息均来自其班主任、南开中学高三(十八)班周斌老师的介绍。
周斌老师称,其所带班级共56个学生,何川洋是8名男生中的一个。他认为,何川洋聪明、单纯,学习有计划、很踏实,在学习上从来不耍小聪明。“他一直是想考北大,所以自己也一直按着这个目标一步步地在努力。”
据周老师描述,小个子的何川洋爱跟老师争论问题。何川洋的文学功底很深,唐诗宋词是信手拈来。此外,其古筝也演绎得不错。“何川洋没有一科特别突出,也没有一科特别不好。”据周斌介绍,何川洋虽然一直是年级前十名,但一次都没拿过年级第一名。对于何川洋考了659分的最高分,周老师表示:是爆出了冷门。
造假被查“他害怕媒体”
“我们觉得何川洋实在过于神秘。”一位重庆媒体的记者称。
何川洋是什么时候“失踪”的?他为什么“失踪”?其班主任周斌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在何川洋查阅了高考成绩,并向老师报告了分数以后,就表示“自己不愿接受采访。”随即关闭了手机。周老师解释,“失踪”的原因是何川洋“很低调”。
不过,事实显然并非如此。25日,开始有数位网友报料,称何川洋是因为民族造假被查,心虚和陷入恐慌,所以不敢面对媒体。“这个新科状元害怕记者问他这方面的问题。”
重庆另一所直属中学的老师进一步分析,何川洋公示的是可享受20分加分的土家族考生。既然家长和老师都证实他的高考“裸分”是659分,那么正常加分后应该有679分,但查阅重庆市招考信息网上的《2009年文科含无条件加分一分段表》,记者看到,没有679这样的分数出现,最高分为666分。
“20分为什么没有加上去?显然就是被取消了!”这位老师说,何川洋是违规考生无疑。
“状元郎”是巫山县招办主任之子
在重庆市招办信息网上,何川洋位列“2009重庆市直属中学报名考生中聚居少数民族(民族乡)特征信息公示”表中,其“享受照顾类别”为“民族乡民族考生土家族”。
记者25日在赶赴重庆最东边的巫山县采访中,巫山县一位干部默认了何川洋是县招办主任何业大之子,且因少数民族加分造假,被做了严肃处理,取消加分并以将民族由土家族改回了汉族。
记者来到巫山县招办,主任办公室一直关着,敲门也无人应声。工作人员称,何主任去了重庆。
招办主任:知道儿子民族身份造假
昨(26)日上午,记者通过电话与何业大取得了联系。何表示自己在重庆帮儿子填报志愿,儿子的659分是未计算任何加分的“裸分”。他称,儿子已选好主攻方向经济管理,但是去北大还是清华尚未确定,“可能会去北大”。
记者随后询问“民族加分问题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录取”,正侃侃而谈的何业大突然就慌了神,连忙申明“很忙”,挂断了电话。
记者又找到了何川洋的班主任周斌。周老师证实,何川洋的659分的确是“裸分”。他表示知道了何川洋民族身份造假的事情,并担心此事对录取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分析
何川洋或被取消录取资格
昨(26)日上午和下午,记者还分别就“伪造少数民族身份考生被查”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重庆招生组组长邓景康、北京大学重庆招生组组长冯支越。两位招生负责人均表示,没有看到重庆的联合调查组于本月22日宣布查出的违规考生名单,因为重庆市招办没有向他们提供。
“如果查出的31名考生中有上了我们录取线的怎么办?”冯支越称,他们得看到名单才能晓得谁作弊造假,对于是否录取,将上报校招办,请他们定夺。邓景康则表示:“我们相信重庆招办会提供给我们合格的拟录取考生。”
一位重庆教育界人士称,今年5月初,国家民委、教育部、公安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严格执行变更民族成分有关规定的通知》,其中,对于弄虚作假、违反规定将汉族成分变更为少数民族成分的考生,一经查实,取消其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并记入考生电子档案。“这意味着,包括这位文科状元在内,重庆初步查明的31名违规考生,都有可能被取消录取资格。”这位人士忧心忡忡地表示。
成都商报记者 刘虎
转贴之二:
假民族生取消高考加分调查
2009年06月24日 14:42:26
来源:新华社
分析中,多次出现"违规"、"把关不严"、"审批不规范"等字眼。这传递着一个信息:违规变更高考考生民族身份,是一些地区、一些部门、一些手握权力者的渎职。
转贴之三:
重庆石柱副县长承认女儿高考前改民族身份

重庆高考“加分门”追踪
本报记者 刘虎 重庆为您报道
昨日上午,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汤平约见本报记者,就其女汤蕤蔓“变身土家族”一事给予说明。汤平承认:女儿的民族身份确实被改动过,后来发现犯了错误,又改回了汉族。
石柱副县长承认有错误
汤平告诉本报,自己的确于今年2月因工作调动,从巫溪县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任职。今年4月,在工作调动后,其一家三口的户籍迁移到了石柱县政府所在地南宾镇。这些手续和女儿加分填报表格等手续,是由下面的工作人员代为办理的。“我已经了解清楚了———可能是帮我办手续的工作人员出于好心,帮我和女儿把民族改成了土家族,还申请了少数民族加分,上了市招办网进行公示。”
汤平称由于自己平日工作很忙,此前对这些并不知情。而工作人员则是“好心办成了坏事”。据其称,高考结束后,针对网上大量出现的少数民族加分质疑声,重庆市监察局立即牵头组织市公安局、民宗委、教委和招办组成联合调查组,展开全面调查。而工作人员也发现改动民族身份不妥,所以对户籍上的“民族”栏进行了“及时改正”。
“我女儿现在享受加5分,是库区或少数受照顾地区正常加分。”汤平表示,因为跟“散居民族考生”的加分不能累计,所以申报的土家族加分没有对女儿汤蕤蔓的高考成绩发挥任何作用。汤平承诺:将向招办退回或者放弃女儿的民族加分申请。他同时认为:因及时改正且没有造成后果,故没有形成违规违纪事实。
巫山县数十人放弃民族加分
由于2009重庆市高考查出的31名虚假少数民族考生名单并未向社会公布,因此民众对此充满了想像。昨天,一网帖爆出“查出的31名违规考生有19名在巫山县”的内情。发帖的网友称,巫山县是今年少数民族集中造假地区。也有网友称,24日下午在巫山县招办一间办公室内看到大量考生家长聚集。“我以为是什么事,原来都是来要求放弃民族加分的。”“据说是市招办要求通知家长主动来坦白造假,放弃加分的可以免予处罚,否则就要取消高考成绩。”
记者随后赶赴位于重庆最东部的巫山县。县教委一名干部默认了“查出的31名违规考生大部分在巫山”的说法。
县招办一位干部也表示:近期的确有不少考生家长前来主动要求放弃民族加分。“大概从一周以前开始的。这些考生,我们并没有查证和宣布他们是假少数民族考生,放弃是他们自己的权利。”这位干部承认前来“放弃”涉及的考生总人数有数十人,但他不愿意透露具体数据。
县招办一位副主任也拒绝透露人数详情,他直截了当地告诉记者,自己肯定不会说,“你说可以说,那就找愿意给你说的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