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陶宛】维尔纽斯,与神对话

(2009-04-06 08:54:38)
标签:

北角山妖

波罗的海三国

立陶宛

维尔纽斯

教堂

分类: 邂逅浪漫欧罗巴

 

我眼中的维尔纽斯,是个宗教城市。没有细数过,但据介绍这里有20 座哥特式教堂、 4 座东正教教堂,以及众多的修道院和犹太教堂,真是不妄为北方的耶路撒冷的称号(鼎盛时期这里有超过100座犹太教堂,这里犹太人的历史可以写成厚厚的几本书)…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远近高低都是教堂,白色的为圣母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Mother of God)

与维尔纽斯很多其他教堂一样,这里曾经做过大学图书馆、解剖室,驻扎过军队,做过仓库、加工车间...

 

星期日的早晨,走出家庭旅馆,转身处既是维尔纽斯最著名的St Anne教堂。爬上教堂的钟楼,甚至能看到我住的房子,还有我的汽车…漂亮的St Anne教堂,就如风姿绰约的少妇,袅娜地站在Vilnia河边。教堂表面的红砖,竟然有33种不同形状之多,难怪传说拿破仑在见过她之后,竟然想把她‘捧’回巴黎。我所参观的每一座维尔纽斯的教堂,几乎都‘人满为患’。一家老小走近教堂的景象让人感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2,St. anne教堂的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3,St anne教堂(在维修)和她背后的bernardine教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3,St anne教堂内,貌似大主教的人在‘做报告’。俺实在不好意思进去,就在窗外拍了这张图片

 

 

这样的冬日清晨,维尔纽斯的每间教堂,却充满暖意。早起的人们,纷纷走近各自的教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4,拖家带口进教堂

 

 

维尔纽斯著名的黎明之门上,供奉着圣母玛利亚。每一个从这里走过的当地人,都十分虔诚地面对圣母鞠躬,并在胸前画着十字。左手边,一个十分不起眼的小门,从这里可以进入小礼拜堂。我走进去,里面除了牧师的诵经声外,没有任何杂音,狭窄的台阶上有人跪着,有人面壁,有人低头,他们各个都面露虔诚,我满怀内疚穿行在他们中间,为了到楼上去看一眼圣母玛利亚。无奈,这里人的太多,我也只能远远地注目一下,然后迅速撤离了,我真担心我的出现亵渎了他们圣洁的虔诚,尽管相机就在我手里,但我真的不敢动拍照的念头。楼梯上下来发现,另外一间叫做St Teresa的教堂与这里相通,从里面传出的诵经声可以判断,人很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5,从这个不起眼的小门,可以进入小礼拜堂。人们在玛利亚面前用各种姿势表达自己的虔诚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6,紧邻黎明之门的St. teresa教堂

 

弥撒结束的时候,人们从小门鱼贯而出,街上立时热闹起来,就像一个盛大的音乐会刚刚散场。据说,这里什么时候都是朝圣者不断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7,黎明之门本是维尔纽斯的一个城门。上部的小礼拜堂,是St. teresa的托钵僧所建,

内有圣母玛利亚。每个走过的人都虔诚地祷告。不知道为什么多数弥撒服务都为波兰语。

 

 

走进几个教堂之后,我发现,这里教堂有些‘排外’。有些教堂不欢迎游客,比如圣尼古拉斯教堂,前面的2个游客被拒绝进入,我虽然大约因为一句‘Доброе утро’(俄语,早上好)没有被拒之门外,但教堂内庄严肃穆,微小的快门声显得那么刺耳;有些教堂虽然可以进入,但严格禁止拍照;有些教堂,虽然可以进,也没有不准拍照,可是气氛却令人感到‘窒息’,连掏出相机都不敢……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8,St. nicholas大教堂。该教堂于1320年由德国商人所建(彼时立陶宛还未皈基督教),是立陶宛最老的教堂,也是维尔纽斯最古老的哥特建筑。立陶宛各地有很多St. nicholas教堂,但只有该教堂被称作‘The Great’,足见其地位。波兰占领时期(1920-1932)该教堂是唯一允许立陶宛人做弥撒的教堂。

 

这样的氛围,让我想起在中东参观清真寺。去过的欧洲其他教堂,即使在弥撒时间进入,也没有感觉这么拘谨,因为人们的目光和善而轻松,而这里,人们的眼神是那么神圣不容侵犯,让我感觉多少有些沉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9、10,圣米歇尔教堂(St. Michaels就在我住的小街尽头)

 

唯一让人感觉很开放的,倒是维尔纽斯大教堂,这个承载了众多城市和国家历史故事的教堂。白色的外墙、白色的钟楼,与冬日的白雪融为一体。走进教堂,硕大的礼拜堂内满是做弥撒的人,我们只能在门口参观一下,看到这里教堂的时间表,每个周日,这里竟然都有七场弥撒!教堂门口,几个大约是志愿者的大学生正热情地招呼着进来的游人,他们说,如果你愿意,这里十分欢迎你的加入。看着满是人群的教堂,我放弃了参观小礼拜堂、看油画的念头,悄悄地在后边站了一会儿,蹑手蹑脚地退了出来。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1,维尔纽斯大教堂内部(1950-1990苏维埃时期,做画廊使用)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2,维尔纽斯大教堂,及其钟楼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3,大教堂正面。据说内部有11个小礼拜堂

 

 

这个教堂是路德教的、那个是东正教的、再另外一个是……,起初,我还想搞清,这座教堂的名字,那座教堂的风格。后来发现,这其实真的没有意义,我只知道,这些古老的教堂还充满活力,里面还有虔诚的信徒……所以,此行虽然看到的教堂众多,但却是我拍照最少的一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4、14',圣灵东正教堂Orthodox Church of the Holy Spirit

 

 

维尔纽斯如此这般浓厚的宗教氛围,让人心生敬畏,信仰的力量是神奇的。

在维尔纽斯,如果你抬头不能同时看见两座以上的教堂尖顶,那你大约已经走出古城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5,圣三一教堂Holy Trinity Church &,建筑包括教堂、修道院以及洛可可式大门。

这个Basilian洛可可式大门,是我博文【立陶宛】欧洲的中心在那里? 中的图13(左侧图)

教堂在维修,光线阴暗,像极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该教堂属东仪天主教会(Uniate Basilian)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6,17,St casimir,维尔纽斯最老的巴洛克教堂。曾做过拿破仑军队的粮仓、苏维埃的无神论博物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8,Pyatnickaya东正教堂,建于1345年。

1705年彼得大帝到访过此教堂,传说普希金的曾祖父曾在这里受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19,all saints全圣教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图20,21  all saints全圣教堂内部

 

 

最后,清明节,虽阳光灿烂,但杏花儿雨为谁而下?草莓花儿为谁而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