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约旦wadirum瓦迪拉姆月亮谷阿拉伯劳伦斯北角山妖 |
分类: 纷繁复杂的中东 |
这是一个取材于真实事件的电影。
图1,进入沙漠的电骆驼十分颠簸,几乎无法拿好相机
http://www.cnmdb.com/upload/images/title/2006/07/31/185729991.jpg
劳伦斯在去麦地那会见部族首领费萨尔王子的途中,遇见了哈里苏部族的首领阿里,此人年轻剽悍,给劳伦斯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劳伦斯到费萨尔处,亲眼目睹了他的大本营遭到土耳其飞机的轰炸,伤亡惨重。费萨尔采纳了劳伦斯的意见,从陆路攻打亚喀巴,为占领大马士革铺平道路。劳伦斯则与阿里率领突击队穿过沙漠,冒着炎热与风沙。日夜兼程,很快攻下该城。
http://www.cnmdb.com/upload/images/title/2006/07/31/185752873.jpg
英国在阿拉伯半岛的意图是给阿拉伯人有限的枪支弹药,叫他们牵制土耳其的兵力,同时将阿拉伯各部族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劳伦斯基本上是按照这一战略采取行动的,但做法上比较讲究策略。他换上阿拉伯人的服装,尽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于突击队屡建战功,威震中东,劳伦斯被誉称为“阿拉伯的劳伦斯”。
http://www.cnmdb.com/upload/images/title/2006/07/31/185745806.jpg
在对大马士革发动的总攻势中,劳伦斯与阿里率领的阿拉伯军队骁勇善战,长驱直入,比英军提前一天攻入。但战后,英阿双方在管辖大马士革这个问题上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劳伦斯困于复杂的政治外交斗争之中,仕途失意,不得已退役。他回到英国后,忧郁不得志,不久后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身亡……
Wadi rum,这个距离佩特拉不远的酒红色沙漠,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的主要取景地。当然,历史山真实的事件也发生在这里。Wadi rum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酒红色的山谷。而来过此地的西方人,宁愿称其为月亮谷,因为这里的杳无人烟,因为这里的红色沙漠,因为这里的寂寞岩石。
并不似一般沙漠那样一望无垠,这里有天生的巨大岩石,狂风大作细沙缭绕时,这些嶙峋的巨石显得孤傲而诡异,令我想起新疆的魔鬼城。
图4,连骆驼草都长得怪异
进入沙漠,换乘上贝都因人的‘电动骆驼’——丰田吉普车,一路颠簸进入了沙漠深处。
这里到处都有劳伦斯的印记:劳伦斯泉, 劳伦斯的智慧之柱…
图5,这就是贝都因人的‘电动骆驼’(老穆语)
纳巴泰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智慧:神庙、石刻,说明这里起码在2000年之前,不是沙漠。
进入沙漠深处,发现这里的沙子确是红色的,很多人用瓶子装了红色沙子作为留念。
图7,贝都因人的石刻,看见那双可爱的小脚印了么?
时间限制,我们根本不能走进沙漠的更深处,最多只能算是走骆驼观沙。图8这里据说是电影的取景地之一,那一座红色的沙山让人震撼,且蠢蠢欲动。老穆说,你脱了鞋,看能不能上到顶上去。
蛋糕一块!于是,我真的就脱了鞋子向上冲去。事实证明,姜是老的辣,狐狸是老的精!我上了老穆的当,光着脚丫跑上去?最后会变成烤‘妖蹄’的!
但站在上面的感觉,是在下面不会有的。沙漠风乱吹着头发,脚下是炙热的红色,周围的彩色岩石一览无余。如果能站在这里指点军队,那该是怎样的豪迈! 想到此,英雄气概竟然油然而生,令自己都怦然心动。
其实不用看电影,也能想像得出,当年的战争场面有多震撼!
在约旦的这几天,每日都如看大片,更确切地说,像在拍大片。
图12,整理图片才发现,这天咱的打扮太绝了!红配绿,呵呵。还有,看咱这小pose摆的,这三道弯儿的站姿,如果左手再抬将起来,伸出一只手指,那简直就是隔壁村吵架的小媳妇儿。其实本来没穿那件小外套,因怕晒秃噜皮,所以临时翻出它来,没想到这么出效果,^_^
图13,中间那块石头后,就是峡谷的入口
图14,峡谷深处,据说有纳巴泰人的神庙,我们没功夫进去
图15, 劳伦斯在自己关于月亮谷的书中,称这块巨石为: 7个智慧之柱
图17.纳巴泰人的石刻,那些载歌载舞的小人儿,或者就是纳巴泰人当年的古老生活写真
文中蓝色的字儿,是从网络上抄来的电影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