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一》学习总结
标签:
育儿 |
分类: 学琴记录 |
孩子从2011年12月中旬开始学钢琴,每周一次,课程里面,除了小汤,老师同时还加了《什密特钢琴五指练习》和《孩子们的拜厄》。目前进度到了《小汤二》的《小印第安人》。上周的课因孩子的奶奶去世家里办事,隔了一次。2012年1月14日开始练习连奏。除了《小汤二》里面新学的曲目,老师还让孩子在练习连奏的时候练几遍《
练琴:
我希望孩子通过学习钢琴要慢慢明白一个道理:凡事都需要一份可贵的坚持。钢琴是需要每天练习的,我想无论是家长的督促或者是孩子主动上琴,只要不让孩子厌恶钢琴,慢慢的喜欢上钢琴,就达到练琴的目的。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他的天性主要就是玩儿,家长的有时候的督促也是很关键的一环。所以我在该督促的时候一定会及时督促孩子练琴,所以孩子每天都能保证练半小时以上。(中午放学回到家练习10多分钟,晚上放学回到家再练习20分钟左右)也有的时候,他愿意练多久就练多久,我也不要求。孩子练琴,我这个乐盲妈妈不虽然不懂音乐,但是我会做一个称职的监督者和鼓励者。每一次在孩子练琴时候,只要有时间,我总是端坐在孩子身旁,认认真真给予孩子帮助。这种帮助主要要是给孩子鼓干劲儿,我要让孩子感觉到他的琴声给妈妈带来了无限的快乐。有的时候我会随着孩子的琴声与节拍高兴地用头蹭轻轻一下孩子的肩膀,时而亲密的亲一下他的脸颊或者是耳朵,妈妈传递过来的这种信号让孩子会很开心的一笑,继而乐弹越有劲儿。有的时候我还会站起来随着孩子弹奏的节拍扭扭腰肢,来一段自创的乱七八糟健身舞,孩子更是乐得边弹边开怀大笑。就这样,我们的练琴在这种快乐愉悦时光中不知不觉度过。
乐理知识:
孩子对于每次新认识的乐理知识的理解接受很快,但有时候遇到新的乐理知识时候会出现一些畏难情绪。但是有了妈妈的耐心鼓励和赞赏,小家伙速度很快的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呢。比如学习“八分音符”时候,小家伙一看两个音符用一根横线连在一起,开口就说:“这个怎么弹呢,也太难了吧!我可不会”我让孩子仔细看看这连在一起的音符,问孩子:“它们两个像什么呢?”谁知孩子的回答令我哈哈大笑:“像那两个看人参果树的”‘清风’和‘明月’。呵呵孩子联想到了动画片《西游记》里面的人物。我随机应变说:“当姐姐给你弹了以后,你肯定会学会!”果然,姐姐给他弹了了两次,小家伙自己就学会了,很是高兴,跳得老高:“我一脚可把“清风明月”踢跑了!”
妈妈反思:好好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