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向我求教教育经验的很多人都搞错了
原创 苏菲的成长课 苏菲的成长课 2022-11-01
11:14 发表于北京
时不时有家长来向我求教教育经验,基本问的都是大儿子。“您家孩子学习效率那么高,请问有什么经验?”“您家哥哥这么自律,请问是怎么培养的?”
每一次我都不端不装地说实话——没啥经验,天生的。为了不让人家误会我是“故意不说”,一般还要加上一句——真的,我小儿子就不是这样。
养育两个孩子,特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孩子,让我认识到天性在教育中占的比例超过预期。孩子优秀,不一定都是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有问题,也不一定都是父母造成的。父母确实有很大的影响力,但绝对达不到主宰、塑造这样的绝对掌控力。
我清醒地知道,大儿子各方面表现不错,更多来自于他的天性——独立、认真、有自我要求、喜欢规则,对重复练习耐受度高——这些都不是我塑造的。
就比如很多人称赞他每天六点起床,假期也不睡懒觉,说太自律了。其实跟自律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就是顽固的晨型人生物钟,早睡早起,不早起就难受。我曾经说他,没有睡过懒觉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他就是睡不了懒觉,醒了就睡不着,不起床就会头疼,相应地,晚上9点半以后就困了,想睡觉。
当然,我也不是一点用处都没有。想来想去,在大儿子成长中,自己最大的功劳就是——不添乱。
真的,能做到这点也不容易。哪怕他听话,我也没有对他进行控制;哪怕他能忍受长时间学习,我也没有给他加过额外作业;哪怕他有上进心,我也从来没有要求他成绩再往上走一走;哪怕他愿意上课外班,我也没给他指定过一个课外班(都是他自己选的)。
当然,如果我给力一些,孩子可能能培养一些才艺和特长,但我也不图这个。
大环境也不错,家庭基本和睦,让他没有精神负担;支持他兴趣爱好,让他心情舒畅;买书从不吝啬,让他按照自己的喜好阅读;在他不开心的时候,能够提供安慰。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不添乱,不做错事就差不多够了,孩子自己会努力。至于学习习惯,其实孩子从学校学到的基本就够了,应该怎么记笔记,怎么预习,怎么审题,老师都教了,他就能迁移到自己的日常学习中。
真正让我使出全力的是小儿子。然而,他没有哥哥那样显著的成绩,我的教育努力也就无人问津。
有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是扶贫干部,费尽心血,也不会创造出多么让外人瞩目的业绩,只有自己能看到一点一滴的进步和变化,这份成就感和喜悦只有自己知道。毕竟,大家都是成败论英雄,喜欢追捧学霸的教育经验.
这些自己知道,却拿不出手的喜悦包括:刚上学时,两个月内我被老师和其他家长找了11次(当然,都是投诉);现在,这样的投诉已经少了很多,时不时还能收到一份意外的表扬。以前他坚决不肯上高中,因为不想上那么多年学;后来有了考高中的想法,今年居然自己说“我也想上大学”。以前放学回家后要我督促才会学习,现在尽管学得不多,但完全不要我管(甚至我说你不学也行),自己给自己规划学习,自觉完成。以前我买教辅,他觉得我是给他增加负担;现在居然主动找我,让我给他买一本语文教辅,想加强一下语文。以前我让他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会不高兴,甚至摔门;现在会说一句,“好的,我知道了,我一会去做”。以前他喜欢吃的菜只剩一点,会抢过来不让别人吃;现在会主动给哥哥夹菜,给大家分享好吃的。以前他想做什么事情,但因为安排冲突不能立刻实现,会发脾气;现在会平静接受,跟我商量换到其它什么时间。一年级时怎么都无法学会英文阅读,一个单词都不认识,我通过动画片、自然拼读、常用词终于教会他认字(当时都想到了安妮老师教海伦凯勒,实在是太费劲了!);现在能读挺长的英文绘本,难度超过课内。低年级时讨厌写字,语文课让练习“看拼音写词语”,他坚决不写,老师也无法说动他;现在能写几百字的作文,虽然书写还是特别潦草。以前不想吃的东西一口都不尝,怎么劝都没用;现在能尝一口,虽然真的就是一口。以前背着我偷偷买零食吃零食,一次连着吃好几根冰淇淋;现在吃零食能做到比较节制。以前玩游戏会偷偷超时;现在到时间了自己就关掉。以前不喜欢书;现在每天都会自觉阅读,看了好多书。以前养鱼从来不管;现在会自己给鱼换水,清洗鱼缸。
付出巨大努力,花了几年时间取得的这些成果,不过就是大儿子的起始线。但是,人生的意义不是这样计算的。如果这个世界只看重成就,我们这些普通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们这么努力活着,是想要让自己更美好,哪怕能前进一小步,能发出一点光亮。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
在陪伴小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成长了很多。我学会了因材施教,深刻理解了教育不是工业,不能用统一的配方换得统一的产品,必须要像农民种地一样,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我学会了彻底放下虚荣心,去真正欣赏和爱孩子,哪怕没人看好他。我学会了理解很多很多的家长,他们那么努力那么辛苦,却因为孩子存在各种问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是自责和内疚。我学会了“即便只想做一个普通人,也不容易,也要付出很多努力”。我学会了哪怕再痛苦再无助,也告诉自己,会好起来的,要积极!
如果没有小儿子,我做不了现在的教育工作,因为没有对大多数家长的同理心,也没有太多困难的经验。如果没有小儿子,也许我的洪荒之力无处发泄,就会在大儿子身上管太多,添乱,做错事。如果没有小儿子,我不会懂得“爱是动词”,只说“我爱你”是不够的,要体现在行动上,要去包容他,原谅他,鼓励他,欣赏他,在他表现最差的时候也不离不弃。如果没有小儿子,我和孩子爸爸的联结也许没这么强,困难让我们团结。如果没有小儿子,我不会这么努力去理解与我不同的人,放下自己的想法,去真正探索对方、尊重不同。如果没有小儿子,我不会流这么多眼泪,也不会有这么多喜悦。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我看见命运给了我完善自己,学习爱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