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一个爱嘟噜人的LG,又遭遇一个超级嘟噜嘴的小情人,我都弄不清是家族的世袭,还是孩子的阶段生理发育的叛逆了。
上周周二早晨的故事:
每周的周二是我和小盆友值日的时间,每每的这天,我们7点20分就要赶到学校。那天一大早小人照例就会起床,自己很麻利的穿好衣服,还把自己的书包和妈妈的手机装进提包整理好,一并放到客厅沙发上,妈妈乐滋滋的夸了他。谁知j接下来人家去穿自己的白袜子时候故事开始拉开序幕啦:嘟囔着妈妈买的白袜子太长了,快到了膝盖了,我接着说,你可以不穿,穿别的也行啊,但是仍然没有停止唠叨:这袜子太软了。我耐住性子说:“袜子能像钢板一样硬吗,那样穿着会舒服么?说着说着换了别的袜子,穿好鞋子来到厨房,坐下来看车碗里的红薯饭,又开始嘟囔妈妈给他弄的饭里面红薯有三块,太多了......,我仍然耐着性子说, 吃不完剩下的我可以喂小狗,可人家嘴里还是嘟嘟囔囔边搅拌红薯粥。我就火了:你有一点感恩之心吗?早早给你起来做饭,我图的就是你的不高兴吗?谁像你这样吃饭挑三拣四的......姐姐也在一旁附和着说。看到妈妈发火儿了,就又想啜泣的样子,嘴撇的像个烂南瓜。我就立即站起来装着欲走的样子,小人才连三赶四的把饭喝下去。
半月前一个周三的故事:
下午小儿放学以后,照例回到妈妈办公室还是照例和往常一样,先写作业。这次他没有趴在妈妈办公桌上,而是趴在沙发上,两腿跪在地上写。旁边还有他一二年级时候的班主任高老师也在办公室填写表册,看到他趴在沙发上写作业提醒说:凯睿,坐在小凳子上写呀,跪在地上多难受呀!“我听到以后也走过去和颜悦色对他说:“就这样趴在沙发上写不舒服,坐在妈妈办公椅上写多好!”谁知人家不但不领情,嘴里反而还一直嘟嘟囔囔说今晚的作业太多。我说,嫌多可以少写一遍,可人家还不愿意少写。嘟嘟囔囔着抄写默写的作业完了,我看看“历史”的“史”上面多写一横;“垂头丧气”的“丧”字多写一撇。我有些气恼,不由得声音提高了八度:”不行,不但不能少写,还得多写呢,!“小儿一听开始开始反抗了:“我就不多写,我就不多写!“后来我平息下来时候问他到底什么作业你嫌多?回答:”语文作业写第七课第十课词语两遍,默写两遍;背诵13课第一自然段;预习14课(读读课文,给课后的生字注上拼音并分别组两个词语)。“我感觉比平时是多了一些,或许还是因为周三的下午一晌作文课忙了的有些喘息不过来的缘故?
故事接二连三:
到了第二天周四的中午,我和同事忙碌到12点要一起出去吃点饭,此时他又执拗起来,嘟嘟囔囔 说自己吃了饼干,不去吃了,我一再说几块饼干不行的啊,下午还有一大晌呢。谁知人家就是不去,我气的不行,上前拽着他的红领巾往前拉了一下,人家还是照样气冲冲的后退两步更加理直气壮的说:不去,就是不去!我一气之下甩下他去吃饭了,人家到底没有去。我看着胆子还真是长出来了!我吃完饭回来已经不见小人踪影,知道他已经去了班级,也没有去教室里看他。晚间放学回来兴冲冲的一脸喜色,就问妈妈要东西吃。当然此时我们之间没有了气冲冲,而是好久没有相见的重逢甜蜜的感觉了。我说:”你不是不知道饿吗、中午就不去吃饭。“人家辩驳:”那会儿不饿,这一会儿真的饿了!“
你看看,这小嘴儿太爱辩驳,还总是一套一套的。很多时候明明无理取闹,但是那张小嘴总是喋喋不休说个不停,此时此刻,真恨不得就想冲上去抽他几下。我就怀疑他们老孙家是不是家族的世袭嘟噜嘴儿?是不是他们家的祖坟里就是应该出这样的人才?可是,往往在他的辩驳中,我也常常纠结着。我该让他学会闭嘴,学会服从,还是让他说出他的想法,说出他的道理,虽然有时是歪理,我是纵容他还是该限制他呢? 很多人都说他很优秀,我真的分不清是褒义还是贬义。可是,我又该不该打磨他的尖锐?或者由着他发展呢?
尤其是暑假之后这一段我纠结的很,在爱与放手间纠结着。教育与生活,有时,不是简单的选择题。许多时候,教育与生活是多面性的。不是吗?而作为母亲的角色,我想许多母亲也许与我一样,在收放中,犹豫着,踌躇着,毕竟,女人呀,心思总是细腻的,更何况,面对的是自己的子女! 提不起,放不下,在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上矛盾纠结,皆因他(她)是我们心中至爱!这就是母亲,难道不是这样吗?
质朴可爱、听话顺从的一年级(5岁半)
天真无邪、会听道理的二年级(6岁半)
小小成熟、心眼儿初露、叛逆调皮的三年级 (7岁半)
谢谢新浪育儿管理员的推荐!您辛苦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