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回收率是指精矿中的金属或有用组分的数量与原矿中金属的数量的百分比。这是一项重要的选矿指标,它反映了选矿过程中金属的回收程度,选矿技术水平以及选矿工作质量。选矿过程要在保证精矿品位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选矿回收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实际回收率
实际的精矿数量(吨)×精矿品位
= —————————————————×100% (1—2)
原矿处理量(吨)×原矿品位
β (α ?Cθ)
理论回收率= ——————×100% (1—3)
α (β —θ)
在选厂生产过程中,每个生产班都需要取样化验原矿品位(α)、精矿品位(β)和尾矿品位(θ)。这时理论回收率可由公式(1-3)计算得出结果。上述例1的铜精矿理论回收率为:
β(α —θ)
铜精矿理论回收率ε K = ——————×100%
α(β—θ)
22. 18×(1.23-0.04)
= —————————×100%
1.23×(22.18-0.04)
= 96.92%
选矿技术监督部门一般通过实际回收率的计算,编制实际金属平衡表。通过理论回收率的计算,编制理论金属平衡表。两者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揭露出选矿过程机构损失,查明选矿工作中的不正常情况以及在取样、计量、分析与测量中的误差。通常理论回收率都高于实际回收率,但两者不能相差太大,在单一金属浮选厂一般不允许相差1%。如果超过了该数字,说明选矿过程中金属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