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七日游流水账三
(2023-07-31 15:03:42)
标签:
365杂谈 |
分类: 我的足迹 |
7月25日,云南民族村。门票90元,学生半价,携程提前一天预定票80元。中午将近12:00到正门,景区大门前有一条不长的商业街,服饰、玉石、雪花银、纪念品、小吃小喝。想着里面一样有卖,于是径直入园。进去才发现,里面的东西比外面价格翻倍,尤其是饮料和水,一瓶500ml矿泉水5元,一瓶330ml可乐8元。自己带的两瓶水很快见底。中午在彝族村寨吃了98元一只的现场柴火烤鸡,有点咸,二朵很快渴了,只买了两瓶水,动员孩子们,咱们出了景区就大口喝大杯饮料,管够。26个村寨,几乎都转到了,9场表演,我们来回穿梭,看了6场,有傣族、佤族、白族、彝族、哈尼族和刀杆广场的四个少数民族的四合一表演,有舞蹈、民歌、乐器、民俗等,原生态够新鲜。印象最深刻的独龙族的纹面女照片,击痛我的内心,虽是一种民族文化,但是自残变丑的方式背后是艰难的生存之痛,还好还好,文明之光的普照,纹面人渐渐老去,新一代的独龙族人再也不必如此。少数民族的民居都是木竹结构,展示着特色农具、生活用品、服饰床品,这样原始的的环境下,对现代文明高度依赖的我们真是难以生存。出景区快要六点了,一天没吃没喝的娃们又累又渴,娃爹果断决定,坐地铁回五一路商业中心,那儿的选择多。最终选择去椿漫傣味昆明老街店,位于五华区景星街五号。赶到时快八点,很多人在等位。四十五分钟后终于吃上了傣家风味饭,美团120元的2--3人餐,忘不了的秘制鱼、招牌傣味烤肉、傣味柠檬鸡、傣味老奶洋芋、生态绿色杂菜汤、傣家菠萝饭、泡鲁达、橄榄片,全家四口都吃饱。走到步行街,麒麟大口茶再次喝起来。边走边逛南屏步行街,孩子们又吃了不少小吃,最特别的椰子下蛋也吃了。唯一的遗憾是吃水果太少。回到住处,孩子们先上楼,我和娃爹一起去附近的水果店碰运气,已经11:00多了,终于看到了一家准备关门的水果店,买了苹果梨、鹰嘴芒、苹果焦。零售店确实便民,买东西聊天过程中,老板娘说他们一家不敢轻易外出旅游,不然熟客买水果非常不方便。这也是一种职业精神,值得尊重。
7月26日,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大小吃街、篆新农贸市场、翠湖公园,全免费,但花钱不少。离滇前最后一天,决定老城区市中心转转。第一站就是篆新农贸市场,本地人买菜买水果的大集市,品种丰富,价格合理。一进大门就开始了一遍买一边吃的模式。买椰子喝椰汁,卖家还把椰肉削出来,继续吃,15元一个,买网红“椰子下蛋”是门手艺,把椰肉椰汁整削出来,25元一个。孩子们都吃了。甜蜜蜜的小菠萝,25元10个,不酸不倒牙,卖家还帮着切开给了牙签当场吃。仙人掌,第一次见第一次吃,垫着塑料袋剥皮吃,有些发面像不甜的香蕉,剥完手上沾了小刺隐隐作痛也是一种体验,洗了好几次手终于处理干净了。蜜奶枣25元一斤,和冬枣一样甜,比冬枣水分大,不如冬枣脆。蓝莓还是称斤卖。最不成功的是榴莲,29元一斤,和太原价格差不多,妞妞想吃,以为这里的榴莲质量好,126元买了一个,超级难吃,扔了一半。买了5杯奶白酒,10—12元一杯,吃了干巴牛肉、炸黄鱼,娃爹顺道吃了米线、我们看了菌子和虫子,吃了烤乳扇、炸洋芋。集市里什么都有,可惜一次吃不下。农贸市场出来去云南陆军讲武堂,免费参观,记住的名人有朱德叶剑英。然后去翠湖公园,东门出来到云大小吃街。晚饭吃了京辉食府。点了思茅小炒肉、花椒叶炒七彩洋芋、海菜芋头汤、素炒甜笋再加两碗米饭,一共132元,又是吃撑的一顿饭。花椒叶尤其好吃,菜汤也好喝。饭店没有菜单,服务员帮我们点餐推荐的菜,搭配合理,总量合适。吃完坐地铁回宾馆已经晚上十点多了,没想到门口的茶叶店还开着门。于是进去买了四斤普洱茶,给妈妈姐姐两斤,自己留下两斤。450元一公斤最后优惠到380元,又赠给我们一些当地的野生红茶让我尝尝。对普洱茶我们很外行,店主推荐了十年的茶,价格能接受,尝了一壶,茶渣有些多,其他的茶没时间尝试也不敢买,最后就买了店家自己喝的这种茶。
7月27日,下午1:15的飞机,早晨去宾馆旁边小店吃了米线、豆面汤圆、木瓜水,10:40出发,坐地铁到机场,飞机延时一小时,排队买鲜花饼,服务员动作太慢,最后前面还有三人时放弃了,1:50必须登机了。头天下午六点以后就可以网上选座,给孩子选了两个靠窗的座位,飞机平稳后,空少空姐开始送免费饮料啦,孩子们很开心,要了加冰的苹果汁、可乐和咖啡,吸收了来昆明时的教训,我们也给孩子们准备了土豆片、巧克力小零食。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地向下望去,辨别自己熟悉的道路、湖泊和地标。4:50飞机降落太原机场,天气燥热,打车回家。回家第一件事称体重,61.2kg,重啦,但是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内,毕竟没有辜负昆明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