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克罗地亚扎达尔希区柯克海风琴致敬太阳 |
分类: 魂牵梦萦巴尔干 |
追溯起来,扎达尔算得上克罗地亚最早繁荣起来的城市。早在罗马帝国统治初期,这里就是受到罗马帝国承认的古城,曾经繁荣一时。不过,经过后来2000多年各种‘乱七八糟’的战争,各种统治者的抢夺后,扎达尔终于在二战的炮火中,被摧毁殆尽。除了教堂,城里的老建筑几乎都很难找到遗迹,更别提罗马时代的古迹了,
现在只能在罗马广场看到几根残存的罗马柱,人们漫不经心地坐在古罗马的残垣断壁上吃冰淇淋....


坐在老房子前,吃冰淇淋的一家人

偷看风景的一只猫....

躲在角落里,终于可以找到一个可以清静吃饭的地方...

很有油画风的一个角落...


Kalelarga街, 也被当地人称为宽街,是扎达尔古城的主街,反正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人,想要在老城里活动,就不可避免地要在宽街上吃喝闲逛,这也是我在扎达尔最喜欢的地方。在宽街闲逛,总会路过市政厅前的人民广场,简直各种活色生香,餐厅、咖啡厅、街头艺人、乐队…

哦,对了,罗马广场上的废墟旁,是个在游客中很有名的市场,虽然卖的东西看起来有点不大上档次,不过在这里逛一下,却是不错的了解当地人的好去处。
卖东西的大姐总是一张冰冷的脸,做铁匠的小伙一身很酷的装一张脸却很有圣人相...


扎达尔老城里,保留最多的老建筑,自然是教堂,不大的古城里,感觉教堂数不清(据说其实是14座老教堂),虽然其实这些教堂多数也多是后期重建、再建,但城里还是到处可以看到教堂的尖塔。
ST. DONAT 教堂,这座建于早期中世纪(公园900多年)的教堂,成为扎达尔的地标,如今的作用类似音乐厅,如果你在扎达尔,请千万不要错过教堂的音乐之夜,有时候,这里也会在教堂外的罗马广场举办露天音乐会。
罗马广场上的另一座教堂圣玛利亚教堂(最早建于1091年,不过估计现在只有地基还是最古老的部分)
ST. DONAT
钟楼上,俯瞰ST.
DONAT
日落十分,扎达尔古城、宽街俯瞰
前戏那么多,终于要说到扎达尔地标风景了。
果然,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扎达尔虽然也是历史悠久到古罗马的城市,可是如今,它在游客中最知名的,并不是古罗马遗迹,而是两个现代人的杰作:海风琴,以及海边的‘致敬太阳’..
我得承认,扎达尔人还是非常有想象力和情怀的,提到海风海浪、阳光的利用,我们或许只能想到各种风能发电、太阳能之类,而扎达尔人,却让这些艺术起来,并且是我们可倾听、可触碰的艺术。
在地面根本无法看到海边的布局,于是在网上扒了一张俯瞰图,蓝色的‘致敬太阳’,右边的台阶是海风琴。
据说,位于城市西北角的这段海滨,曾经萧条荒凉。2005年,扎达尔提出了‘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古城分散出来,把人们吸引到海滨来’的城市规划项目,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海风琴,以及‘向太阳致敬’。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规划设计得非常成功,今天再去扎达尔,人们可以不进古城不去教堂,但一定会来海边,‘听海浪奏鸣,看阳光舞蹈’。
偏执的理工女,一定要把人家的情怀技术化、数据化,哈哈,所以下面是它们的参数:)
海风琴:70米长,由7组10米长、高度不同的大理石台阶组成,台阶数量从最高的8阶依次减少到2阶,最下层台阶没入海水中。
35只长短和粗细都不同的聚氯乙烯管,分7组安装在台阶内部。每根管子下端伸入海中,上端开口露出在地面上,中间有一个气流回旋室。每个季节、每一天、甚至每一个时刻,海浪潮汐的不同,便会在每个管中形成不同声波和频率的声音,这便是大自然最真实的奏鸣曲….
海风琴也因此荣获了2007年欧洲城市公共场所设计大奖。这忽然让我想起,赫尔辛基的西贝柳斯公园里,那座管风琴, 其实有点异曲同工,不过海风琴确实更加富有想象力,更加其实恢宏, 这个确实要归功于技术技术…哈哈~
很可惜现在已经不会上传音频了,不然录音的那一段还是很能感受到海浪奏鸣曲的轰鸣的..

致敬太阳:
这个作品的名字充满诗意,不知道它最初的设计理念,是不是受到了希区柯克的启发?
海风琴旁,那个看起来像一个蓝色玻璃的大圆盘,便是‘致敬太阳’。说白了,它其实就是太阳能艺术化的最好实例。
白天蓄能,晚上发光。
日落十分,圆盘的周边便会被点亮,中间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图案,地面上还有显示扎达尔当地很多圣人先知的名字,以及当天的太阳赤纬、太阳高度角、日照时长…
为什么显示这些数据和名字,而不是别的? …据说,这些数据和名字,都是源于 ‘St. Grisogonus’日历,这个日历1292-1293年在扎达尔被发明,1964年发现于牛津的一座图书馆中。又据说,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天文数据的文件。(是不是太技术了,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