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前,看过一部印度电影里,一个小孩儿说,他来自‘班加罗尔’,这个陌生的名字就印在了脑海里。
从上海回北京的火车上,总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外国人,澳大利亚的琴师,南非的打工妹,这次遇到的,是两个‘班加罗尔’的印度人。
不知为什么,每次在车厢里遇到老外,总会不自觉地相互打个招呼,‘Hi,Hello’,大家就此认识(反倒是遇到同胞的时候大家行同陌路,似没看见一般)。
遇到过爱聊天的,但从来没遇到这么爱聊天的。从打进了车厢,这俩印度人,就开始跟我神聊。
他们来自‘班加罗尔’,从中国买毛毯丝绸甚至筷子到印度去卖。他们说,只要是中国的东西在印度都受欢迎;他们说,中国的上海风格多样风情万种,中国的北京豪无品味千篇一律;他们说,中国的年轻人英语差,小朋友就更差(对此我表示质疑,说他们接触的大概都是没文化的人^_^)……
他们在Secunderabad(锡康达腊巴德)还有办公室。他们说,班加罗尔(Bangalore)是印度的硅谷信息业发达;Secunderabad是古老城市,跟Hyderabad(海德拉巴)是twin
city,海德拉巴我不陌生,那是个宗教汇聚地;他们说印度其实有钱人很多,不是大家印象中那么贫穷;他们说,在印度嫁个闺女就能破产,我于是想把儿子送到印度去;他们说,chicken
curry masala是印度美食,印度人吃咖喱就如中国人吃酱油……
他们对什么都感兴趣,他们问中国有多少个朝代,长城到底有多长;他们问中国的年轻人为什么离婚的越来越多,结婚越来越晚;当然,他们还问我在那儿工作,工作什么性质,有几个孩子,去过那些国家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被我一一蒙混过关)……当然,他们也告诉我他们有几个孩子,每年来中国几次,去过中国的哪些城市,甚至掏出DV给我看他们在长城拍的Video。
聊到最后,他们说Nice to talk with you,
然后掏出名片给我一张,说如果有一天去印度旅游,一定去班加罗尔找他们。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说名片用完,留下一个email。这一伎俩我用过N次,不过从来没有收到过对方的email。
不过,无论如何,天竺国的确是我想去的地方。有朝一日去那里,说不定我真的给他们打个电话,只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会记得我^_^。
|