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伊朗卡尚abyaneh阿贝雅尼赫伊斯发罕 |
分类: 纷繁复杂的中东 |
伊朗是这些年柏林电影节的新宠, 贾法尔的出租车,又获得了金熊奖~
虽然被‘控制’在伊朗,但伊朗导演们,还是总是能精心下来,拍到让世界喜欢的伊朗镜头...
人们对伊朗的印象,总是离不开带着黑(白)头巾、穿着黑长袍的女人,
可是有一个地方却是特例, abyaneh,
这里的女人带花头巾、穿花衣服...男人呢, 也不甘落后地穿灯笼裤.
当然,有这么花花枝招展的男女,建筑怎么能不色彩亮丽呢!
村里的建筑都是红色泥土房,配上木质的门窗,逼仄的土巷,显得古香古色
这座小村早在2007年就被备选世界文化遗产,可惜,一直未获通过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座小村逃离了伊斯兰革命的暴风骤雨,使得这里依旧保留了古老的习俗。
如果单纯地理解为靠近雪山,交通不便,似乎并不十分合理,村里的清真寺附近山上的堡垒,都说明这里并不是世外桃源,可为何却能保留下古老的服饰习惯....或许还是个迷吧?
这座小村源于萨珊王朝时期,有着1500年左右的历史....
据说村里的老人,依旧还能说一口流利的萨珊时期的波斯语.
(对波斯语没研究,英文叫做Sassanid Pahlavic
words
LP上说,冬天这里几乎看不到花婆婆的,人们都到暖和地方去了
可是我们去的时候,还是有不少老婆婆在的,游客也有一些..
虽然这里村落古老、人也古老,但其实现在实在太商业化了~
所有花婆婆都在卖那些可怜的小零食, 苹果干什么的..
有些人拍照要收费, 有个老婆婆一定要肥丫买苹果干,
买完后,还是不让她拍照....当然她们现在以旅游为生,也可以理解~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老婆婆都如此,遇到一个和善的老婆婆,一家子住在村里..
见到我们来就笑呵呵打招呼,知道语言不通,我们也不费劲说英语,直接说中文...
最后都开玩笑道,要把肥安嫁给他们家儿子当小四啦....哈哈哈~
很可惜,没人会说伊朗话,不然在这里跟老婆婆们聊聊天,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我们一路上找的司机和所谓的翻译,多半英语都很蹩脚,简单问个姓甚名谁住在哪里还可以
想让他们翻译聊天..基本没可能~~
村里男人好少, 据说男人还有年轻人,都到外面闯荡世界去了...
终于被我遇到一个老大爷...来,秀一下咱们的灯笼裤~
坐着不明显,走起来...才看的更清楚, 随风飘洒的灯笼裤~~
其实,村里的民居建筑,也是这个村子的特色之一~
那些房子看起来都像是红土坯建造的,有点像北方曾经的‘干打垒’
这样的房子,只有在气候干燥少雨的地方才可以~
最有特色的,是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底层建筑的屋顶,很可能是上层房子的花园~
如果这样的建筑形式真的有1000多年的历史,
P9 很可惜没有找到好的角度,从空中拍到这些房屋...虽然有空中花园,却见不到绿植和鲜花
这样的房屋结构,现在看起来都很简陋,但配上本木色的窗户,还有朴拙的大门,古香古色的门把手,偶尔一两家大门口挂着那些花头巾,黑衣和花衣的婆婆们在聊天...像极了想象中的伊朗电影

P13
大约因为冬天是淡季的缘故吧..不过也感谢冬天,让我们还可以清静地在村里转转~
好不容易见到一家有人的房子....画面感真的好强!
P14 这是村里住着的一家人呢,还是来这里的游客?

P15
沿着路一直走下去,就可以慢慢来到山坡顶...
远处的雪山和眼前的红屋子,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喜欢村里的人家的大门~~
P19 卖零食的婆婆



P22 游客, 美女一枚
P23 唯一一位主动让我拍照的老婆婆
P24 村里的房屋感觉没有间隔,从阳台上仿佛就能一跃而过
P25
P26

P28 伊朗画家笔下的阿贝雅尼赫
一群年轻人的喧嚣,打破了小村的宁静...忘记问他们是来自哪里的客

P29 自拍神器遍全球
P30 网上最常见的古村俯瞰...我们没去, 这张是网上找来的
P31
我们去了另一边的山...看到的是另一个村...屋顶不是雪,是隔热的锡纸吧
过年有空,要找找这部‘出租车’来看一看~~
权当回忆两次波斯之行...
顺便就用这个喜气洋洋的村子,给大家拜年啦~
羊年顺心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