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肖淼老师,曾经消沉颓唐,后来迷途觉晓,成为教坛新苗,如今堪称名师。
肖淼其实不叫“肖淼”,这个名字是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在其名著《人生为一大事来》里给他取的化名,因为这本书中提到他曾有过一段痛苦的经历,故不用其真名,而以“肖淼”代之。
肖淼15岁就获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省第一名、全国前十名的好成绩,16岁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数学系,并且获得了北大新生奖学金。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巅峰,从那时起,他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家乡的传奇。
可是,谁又想得到,北大四年竟然是肖淼从巅峰滑到谷底的四年,四年下来,当年的“神童”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差生”。由于沉迷于电子游戏,多门功课不及格,肖淼没能正常毕业,只拿到了一张大专文凭。
据说,肖淼在北大的最后一个学期是十分痛苦和懊悔的,几乎每天都在炼狱中煎熬。当时同学们有的忙出国,有的忙考研,有的忙工作,只有他是一片“茫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在哪里。而他离开北大回到家乡之后,他的痛苦和懊悔还得再加几分,因为他的父母并不清楚他这四年里究竟干了些什么,在他们眼里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优秀。肖淼又怎敢对父母说出真相?这么大的人生落差,他怕说出来父母承受不了打击。
那个夏天,肖淼在家里呆了一个月,这一个月他度日如年,最后觉得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呆在家里了。虽说没有地方去工作,但怎么也得给父母一种去单位报到上班的感觉吧。于是他离开了家,再次坐上火车来到北京。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四年前初进北京时那个气宇轩昂的少年大学生了,他的处境和初次进城闯世界的农民似乎没什么两样:努力找工作,找到工作就在北京干下去,找不到工作就得离开北京。从某个角度看,他的处境甚至还不如农民工呢。一个农民在北京找不到工作就回家过活呗,而对肖淼来说,若在北京找不到工作,他实在不敢想象自己的下一站将在哪里。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也应在了肖淼身上。他很快就得到了贵人之助,从而走出困境,重新崛起,而这次帮助他的两个“贵人”就是姚健钢和刘彭芝。
姚健钢是人大附中第一个以满分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IMO)金牌的学生,他进了大学以后继续保持优秀,总学分全年级第一,各方面得到过很多荣誉。他在大学期间还积极参与中小学数学超常教育,特别是主编了一套《华罗庚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现改名为《仁华学校数学思维训练导引》,里面有些练习题难度极大,同类书籍至今出版了百十种,但难度尚无出其右者,我和我的孩子对此颇有体会。这些年来,北京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时时捧着这套书冥思苦想,却往往百思不得其解,每到这个时候,他们恐怕对姚健钢是爱恨交加吧。
姚健钢和肖淼是北京大学数学系同学,大学一年级时姚健钢还曾拉着肖淼一起编教材和去华校上课(华校即现在的仁华学校,是人大附中兴办的超常儿童教育基地)。姚健钢当时正准备赴美留学,见老同学肖淼走投无路,就郑重其事地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恩师刘彭芝。
刘彭芝是人大附中校长,她与姚健钢的关系十分亲密,可谓不是亲人,胜似母子。姚健钢上中学时,刘校长不但课外免费辅导他的竞赛数学长达五年之久,而且在各方面对他教诲有加。可以说,刘校长是姚健钢成长道路上的精神导师,而姚健钢是刘校长心中永远的骄傲。经姚健钢强力推荐,刘校长想起了肖淼几年前在华校上课的情形,顿觉他是个难得的可塑之才,于是破例把他招至门下。
就这样,在肖淼人生最为暗淡的时候,命运重新给他开启了一扇大门,一片新的天地展现在了他的眼前。
(未完,待续)
梦里江河原创
2008年2月18日
相关链接:
人大附中肖淼老师的传奇故事(二)
人大附中肖淼老师的传奇故事(三)
人大附中肖淼老师的传奇故事(四)
从近年成绩看当前各省数学竞赛实力:高中数学联赛
从国际奥赛看各省数学竞赛实力(IMO奖牌统计分析)
全国奥数决赛184人参加 北京儿童创纪录入围
中国数学奥赛12岁儿童得满分(2009年CMO获奖名单)

高中数学联赛北京238名获奖者来自哪些中学(2008年)
全国物理金牌学生从哪来?到哪去?(08第25届名单)
第2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获奖名单及北京队成绩 
各省参加全国奥数决赛学生和学校名单及简析
2008年NOIP北京一等奖名单及学校(信息学联赛)
20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获奖名单之一:皖京渝闽甘

20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获奖名单之二:粤桂黔琼冀 
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获奖名单之三:豫黑鄂湘吉

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获奖名单之五:青鲁晋陕沪 
08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各省获奖名单之六:川津藏新云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